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内影视经济发展的分析

2022-05-30 10:48罗筱雅杨朝越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19期

罗筱雅 杨朝越

摘要:中国的影视基地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急速扩张已成一定规模,对中国影视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内传统影视基地的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影视基地展露出新的发展趋势及新的经营模式,但也面临着技术冲击、定位不明、盈利单一等难题,文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参考性建议:厚重底蕴、明确定位、产业协作,以期拓宽影视基地发展路径,促进我国影视经济发展。

关键词:影视经济;影视基地;新发展趋势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自1987年我国第一个影视基地——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建立以来,在国家政策支持、立足当地资源等背景下,影视基地的建设如火如荼,这一持续扩大的市场规模十分引人注目。

影视基地几十年的发展,既出现了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浙江横店影视基地般的集大成者,也有宁夏镇北堡西部影视城这样极具特色差异化发展的影视基地,还孕育了长春长影世纪城影视主题公园此类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推的园区。一系列极富个性化、特点分明的影视基地,其不断扩张为我国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我国影视经济的重要支柱。

纵观全国影视基地,虽然数量庞大,但大部分影视基地存在经营业绩惨淡的现象。此外,影视基地产业链条较短,除了影视文化作品的拍摄外,多是作为主题公园供游客拍照,发展路径有待拓宽。重复建设、营销能力和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也不容忽视。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休闲生活、精神娱乐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愈发注重影视文化作品的质量而非数量。

影视基地肩负着电影、电视剧等影视文化作品的拍摄与制作,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促进我国影视经济的发展,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难题。

(二)研究意义

影视基地作为影视文化行业发展的基石,对于行业整体的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本论文对我国的影视基地进行研究,分析目前发展趋势,梳理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发展建议,以期改变目前较为单一的盈利方式,尽可能优化资源配置,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利润水平,以可持续健康发展为目的,为中国影视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性建议。

(三)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1. 影视基地的相关概念

我国目前所谓的“影视基地”多如牛毛,其中不乏仅作拍摄之用,不提供相关服务的影视拍摄地,常见的有旅游景点;有专门建造的场景与建筑,同时提供相关服务,但无法完成其他环节的工作,如后期制作、拷贝、发行等后续的影视链条;因拍摄需要而搭建,使用完毕后则无人问津,更像是“一次性消费”后即弃的场所。上述均不能称之为完善的影视基地。

为确定研究对象,影视基地应以发展影视产业为目标,具备一定的规模,能在成熟的运作体系下做到独立持续经营,并且在该地理空间内持续开展影视文化产业的相关活动。包含影视城、影视外景拍摄地、影视主题公园三大主要载体。

2. 影视基地的文献综述

笔者阅读大量文献后,总结得出,领域内相关文献的研究多注重影视基地的观赏性与旅游开发。此外,在前人研究中,对单个影视基地进行的研究占多数。21世纪前,研究对象多为无锡影视基地,21世纪以来,关于横店影视基地的研究成果则喷涌而出。反观,少有学者对多个影视基地进行研究,抑或是对某一地域进行集群研究,甚至将视野放至国外,将国内外的影视基地放在一起进行分析。

二、近年国內影视基地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国内多个传统影视基地的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我国的影视基地展露出了三种主要的发展趋势,即高科技化、集群化与文旅化。本节将结合近年来国内影视基地发展的实际案例,对上述三种新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高科技化发展趋势

智慧型、科技型、创新性等词汇已成为当今科技时代发展的代名词。VR虚拟现实技术、5G技术、虚拟制作技术以及云数据储存技术等一系列先进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人类的发展进程增色不少,在此背景下,影视基地的转型升级也被带动起来,近年来,国内一众高科技影视基地发展起来,这一新型发展趋势促进了传统影视基地的产业转型升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清拍摄、实景拍摄及拍摄特效等问题。

近几年,国内越来越多影视基地致力于打造高科技拍摄制作场地或影视剧场。

2018年,VR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大数据等高端前沿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国内众多影视基地迈进高科技发展道路的步伐。2018年4月15日,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华活动在北京怀柔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举行,利亚德携手中国中影数字化制作基地搭建全球一流的数字化虚拟拍摄影棚宣布对公众开放,游客可以入园参加好莱坞级别的虚拟拍摄和影视特效制作。

2018年7月,重庆江津白沙影视城的建设正式拉开帷幕,这一影视城同样对标高科技路线,通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实现生产要素的整理及升级、资源匹配和PGC剧组众创空间共享,打造全联动全覆盖的影视工业网,整合利用好全区内镇街影视资源。

高科技化的影视城不仅出现在这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国内一些小城市的影视基地同样也展露了科技的苗头。

2018年底,由诸暨长城影视城投资超亿元打造的大型沉浸体验式VR虚拟现实剧场正式对外运营,该剧场利用多种科技融合手段结合电影背景体验方式,带领观众融入虚拟的电影场景,赋予沉浸式的独特观影体验。该剧场一经开放便受到众多游客追捧。

2020年,象山影视城建成了国内首个LED摄影棚,宣告其正式开启5G拍摄的新时代。该摄影棚为5G+影视数字制作基地,集数字引擎、LED电影级显示、实时摄影机跟踪、动作捕捉、云数据存储及传输等多种高科技技术于一体,可以实现运动捕捉技术、LED屏虚拟背景等虚拟制作技术。此外,摄影棚的LED虚拟场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取代绿幕的效果。LED虚拟场景还能够做到自由切换场景,不管白天黑夜,能够使剧组的拍摄制作过程完全不受影响。预期这一技术将普遍投入使用,提升国内电影特效拍摄水平。

由上述近几年一系列的影视基地高科技转型案例可以看出,包括VR虚拟现实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LED显示技术等一系列高科技成果与电影工业的深度融合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先进科技的运用在影视基地中将十分普遍。

