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织牢生命安全防护网

2022-05-30 10:48董以良阳静刘凯
科教新报 2022年34期
关键词:武冈市邵阳市游泳池

董以良 阳静 刘凯

这个暑假,走进邵阳市各社区、乡镇,“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广播声响随处可闻;河流水塘边,“水深危险禁止游泳”等各类警示牌醒目亮眼;乡野田间的不同水域,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尽职巡防……一道道严实紧密的防溺水安全网时刻守护着学生的生命安全。

湖南素有“三湘四水”之称,河网密布,水域众多。位于湘西南的邵阳市,595条河流、21953处山塘水库更是遍及全市九县三区,流域面积14788.6平方公里。今年以来,邵阳市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围绕重点人群、重点水域和重点时段全力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溺水专项行动,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防溺水攻坚战。

深入家访,安全教育不漏一人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家长要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7 月上旬,暑假一开始,邵阳市第十中学便开启了一场美丽庄重的教育行走。全校187 名老师深入走访了全校2000 多名学生的家庭,向学生和家长宣传防溺水等安全知识,切实加强暑期安全教育。

“学校制定了详细可行的家访方案,老师在走访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电话预约时间、科学设计路线、精心准备内容。”邵阳市第十中学综合治理办主任谢昭辉告诉记者,家访过程中,老师在强调安全的同时,就家庭教育等进行了科学指导,尤其要注意留守儿童的安全管理。

邵阳市有各级各类学校3073所,在校学生137.7万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子女占比约30%。从市直学校到偏远村小,这场“千师访万家”行动通过责任到人,覆盖到全市每所学校每名学生的每个家庭。其中,留守儿童等缺少监护的特殊学生更是成为开展防溺水工作的重点。

在绥宁县,县教育局联合当地妇联调动全县3000余名妇联执委,推行妇联执委包户责任制度,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对农村留守、单亲家庭等家庭监护缺失的儿童加强防溺水教育和安全看管,做到精准防护、全面巡查。

“隆回县有学生19万余人,数量多,管理難度大。为此,全县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划分出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务工随迁子女和自制力弱且喜好游泳的4 类重点学生,逐一针对性开展防溺水的安全教育。”隆回县防溺水办工作人员贺德红介绍,同时,当地民政局牵头在各乡镇组建起“儿童主任”队伍,评选了600名“儿童主任”负责本村孩子的暑期监护和教育工作。

学画画、读英语、做游戏……这个暑假,隆回县滩头镇香山村村委会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每天都热闹非凡,“儿童主任”申科邀请了本村大学生、爱心人士志愿为该村10 余名留守儿童开设兴趣课程,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不再无聊孤单。“在活动中心,孩子有玩伴、学知识,每天有专人看护,我们在外务工更安心。”学生刘润哲的家长说道。

“家校联防、校地联管、社会参与,在邵阳市,防溺水工作已经成为一场全民‘战役。”邵阳市教育局副局长肖克勤介绍,为落实落细防溺水工作,确保学生安全防护不漏一人,邵阳市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责任体系,学校与属地乡镇街道、村组社区无缝对接,开展关爱服务,健全救助保护机制,科学抽组值守巡查力量,对河、塘开展巡逻防控,不断加强防溺水风险管控。

智能监测,重点水域不留死角

“警戒区域,请立即离开,珍爱生命,远离水边……”9 月1 日上午,在武冈市威溪水库渠道码头水域附近,几名拿着鱼竿的市民刚接近水边,堤岸上一个安装了摄像头的“大喇叭”便发出响亮的提醒,警示他们不要进入该水域。

“这个集实时监控和语音播报为一体的设备源于邵阳市创新建设的防溺水智能预警系统,不仅可以360°监控所在水域、响铃警示接近危险水域的群众,还能对学生进行人脸识别。”武冈市防溺水办工作人员胡叶军向记者介绍,该系统通过前端枪球联动摄像机和红外线感应装置自动跟踪抓拍,将捕捉到的学生人脸信息传输至后端大数据平台,进行人脸信息比对,精准识别学生身份信息。识别完成后,系统会在30 秒内通过电话和短信方式通知学生家长、班主任和水域管理责任人等,确保能第一时间联合到场处置。

