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园和小学低段阅读教学的研究

2022-05-30 09:37黎晓敏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幼小衔接幼儿园

【摘 要】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其作为教育的重要衔接环节,与整个教育过程的持续优化有着紧密的关系。通过对幼儿园阅读活动和小学低段阅读教学活动的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可以发现幼儿园阶段的阅读目标和要求与小学低段有着很大的区别,幼儿园侧重阅读习惯的培养和兴趣的激發,而小学低段在阅读教学方面存在重预习、重识字、重朗读、重教材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从幼小衔接的视角出发,提出小学低段教师要增强幼小衔接意识,加强对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的了解和掌握,幼儿园教师要提升自身的阅读指导能力,加强家园合作,在引导学生快乐阅读的同时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园;小学低段;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18-0212-03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着每个幼儿的身心发展。2002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学前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小学教育相互衔接[1]。2021年,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与幼儿园应该建立联合教研制度,努力完善共育机制,推动幼儿园和小学深度合作,双向业务指导,及时解决幼小衔接实践中的困惑和难题,从而形成良好合理的教育生态,推动科学衔接、有效衔接[2]。在当今社会,人们通过阅读认识世界,通过阅读健全人格,通过阅读愉悦身心,通过阅读提升文化素养,阅读能力具有非常高的价值。3—8岁是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特点,准确地把握这个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敏感期。尤其要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注重儿童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方法的掌握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幼小衔接的重要意义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和小学阶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和认知特点,解决幼小衔接的问题,对于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要从情感态度、阅读认识和阅读能力三个方面为小学阅读活动打好基础。首先,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要提高幼儿口语交际的兴趣,要激发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欲望,要培养幼儿热爱书籍和对文字有好奇感的阅读态度。其次,丰富的口头语言是书面表达能力发展的基础,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应该逐步建立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培养幼儿对语音、语法的敏感性,促使幼儿有效开展交流和阅读。最后,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也要培养幼儿对书面语言的视觉感知辨别能力,以便推动幼儿进入小学后顺利地展开阅读。

幼儿园阅读教学与小学阅读教学在阅读内容、阅读目标、阅读方法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都有各自的方法和特点,不少幼儿在幼儿园毕业后,在心理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会在学习和生活上不适应,他们的认知兴趣会有所下降,阅读兴趣也会减弱。因此,教师要做好幼小衔接,建立和推广幼儿园与小学联合共育制度,实现双向业务指导,小学低段教师应该熟悉幼儿园的活动形式,幼儿园大班教师要了解小学的教学模式,帮助孩子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

二、幼儿园和小学低段阅读教学的区别

(一)阅读目标方面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重在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愉悦幼儿的身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阅读目标如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喜欢阅读图书、与他人一起谈论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对图书和生活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大概说出所阅读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根据内容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对看过、听过的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3]。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能够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能够使幼儿交流的范围从口语交流扩大到通过图画和文字符号与作者进行间接交流,同时又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此外,还能够使幼儿建立初步的读写自信心。幼儿在早期阅读活动中会关注到图画和文字,乱涂乱画,假装读写,有助于激发幼儿的读写欲望,进行读写活动的尝试,这样幼儿在正式学习书面语言时就不会产生畏惧情绪,增强其自信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低段阅读目标中不仅强调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强调了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扩大阅读面,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对阅读积累有明确的要求;同时强调了朗读,指出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感情充沛地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体验语言的意境美,并学习默读,提高阅读品味[4]。

(二)阅读内容方面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内容分为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5]。在前阅读方面,重点强调翻阅图书的经验、读懂图书内容的经验、理解图书画面和文字对应关系的经验以及图书制作的经验,这是强调良好阅读行为和习惯的养成、阅读内容的理解、阅读策略的初步形成以及阅读内容的表达和迁移。前阅读材料一般是绘本。在前识字方面,主要是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的各种文字和符号的兴趣,并知道它们特定的意义,知道文字和语言是具有多样性的,初步了解识字规律,没有在识字量上做要求。在前书写方面,主要是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训练幼儿手指的精细动作,锻炼手指和手腕动作的协调性,构建前书写经验,认识汉字的一些独特书写风格和基本的间架结构,了解书写汉字的一些工具以及使用每种工具的不同要求,能够用图画、图形传递信息和表达感情,萌发对书写活动的兴趣,这种活动往往是幼儿自发的一种游戏活动和文化了解活动。

小学阅读活动以教材为主要内容,也会要求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如儿歌、儿童诗、童话故事、古诗词、寓言等,注重朗读和阅读量的积累,对识字量也有明确的要求:小学低年级须认识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小学书写活动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学习笔画名称、笔顺架构,做到字迹工整。

