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辅具在培智诵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2-05-30 01:33姚琴杨亚群
新课程·上旬 2022年32期
关键词:培智白板电子白板

姚琴 杨亚群

利用多种资源和现代化的辅助技术手段推进课堂教学创新,提高培智语文诵读教学质量,是教学实践中值得研究的问题,通过自制辅具、手偶、多媒体、交互式白板等各种教学辅具,提升学生的朗读和诵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培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内容,诵读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为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之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提供了基础。课标中提到“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并要求重视教具、学具和康复辅助器具的开发与应用。如何更好地利用多种资源和现代化的辅助技术手段推进课堂教学创新,提高培智语文朗读教学质量,是值得思索并解决的问题。而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其丰富的交互功能能帮我们突破朗读教学中的难点,能有效地提高培智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优化班级环境,激发学生积极诵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培智学生来说也是如此。虽然同等条件下,智障儿童感知的信息量少,感知范围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为他们创造一个丰富的诵读环境。

(一)让教室“会说话”

将学生需要诵读的内容配图展示在教室里,把行为儿歌贴到门上、柜上、墙上。利用教师办公桌,布置一个诵读角,利用早读和课间时间让学生来这里和教师一起诵读经典,有些学生不自信,不敢读,但有教师的陪伴,他们的声音也变得响亮起来。

(二)手偶动物学拼音

光有外部的环境打造还不行,还要在朗读上下功夫,利用培智孩子喜欢直观、形象事物的特点,在开始诵读前,教师会请手指小玩偶来讲故事引出诵读内容,比如:有一只小鸡特别淘气,总爱自己跑来跑去,这不,和鸡妈妈走散了,它走着走着来到了一片草地,看看它看见了什么。引出《一起来读j》。学生非常喜欢手偶加故事的形式,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教师为他们创设的情境,他们也就会跟着教师大声诵读起来。

(三)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

培智学生受智力发育影响,注意力短暂,稳定性较差,丰富多彩的儿歌、古诗视频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听、看,在这种反复观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能张口诵读一些儿歌、古诗。

二、利用交互式白板,创新结构化课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工具性、人文性、生活性相统一是生活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培智生活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不可能只是知识的传播,还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语文课堂往往比其他课堂多了些内涵,多了些美感。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中,非常有利于营造一种语文独有的“美”,展示语文不一样的魅力,一下就能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本课的学习,因此教师对“导入”这一环节一般都会慎重对待,期待完美地完成“导”和“入”的目标。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导入”环节上,能轻易地达成这样的目标。

例如,在运用交互式白板技术导入《什么美》时,我给学生播放了蜜蜂采蜜的过程,小蜜蜂总是采完一朵又一朵,采千朵万朵也不休息。让学生在这个画面中感受到小蜜蜂非常勤劳,为学习儿歌奠定了情感基础。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教师可以利用白板的批注功能写出学生的回答,在自主观察表达中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儿歌的兴趣,达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

而在另外一个班级授课时,考虑到学生自主语言丰富并且阅读书籍较多,我先给学生播放了孔雀开屏、蝴蝶纷飞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且说清楚美在哪里。然后出示小蜜蜂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小蜜蜂的样子。通过前后的图片、视频,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课文会说蜜蜂美?由疑问而激发学生求知欲,而学生在美丽的场景中去感受什么是美,为理解文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二)激发兴趣,初读文本

培智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注意能力弱,有些自闭症孩子还特别刻板,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困难。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为培智语文課堂教学带来了新鲜的学习气息,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以及多变的图像,有利于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运动觉等,这种调动多感官功能协同作业,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课堂参与度更是大幅提高,从而克服培智学生自身的弱点,让他们在这种丰富的课堂里更有兴趣地学习,也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在初读儿歌《什么美》时,利用白板播放音频,并打乱出示儿歌的顺序,让学生通过勾画、拖放,重新摆好儿歌,让学生在享有整理文本的成就感的同时,还能积极参与,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能够自发自愿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与此同时,交互式电子白板还提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资源的交互平台。再继续利用白板的录音功能,录下学生跟读的声音,让学生倾听自己与示范音频有哪些地方不同,可以随时记录下朗读不同的地方,并利用白板的放大功能,放大学生朗读不准的字,通过调取资源库里的汉字读音,让学生跟读、对比,达到较好的正音效果。教师也参与其中,让学生通过和音频对比,发现教师朗读的不足之处,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这种强大的交互功能极大地解放了教师和学生,促进了教与学模式的改变,给予教学内容多方位的展示,更好地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三)习得技巧,品读儿歌

以往教学中,教师在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学生有时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相对于以往的PPT教学,交互式白板既积聚了多媒体教学的视觉优势,又具有色彩、标注、画面截取、隐藏等教学功能。教师在课堂上灵活机动地运用这些白板技术手段,往往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变抽象为具体,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将教学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逐一突破,继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从而取得较好的朗读效果。

如在理解儿歌的第一小节内容时,贪玩、贪睡、从小等词比较抽象,解释起来比较枯燥,教师可通过动画视频展示这些词语的意思,截取相关的画面。如理解“贪睡”时,截出小猪一直睡觉,时钟指向十点的场景,如果只有动画视频,可能一带而过,培智学生的观察能力可能无法看到那么全面的场景,但截出画面,动静结合,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从而自然理解了小蜜蜂的勤劳,对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在学习第二小节时,由于学生没有见过杨树,为了能让学生对杨树的身姿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教师可给学生展示杨树的各种图片,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杨树的树干是笔直的,它生活在很干旱的地方,从而理解“身子站得正,挡住风沙吹”。这种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搭桥,有效地提升了朗读质量。

