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之物的文化再生——徐冰与他的《凤凰》评述

2022-05-30 14:20李昌龙
客联 2022年5期
关键词:废品文脉凤凰

李昌龙

摘 要:本文通过对徐冰的作品《凤凰》的分析,试图在当代社会的语境下,探究艺术家是如何通过艺术作品去实现对当代社会的文化解读。徐冰利用工业产品的废弃之物制作艺术作品,使作为社会发展的表征物的废品在文化上获得再生。

关键词:废品;文化;凤凰;文脉

2014年2月,徐冰的《凤凰》在位于曼哈顿晨边高地的阿姆斯特丹大道1047号的纽约著名基督教教堂——圣约翰大教堂(The Cathedral Church of Saint John the Divine)展出,展期约为一年,由独立策展人朱迪斯·戈德曼(Judith Goldman)带到美国。

在艺术社会学的研究视野中,通过对艺术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去研究艺术品的形态、特征、风格变化、功能价值和意义,艺术品是受所在时代的社会、经济以及时代变化的文化模式影响下产生的,同时,艺术品也可以作为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化石,把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的文明模式映照出来。通过对徐冰作品的分析,可以对当代艺术中所呈现的形态、风格等进行文明、文化方面的考察,体会当代艺术的语境。

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对劳动者的关注、对人的发展与对环境的影响在9·11之后成为西方当代运动的主要课题,淡化族裔差异观念、关注环保等无害议题成为当代艺术的主流。

此件作品总长约45米、宽12米、高10米,凤和凰各重约12吨。其材料为建筑垃圾和发光二极管。在展出中,闪烁的小灯泡照亮组成雕塑的各种奇异的材料,有用废旧铁锹制成的羽毛、用安全帽制成了羽冠、用电钻做成的凤凰头部,及其他钳子、锯、螺丝刀和钻头等建筑工业废料构成的其他部分。这件作品是徐冰在2008——2010年制作完成的,其中的制作材料来自于北京CBD建设过程中的建筑废料,包括建材、建筑工程设备、劳动工具、建筑工人的生活用品等现场材料。凤凰为中国神话中的吉祥鸟,分为雄性的凤和雌性的凰,在古琴曲中有“凤求凰”,在传说中有“凤凰涅槃”的故事,凤凰可以经历烈火得以重生、永生,同时也是一个在国际上得以认同的文化符号。

在这次展出之前,此件作品在美国马塞诸塞州当代艺术博物馆(MASS MoCA)个展的中心展品和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

“这对鸟儿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含义,”徐冰说,“这座教堂是纪念性的,非常巍峨庄严,所以这对凤凰在现在有了神圣的性质。”

《凤凰》——是由罗芙奥艺术集团委托制作,由著名藏家林百里收藏出借。展览地点的圣约翰大教堂是罗马式建筑和哥特式建筑的混合体,中殿以及半圆形的拱顶房间为哥特式,座堂圆顶的十字中心保留罗马式建筑的风格。这样的建筑内部空间大,窗户小,有玫瑰花窗,相对比较暗,但当光线照射进来则会在教堂里呈现出强光柱。凤、凰的悬挂为凤在前、凰在后,朝向大门安置,其背后是耶稣·基督的主像,展出时凤凰仿佛是在上帝的荣光下,从天国展翅飞出。

作为长时间旅居美国的艺术家,徐冰回国后可以用“他者”的目光注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随着90年代初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表征之一的城市摩天大楼在大型城市中快速出现。从2008年到2010年,徐冰花了两年时间从北京CBD的建筑工地上收集和购买建筑废料,包括钢筋、水管、铁锹、安全门、手套等等建筑废料,这些废料见证了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也是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建设领域留下的证据,同时也把资本融入其中。“凤凰”最初是受CBD投资方委托制作的,开始于奥运会之前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但2008年奥运会开始后,大型建设项目停工,项目所需材料无从收集,加上之后的经济危机,投资方不再欣赏之前的趣味而停止资本的注入,幸而被收藏家林百里买下后继续创作。这里显示出一個常规问题,经济情况好、资本雄厚的时候投资者可以接受具有边缘化、前卫性、颠覆性的作品,一旦危机到来,投资者又希望作品唯美、优雅。在2008年北京奥运前大肆开展城市建设,到之后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劳动力和资本所引发的矛盾日益明显,这使得“凤凰”项目成为记录这个时代社会状况的物证。