“紧急通知:经监测发现,蒋同学(化名)于2022-8-30 12:05:28 出现在威溪水库渠道码头水域附近,请老师和家长注意监管,防止学生溺水。”武冈市法相岩街道办事处龙晓莉是威溪水库渠道码头水域的管理负责人,在她的手机上,记者发现了不少类似的提示短信。

在武冈市“1+N”大数据管理中心,记者看到一个巨大的监控屏幕,实时播放着武冈市18 个乡镇359 个重点水域的现场画面。一旦出现警情,指挥平台会自动弹出预警提示画面,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可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处理。这便是邵阳市智能预警系统设置在武冈市的分平台。目前,邵阳市累计投入防溺水经费5010 万元,安装防溺水智能报警终端1694台,12个县市区均设置预警平台。

“这些智能报警终端所在的水域,均为各地排查发现的重点、危险水域。”邵阳市教育局维稳科负责人郑助锋为记者介绍,邵阳市紧贴水域分布情况,将近五年来曾发生过学生溺水事故、邻村邻庄、上下学途经、经常有人下水游泳的区域列为重点水域,共排查出2875 处。“每处重点水域安排技术专家调研论证,设计出合理、经济、科学的智能提醒设施安装方案,确保监测效果。”

“技防作为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事故不可获缺的手段,能够实现全天候预警、点名语音驱离、多级自动报警转发能力,最大限度的弥补人防和物防的不足,补齐防范短板。”郑助锋告诉记者,该系统还通过大数据分析涉水学生人数较多的时间、地点、学龄段,帮助辖区提高值守人员巡逻的效率。

记者从邵阳市教育局了解到,截至9 月1 日,该系统已即时播放防溺水语音458.7 万条,发送平台告警信息48 万条,发布告警或预警短信125023 条,触发监护人、水域管理员预警电话76409 次,劝离8105 人次。

堵疏结合,标本兼治减少隐患

进入暑假,洞口县高沙镇长裕社区的蓼水河沿线的风景焕然一新,一条长约500米的红色护栏伫立在河堤一旁,形成了一条靓丽的安全防线。

“这里是一个古商城,河岸风景怡人,平时有很多大人带着孩子沿河散步。但这段流域水情复杂,河堤旁缺少安全设备,下雨天地面湿滑,孩子玩闹一不小心便有失足落水的风险。”洞口县防溺水办主任袁进华告诉记者,为此,今年5 月,县政府特意安装了这条防护栏,极大保障了当地居民的安全。

“做好防溺水工作,物防是基础。目前洞口县共投入289.37万元,在全县1979处重点水域安放警示牌、救生设施,并在有安全隐患的区域设置了32处大型防护栏和70处小型防护栏。”洞口县教育局副局长杨小江一边比对数据一边向记者介绍。“此外,我们县还投入62万元专项经费,开发了3处安全游泳水域,购置了24个气垫式游泳池,为学生提供免费游泳的场所和服务。”

“村里有了这个气垫游泳池,既安全又放心,孩子们终于有了乘凉玩水的好去处。”这个暑假,新宁县最早在邵阳市推出气垫游泳池,16个乡镇共投放20套,免费为喜爱游泳的中小学生开放,让学生在家门口学习掌握基本游泳技能。

“游泳池上午、下午各开放一次,每次1小时,1次不超过20人,学生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或者由父母陪伴到游泳池点来预约,前来游泳的人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人一起陪同。”新宁县防溺水办工作人员黄彬告诉记者,为保证安全卫生,水池一天一换水一消毒,每个游泳池还配备安全员、救生员和管理员各一名。

“打好防溺水工作‘攻坚战,要‘堵也要‘疏,‘堵疏结合是关键。”采访过程中,各县市区防溺水办负责人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邵阳市坚持“疏”与“堵”相结合,创新“疏”招、因地制宜、科学设点,协调公共游泳场所面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目前,各县市区至少开放2 处免费场馆。同时,在有条件的乡镇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安全水域开发“天然游泳池”,或投入气垫游泳池,以满足学生游泳需求,让孩子享受清凉、欢乐度夏的同时,织密织牢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防护网。

猜你喜欢
武冈市邵阳市游泳池
雪之韵
春天
游泳池
恋 春
金 蟾
回 眸
富贵鸟
院子里的枇杷树
游泳池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访邵阳市隆回县第一中学高一学生刘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