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022-05-30 10:48曹保顺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26期
关键词:实词文言词义

曹保顺

考点概述

所谓“常见文言实词”,是指《考试大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以及必修课本和选修课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文言实词。文言实词考查常有语境的限制,语境限制下的文言实词往往有确定的意义,这就需要考生具备依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该考點考查的重点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单音双音词、通假字、异读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推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时,考生可采用以下方法和技巧:

1.结合课本联想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当考场上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文言实词时,我们可以联想课文中有关语句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2.紧扣语境推敲

语境就是语言环境,它可分为句子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所谓内部环境是指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环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每个词语虽然都有它自己的含义,但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含义不同,或为本义,或为引申义,或为比喻义。考生只有紧扣语境,才能确切地理解词语。

3.对称结构互训

古人讲究对称美,古诗文中的对偶句、排比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非常多。这些结构相似的句子或词组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对或相反。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通过已知词语的结构或词性,推断未知词语的结构或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4.语法分析定性

文言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子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我们可以由语法结构来推断词性,进而推断词义。

总之,推求文言实词词义应充分利用文本信息去猜测、比较。但词义推求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考生要积累一定量的文言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考生可以参考下面的形式,对文言实词的含义进行分类整理。

文本鉴赏

贞观君臣论治(节选)

太宗贞观元年春正月丁亥,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阵乐上曰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封德彝曰:“陛下以神武平海内,岂文德之足比?”上曰:“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随其时。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德彝顿首谢。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夏五月,有上书请去佞臣者,上问:“佞臣为谁?”对曰:“臣居草泽,不能确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阳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上曰:“君,源也。臣,流也。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君自为诈,何以责臣下之直乎?朕方以至诚治天下,见前世帝王好以权谲小数接其臣下者,常窃耻之。卿策虽善,朕不取也。”畿内有蝗。上入苑中,见蝗,掇数枚,祝之曰:“民以谷为命,而汝食之,宁食吾之肺肠。”举手欲吞之,左右谏曰:“恶物或成疾。”上曰:“朕为民受灾,何疾之避?”遂吞之。是岁,蝗不为灾。(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受委专征:接受委派,专行征伐。

戡:用武力平定(叛乱)。

顿首: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为正拜,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还用于书简表奏,表示致敬,常用于结尾。

谢:本义为认错、致歉,一般表示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予表示感激。后引申出感谢、告谢、谢别、谢绝、谢世等义。此外,古文中的退休亦称谢。

擢:有选拔、提升官职、耸出、登、及等意思。

觉:发觉,发现。这里是被动用法,指事情被人发现,事情败露的意思。

权谲小数:多变欺诈的小伎俩。

畿:古代王都所领辖的方千里地面。后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

祝:作为名词,是指主持祭祀活动的人;作为动词,是指对神祈祷这种行为。祈祷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可以为人而祈祷,也可以为事而祈祷。

【训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阵乐/上曰/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

B.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阵乐/上曰/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

C.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阵乐/上曰/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

D.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阵乐/上曰/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

2.下列对文中黑体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资荫,在我国古代封建时期,后代子孙凭先代勋功或官爵而得到授官封爵。

B.馈绢,馈赠的绢。馈绢是唐代人际交往时互赠贵重礼品的一种正常的行为。

C.大理,古代负责审理和复核重大案件的国家机构,有的朝代也称“大理寺”。

D.畿内,古王都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古代常见的“京畿”一词指两个辖区。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以神武平海内,岂文德之足比。

译文:

(2)见前世帝王好以权谲小数接其臣下者,常窃耻之。

译文:

猜你喜欢
实词文言词义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字意与词义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