(三)阅读方法方面

幼儿园阅读主要有听读、师幼共读、亲子阅读、阅读表演等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由于幼儿识字较少,他们基本是听教师读、听家长读,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熟悉阅读作品。如在听故事时,教师会结合自己的表情、肢体动作引导幼儿体会角色的语言和情绪,慢慢熟知故事情節,体验故事的氛围,最后能够简单地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对幼儿的朗读并不作严格的要求。在阅读绘本时,幼儿基本是通过看绘本里的画面来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的情绪情感,在这种“阅画”的过程中积累阅读体验。

小学的阅读方法主要有朗读、速读、泛读、默读和精读等。小学低段学生主要是用普通话进行朗读,能够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美,在朗读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朗读技巧,锻炼语感,提升朗读能力。在阅读课外书籍时,对一些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或非常浅显的书籍可以泛读,为完成任务或达到某一目的而对书籍进行速读,对一些名著名篇可以进行精读,从而认真地揣摩词句和语言的优美,提升自己对文字的敏感度,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还应进行批注、思考、再创作,以增加阅读积累。

三、幼儿园和小学低段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增强幼小衔接意识,建立幼、小共育机制

据调查,大部分幼儿园在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同时,都在关注小学低段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但过分关注也会导致幼儿超前学习,进入小学后对学习内容提不起兴趣。而小学低段教师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同时,面对来自各个幼儿园的学生,往往希望学生适应教师的统一标准。所以幼儿园和小学低段的教师都要增强幼小衔接的意识,了解彼此对教育的要求,幼儿园教师应该为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小学教师也应加强对幼儿园阅读活动的内容、方法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建立共育机制,学生能够自然过渡,适应小学的阅读教学内容和方式。

(二)遵循学生身心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7岁的孩子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中的前运算阶段,小学低段的孩子刚好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后期,是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依然爱模仿、爱想象,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选择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阅读的作品,不要超前;在教学目标上要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不要提出过高的阅读要求,以免打消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采用学生能感知的教学方法激发其阅读兴趣,如情景剧、猜字谜、接龙游戏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阅读,在阅读中成长。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加强阅读教学指导

许多幼儿园设置了专门的图书角、绘本区,有些条件稍好的幼儿园设置了绘本活动室,但幼儿的许多阅读活动是在家庭中进行的。据调查,经常参与亲子阅读活动的孩子对绘本的阅读感知能力、识字量和阅读经验都远远高于很少进行亲子阅读的孩子。所以,幼儿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阅读层次的幼儿提供相应的阅读指导,争取为他们顺利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打好阅读基础、做好阅读准备。

小学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阅读层次,提出不同层次的阅读要求,使阅读内容多样化、阅读形式丰富化,而不是整齐划一地朗读课文、机械化识字。小学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阅读基础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阅读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尽量创设一个宽松的阅读氛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阅读能力,运用标准的普通话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作品、讲述故事等,给学生做好示范。在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时,应该挑选适合该年龄段学生的书籍,不仅应该从阅读数量上提出更多的要求,也应该对阅读质量进行把关,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6]。

(四)构建“三位一体”体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除学校、家庭以外,社区也是培育学生的重要阵地。“三位一体”教育体系下,家、校(园)、社区合作是一种整合育人资源的有效模式,能够有效推动共育体制的构建。首先,家庭应该配合学校开展亲子阅读。亲子阅读是孩子感受阅读、体验阅读的一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增加学生阅读积累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应该多开展一些高质量的亲子阅读活动,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在形成良好亲子关系的同时,还能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开阔学生的视野。其次,学校阅读教学应当分为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堂阅读大多在学校开展,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的课堂阅读成果进行评价,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课外阅读可在学校开展,也可在社区开展,社区可选取适合各年龄段孩子阅读的书籍,开设“阅读书屋”“故事屋”等,给学生提供阅读空间。还可开展“周末阅读课堂”“书籍交换”等活动,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

幼儿园的早期阅读能够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奠定其阅读基础,所以幼儿园和小学应当充分做好衔接,这样有利于发现学生阅读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EB/OL].(2021-03-30)[2021-03-3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7/202104/t20210408_525137.html.

[3]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OL].(2011-12-28)[2021-03-31].

http://mat1.gtimg.com/edu/pdf/edu/xkb2011/20120130155433177.pdf.

[5]周兢,陈杰琦.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6]徐帆.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低段阅读教学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

黎晓敏(1988~),女,四川达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幼小衔接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