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著学写作之细节描写

2022-05-30 10:48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2年33期
关键词:磨坊主节选自宝玉

成功的细节描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对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推动情节发展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赵树理所言:“细致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着像真的……”中外名家经典作品中,精彩的细节描写不胜枚举。

左读名著

1.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劣之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个年轻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条;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眼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条,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的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著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绿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

2.那野人喝了酒,又听见自己已经获救,不觉精神为之一振,居然马上坐了起来。不料,星期五一听见他说话,把他的脸一看,立刻又是吻他,又是拥抱他,又是大哭大笑,又是大喊大叫;又是扭自己的两手,打自己的脸和头,继而又是高声大唱,又是乱跳狂舞,活像个疯子。

他那样子,任何人看了都要感动得流泪。

(节选自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3.“妈!”他叫道。老太婆怔了一下,回过头来看。磨坊主人匆匆忙忙地把手伸进衣袋里去,拿出一个大皮夹子出来……“喏,这是给你的……”他含含糊糊地说,从皮夹里拿出一小把钞票和银币。“拿去吧!”他手里卷着那把钱,揉搓着。不知什么缘故,他回头看了看修士们,然后又揉搓那些钱。票子和银币从他的手指中间漏下去,一个连着一个的回到皮夹里,只有一枚二十戈比的钱币还留在他手里……磨坊主人瞧着它,用手指头摸一摸,然后清了清喉咙,脸胀得发紫,把那钱递给他母亲了。

(节选自契诃夫《磨坊主》)

4.他看着飞鱼一再地从海里冒出来,看着那只鸟儿一无效果的行动。那群鱼从我附近逃走啦,他想。它们逃得太快,游得太远啦。不过说不定我能逮住一条掉队的,说不定我想望的大鱼就在它们周围游着。我的大鱼总该在某处地方啊。

然而老人想,我也有这样一颗心脏,我的手脚也跟它们的一样。他吃白色的海龟蛋,为了使身子长力气。他在五月份连吃了整整一个月,使自己到九、十月份能身强力壮,去逮地道的人鱼。

(节选自海明威《老人与海》)

◆赏读

片段一中,作者对宝玉的外貌描寫非常出色。月与花本已美丽,而“中秋之月”尤为圆润清朗,“春晓之花”尤为鲜艳润泽。贾宝玉的“面”与“色”充满了青春活力,而他的心灵也正如“中秋之月”一样纯洁无瑕,他的感情也正如“春晓之花一样”朝气蓬勃。在见过王夫人后,贾宝玉另换了一身打扮,作者用生动的外貌细节描写,将贾宝玉的多愁善感书写得淋漓尽致。

片段二中,我们读到的是一个奋斗者的拼搏心声,看到的是一个开拓者的奋斗足迹。鲁滨逊置父亲的劝诫于不顾,私自出海,体现的是一个不同于父辈的“叛逆者”的角色。而在孤岛——一个完全与大自然打交道的地方,只有鲁滨逊一人。在此,笛福对“野人”(即星期五父亲)的动作细节描写,展现了星期五父亲获救后欣喜若狂的情态。

片段三中,磨坊主人(阿历克塞·比留科夫)是个矮壮结实的中年男人,品析这段话前要先了解故事前情。磨坊主人的母亲从城郊来,请求他接济贫穷的兄弟,他拒绝了。为了表示还有一点“人性”,他拿出了一个大皮夹子,从里面拿出一小把钞票和银币,在递给母亲的当口儿,那些票子和银币又一个个从他的手指缝漏回皮夹里,最后,递到母亲手里的只有一枚二十戈比的钱币。作者通过对递钱动作的细致描写,无情地揭露了磨坊主人的吝啬、冷酷。

片段四中,通过叙述老渔夫桑提亚哥与大鱼搏斗的故事,穿插了对桑提亚哥大量的心理刻画,体现出其顽强战斗的硬汉精神。实际上,这种“硬汉精神”就是敢于向命运抗争、向失败和死亡挑战的精神。

◆借鉴

1.真实抒写,表现生活。金圣叹说过,一花、一瓣、一毛、一鳞、一焰,“其间皆有极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唯有细节真实,才能让读者认识生活的本质。

2.动作分解,特写展示。如朱自清描写父亲的背影:“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作者对父亲的动作进行了详细的分解,用一个慢镜头将父亲爬月台的那一瞬间延长,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展示在读者面前。

3.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同学们要在尊重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描写,在描写中进一步外化。如学会适当联想,虚实结合,可收到形神兼备的表达效果。

右写片段

1.为了提升我们的做菜能力,老师会专门抽出时间让我们练习。土豆成了我们最好的朋友,切土豆丝是那段时间老师最常抓的功课。

把削了皮的土豆从水中捞出,先切掉一块,让一面紧贴着砧板;然后左手控制住土豆,右手握好刀,手起刀落,先切片,再切丝……以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大家的起点相同,刚开始都是土豆棒,慢慢地,变成了土豆条,再后来,就变成了土豆丝。

【陕西西安市铁一中滨河学校 陈田薇薇 《校园新见闻》】

◆点评

片段细致地写出了老师教我们切土豆丝的过程,细腻的动作描写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感受。

2.回家的路上,开始刮大风了。一股强烈的孤独感向我袭来,云开始聚拢起来,像一团团滚动在天边的墨,浓得化不开,从天那边向这边黑压压地铺来。太阳艰难地在云缝中露出一点儿脸,却又立马被乌云遮住了,不一会儿就消失不见。几米开外的地面像被人狠狠划了一刀,一半明亮一半暗淡。再往前走几步,进入黑暗里,风刮得更猛了,手里的伞也跟着风直往前蹿。雨滴像个顽皮的孩子,被风牵着衣角跑。

雨刚开始下得不大,零零碎碎地落下来;接着,雨滴愈来愈大,和着风刮来,打在脸上生疼生疼的。吹着吹着,风突然变小了,似乎是承载不住密密麻麻的雨滴,伞突然晃了晃,目之所见,皆是厚厚的雨雾。

路边的景物只能隐约看出轮廓,朝路边再走两步,还能看到一棵被风折断的小树,不知哪间屋子里亮着几盏昏黄的灯,被雨雾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气息。

整个世界除了水声,就只有雨打在伞上面的啪啪声,清脆悦耳。

【湖南隆回县三阁司镇中学 孙晴岚 《雨中漫步》】

◆点评

小作者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雨中的景物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写,把雨的情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猜你喜欢
磨坊主节选自宝玉
改行
节选自简·奥斯汀的Pride and Prejudice
节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集Hearts and Hands
宝玉不喜欢的男生
论宝玉之泪
宝玉受笞
宝玉问路
十月
名家写夏天
磨坊主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