中国这个时期的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不只限于地理上的位置,更是全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历过或必经之路,具有人类学标本的意义,有普适性。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给环境带来影响和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学者的注意。以美国9·11为分野的当代艺术全然淡化多元化的格局,弱化族裔色彩,环保题材成为西方当代艺术的显学。

因此,这次展览的主要策划也是看到了以上因素,策展人仍然是以“西方中心主义”的观点,把中国的发展看成是他们已然完成的发展的一个原始的影像,把中国及非西方的艺术看做是相对与西方的“他者”,在“凝视”中寻找“自身”。徐冰的“凤凰”同时可以纳入环保的题材,也符合西方当代艺术主流。

关于创作思路上,徐冰在接受《纽约客》(The New Yorker)的采访时表示:“当我踏入建筑工地时,我被震撼了。中国有那么多现代化的大厦,这些现代化的大厦与工人们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生存环境形成了巨大反差。

这使我决定用建造这个大楼所产生的建筑废料做一个作品的想法。我觉得这个作品会把劳动、资本积累和城市化进程等一系列问题拉得很深。而且,这样的作品出现在大楼中,会反衬出这些大楼更加金碧辉煌;而这辉煌的大厦也将让"凤凰"看起来愈发的原始和粗糙。”在这里,徐冰没有说出潜在立场,他既是凤凰项目的亲历者,也是隐蔽在凤凰项目中中国社会问题的展现者。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高楼大厦、物质生活的丰富的同时,有一个为营造这个浮华盛世的隐匿群体,阶级差距日益加大,两极分化严重,为了弥合这种资本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矛盾,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劳动就业,但是无法彻底改变阶级分化的现状,极少数的有权、有钱阶级掌有大部分财富,大部分劳动者以简单、艰苦的方式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凤凰项目选用的建筑工业垃圾就是这种社会形态发展的一种表征,而“凤凰”也是这种表征的“表征”。策展人和艺术家都看到了这点,但没有明说,只是利用了艺术的这种边缘性、前卫性对此时的事件加以记录和呈现,可供阅读的艺术形式和材料用匿名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着不可言说的事实。废旧建筑材料塑造的凤凰成为一个美丽世界的“刺点”,真实、残酷而又不可回避。

从徐冰的创作年表中可以看出,他一直是以触摸中国传统文脉的方式切入艺术创作,在选择题材上从文字、蚕吐丝、对古代文人画的挪用,到近年来关注生态的“烟草计划”、“木、林、森”、从早期的《天书》到《地书》再到《新英文书法》等等都有一条文化的筋脉相连。

当代艺术离不开资本的运作,也从不同角度反映着资本的动向。资本的愿望是无限积累、不可停覆,随着资本积累过程无疑会产生出大量的危害普遍人类生存的副产品,这些产品在徐冰的“凤凰“里以建筑工业垃圾的形态出现,形象美好、寓意吉祥的凤凰竟是以低级的废弃之物构成,但是,这样的废弃之物表征的是一种资本运作下的当代社会状态,看似”反讽“的方式其实是一种严肃的陈诉。

随着社会发展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都经历着一场洗礼和转变。任何一种艺术样式和技术的产生都不是艺术家自己的发明,它的产生受着一种无形力量的支配,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对艺术的创作实施着制约,这种制约是一种目的性的规定,艺术家只能在一个文化模式的框架内把艺术样式或技术推进到时代精神和文化所规定的目的。徐冰正是敏感地把摸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脉搏,把其所观所感以工业废品为材料的凤凰展示出来,并使废弃之物获得了文化意义上的再生。

在2015年5月的威尼斯双年展上,徐冰的“凤凰”正在欧洲飞翔。

参考文献:

1.《艺术社会学描述》滕守尧 著 南京出版社 2006年1月第一版 23页

2.《当代艺术中的主题》【英】简·罗伯森 克雷格·迈克丹尼尔 著 匡骁 译 凤凰出版集团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1年7月第一版

3.《艺术哲学》【法】丹纳 著 傅雷译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49—51页

猜你喜欢
废品文脉凤凰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凤凰飞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动动手,废品变宝贝
父亲的废品
将互联网+废品拧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凤凰精选TOP10
无声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