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研究

2022-05-30 09:49柏华
科学导报 2022年69期
关键词:物体培育数学知识

要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加强数学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小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依托数学文化培育学习兴趣和启发学习潜能,更利于小学生理解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数学学习力。

一、充分挖掘教材,营造数学文化氛围

数学教材中蕴涵丰富的数学文化内容,对启发学生记忆、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具有巨大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以其为培育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潜能的立足点,营造浓郁的数学文化氛围,依托知识展示引导学生感知数学文化,深刻体会数学内涵。如在教《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可先学生从不同视角观察物体形状特点,探究物体运动变化过程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为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讲述一些古代人观察物体的趣味故事,铺垫探究学习的情感基调,并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渗透数学文化思想,教授正确观察物体的方法。

二、丰富呈现方式,加强数学文化渗透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教师可将数学文化作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切入点,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丰富数学文化呈现方式,指导学生深入本课知识的应用过程,形成高阶思维能力。如在教《圆》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太阳系的平面图,依托有趣的天文知識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让学生在讨论中感受各行星的面积与周长的大小,以巩固对圆的认识。在此之后,教师引入祖冲之与圆周率及割圆术的故事,引导学生探索圆的形成,分析圆的性质特点,体会“圆的世界”中的奥秘。

三、开展实践活动,强化数学文化理解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教师应带领学生深入现实生活,指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深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分析数学知识的规律特点,提炼数学知识的应用方法,以提高学习效果。如在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课时,教师可设计关于城市污染情况调查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城市污染情况展开实践调查,根据既定的调查项目生成数据表。各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整理、归纳和分析数据,进一步凸显数据研究的意义。同时也能培育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文化渗透。通过营造良好的数学文化氛围,逐步培育学生的数学文化思想意识,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白鹭湖小学 柏华)

猜你喜欢
物体培育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