在进行朗读指导时,不能忽视对朗读技巧的点拨。朗读的技巧主要表现在停顿、轻重、强弱、节奏等方面,通过音频和白板批注功能,根据范读,在文本上标注停顿、轻重、强弱节奏的记号,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标注来朗读,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熟读的程度。在优美的音乐中,让能力好的学生再次朗读文本,同时教师在电子白板上调取出蜜蜂和杨树的相关视频,此时此刻,电子白板的动静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从而影响着学生。在这种感情的引导下,我用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你们看到这样的蜜蜂和杨树,想对它们说些什么?你能夸夸它们吗?学生很自然地就说出蜜蜂和杨树都很美,认识到它们美在爱劳动,美在身姿,还激起了学生向它们学习的意识。鼓励学生反复朗读、揣摩、感悟,这样他们不仅读懂了儿歌,还读懂了儿歌的内涵。

(四)合理练习,诵读儿歌

交互式白板本身具有十分丰富的库存功能,其中有软件自身的资源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随时调用、添加、改编、重组资源库中的资源。如在诵读《什么美》时,考虑到学生不是那么快就能做到当堂诵读,我调取了白板自带的趣味游戏,通过改编,将文本关键词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完成。利用白板来拖动这些答案,让学生参与到这个拖动的过程中,白板会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回应,正确的会打勾,错误的就不能拖动,这极大地提高了培智学生的兴趣,学生都想參与,在别人操作时,其他同学会集中精神去看,这样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也便于一些没有有声语言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练习,教师可以看出学生有没有掌握阅读儿歌,对儿歌内容的再认比再现要容易得多,给不同学生搭建了不同的学习坡度,针对程度不同的学生要操作的也不一样,符合培智学生的分层以及个别化的教学。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体会到了成功感,让背诵变得有趣起来。不用教师说教,就能提高学生背诵的积极性,也让教学有了明显的效果。

为了在儿歌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教师还通过电子白板设计了词语选择填空。如在巩固练习——看图说句子中,什么人美?让学生看图填空,运用白板的书写功能直接书写。有些学生能口头回答,却不会书写汉字,可以从资源库里调取带田字格的汉字,让学生描红汉字,写完后再朗读完整的儿歌。这样在完成诵读的同时还巩固练习了汉字的书写,也从多方面加深了对儿歌文本的学习,为以后的朗读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展示自我,增强表达自信

(一)校本教材规范语言环境

儿童的语言都处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不是凭空就可获得语言的。他们都是在语言环境的熏陶下逐步学会发音和说话,如何为我们的诵读课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典范呢?我想再没有比那些流传至今的经典更合适的内容了,如儿歌、诗歌等。校本教材就是语文诵读最好的教学辅具,在低段培智学生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结合语文课本内容,我们选取校本教材《我们爱诵读》中的低段部分,它包括拼音儿歌、儿歌、五言古诗、《弟子规》选段等内容。编入的内容难易适中,适合智障学生学习。在选用时充分考虑到所带学生的情况来选择诵读内容。通过诵读这些内容,一方面为学生学习正确的语言表达提供了范本,如在教学《一起读o》时,它既给出口诀:大公鸡在打鸣,o o o,帮助一些发音困难、口齿不清的学生解决了构音异常的问题,又安排了儿歌《小波拔萝卜》(小波拔萝卜,阿婆爬山坡,阿婆疼小波,小波爱阿婆)。通过反复强化的方式让学生习得o正确的口型、发音,也在劳动实践课带学生拔萝卜时会说:××拔萝

卜……让学生从中学习单字到词语到简单句的表达。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认知材料。调查中发现,由于有的家长自身素质很差,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言语典范,孩子得不到良好的言语刺激。在实际教学中,也经常听到家长反馈,这样的内容没跟他讲过。如在教学儿歌《小刺猬》时,学生就不知道刺猬是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规范语言的范本,让学生积累了一些常用词汇,扩充了知识领域,为学生规范的语言表达提供了基础。

(二)多创设机会,为学生搭建诵读平台

平时课堂上、课余诵读得再多,还是要给学生创建展示机会,在展示中,学生能体会到成就感,而家长看到了成效也会支持教师的教学。我每个学期会就本班诵读内容开展一次诵读会活动。在春天,我们亲子共诵春诗歌;在期末,学生展示《弟子规》诵读成果。除了班级的活动外,还鼓励学生在校广播站去诵读古诗词,积极参加学校的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胆子变大了,也变得更自信了,更重要的是在多种活动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三)在创作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反复诵读,学生找到了诗歌的韵律,在语文识字课教学时,学生尝试把生字组合成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更便于记忆。如在教学“头、手、口、耳、目”时,学生在教师动作的指引下编出了这样的儿歌:小手拍拍头,小手摸摸脸。目在上,口在下,耳朵在两边,鼻子在中间。这首儿歌简单易懂,既运用到了所学生字,又让学生弄清楚了五官位置,还将前面的生字“上、下”融入其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词汇的运用能力,让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在这样的创作中得到锻炼。又如在教学“山、石、水、田”时,这四个字没有什么联系,学生也不常用,教师画了一幅画,把这些内容涵盖进去,学生就编出了“远处有山,山上有石,山下有田,田边有水”。图画加上儿歌,丰富了学生的认知,也让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语言表达活动,对培智学生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培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实现了教师、学生以及文本之间的多维度、多形式对话。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将生活语文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到培智学生的手中,使得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起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提升了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朗读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培智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培智白板电子白板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希沃白板在初中生物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电子白板 激活英语课堂
电子白板助力初中化学教学改革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阅读教学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