(二)集群化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逐步呈现的第二个特征是:集群化。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行业内的竞争性企业以及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聚集于某一特定区域的现象。

影视行业包括:影视制作,技术领域的舞美视效、服道装化和相关周边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内容。由于影视行业具有产品制作周期较长、影片制作流程较复杂和分散的特点,影视行业的发展对其他相关产业配合程度与支持力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集群战略成为影视行业较常运用的长期发展战略,通过在特定区域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从而使其获取强大的综合竞争优势和规模经济效应。

浙江横店影视城就是中国国内影视基地集群化的一个经典案例。

截至2011年上半年, 浙江横店影视城就已集聚了从事影视拍摄与制作、影视节目展示与交易、设备与服装道具租赁、电影院线与影院经营的企业共425家, 每年全国十分之一以上的电视剧在横店完成, 总数达到1300集以上。横店因影视而闻名的同时,带动了当地旅游业、餐饮业、商贸业等的发展。

简而言之,影视基地的规模化、集群化,使得该区域内的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通过实现资金、信息、资源等要素的互补,进一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大大提高了分工与协作的效率,从而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通过影视基地的内部集聚可以吸引更多新企业和新人才,使原产业集群获得日渐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影视产业链条得以不断延伸。因此,影视基地发展产业集群尤为必要。

北京怀柔影视基地无疑是集群效果显著的经典范例。在北京市高度重视影视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经过多年的努力,截至2018年,怀柔影视产业已经聚集上万家影视企业,获得投资65亿元,规模以上法人文化企业营收高达94.7亿元。北京怀柔影视基地注重总体的统筹管理,通过积极、有序地引导优质影视资源和高精尖影视项目向园区集聚,提高影视基地的专业化、规范化和集约化程度,使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创新驱动力和经济辐射力得到显著提升。

(三)文旅化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影视基地发展的第三个特征是:文旅化。

影视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占据着5%以上的GDP。影视基地作为影视行业的衍生,尚处于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中。

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为对影视基地的二次开发和利用,以影视基地为依托建立主题公园,开发影视文化体验项目。将影视基地建设为主题公园,除主题表演作用外,还能为游客提供影视场景和道具,以供游客拍摄。从横店影视城的诞生开始,影视文化体验发展模式已经被运用了几年。

在此模式下,观众可以实地亲眼看到电视中的场景,更加有参与感和代入感。当在取景的影视剧初于火爆状态时,相关的影视基地主题公园具备相当的影响力。

三、近年国内影视基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影视经济已具备一定规模,影视基地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新发展趋势下的影视基地也存在诸多难题。

(一)技术冲击

一系列高端前沿技术在影视基地的运用,在为影视文化作品带来各类美轮美奂、极富科技感画面的同时,也蕴含着大批建筑景观将遭到废弃的可能性。

影视基地的人造景观相较于先进的数字技术所模拟出来的景观而言,可变动性小,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反复出现,重复率高,容易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影视基地对剧组的吸引力。

盲目建设的大批建筑景观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随时有被替代的危险,影视基地的发展面临挑战。

(二)定位不明

无序的产业定位会导致影视基地内的企业集聚困难,不利于该基地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进而为影视基地的良性发展埋下隐患。

近年来, 影视拍摄制作影视基地化已经成为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但只解决了产业集中或集聚问题。由于目前较多影视基地急于发展经济,在招商引资时,不仅忽视了企业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互渗透性,还在整体上缺乏统一布局。产业定位不清,会使影视基地内信息、资金、技术等资源集中配置效率低下,主导产业发展受限,无法带动该区域其他产业发展,导致该影视基地出现“有企业,没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较低和经济效益较低的现象,限制其持续发展的空间。

(三)盈利单一

从盈利渠道来分析,影视基地的收入来源大致由几部分构成:场地、设备租金、人员佣金,商业配套服务营收和门票收入。

对于形成完整产业链条的影视基地而言,还包括项目策划、广告宣发、衍生品开发等收入,甚至部分高端服务的收入,如投融资服务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交易的服务回报。然而,多数的影视基地目前处于初级的场地出租阶段,剧组、游客数量有限,缺乏合理规划、旅游模式单一等问题使许多影视基地无法盈利,自然就无法继续发展完善自身。

除此之外,园内物价高的问题使得其面向的消费群体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對游客的吸引力。单一的营业模式可能无法吸引新的客流,也面临回头客较少,客户转化率低的窘境。毕竟,单论景色,各地的自然风光比影视基地的人造景观更具吸引力。

四、国内影视基地发展的建议

(一)厚重底蕴

只有注入“灵魂”的影视产业才能蓬勃发展,影视基地亦是如此。

缺乏文化内涵注入的影视基地,难以形成个性魅力。文化产品的竞争,既是品牌的竞争,更是背后文化底蕴的较量。没有实实在在的高品质作品作支撑,打响影视基地的名号,难以奠定其在行业、观众中的地位。此外,通过相关活动在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对自身进行软宣传。

依托所在地区,注重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形态,形成自身独特的底蕴印记,做到独特性与稀缺性相结合,营造相符的文化氛围,打造辨识性极强的标签,影视基地才能在同质化中脱颖而出。

(二)明确定位

在影视基地建设的过程中,盲目规划、无脑跟风的行为比比皆是。要在同质化竞争中获取最后的胜利,不是靠资本的力量硬碰硬,在规模上花心思,而是在精准定位的前提下百花齐放。

浙江横店影视基地场景齐全、服务完善;诸暨长城影视城的大型沉浸体验式VR虚拟现实剧场深受游客喜爱;宁夏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以四周的“荒凉”为特色,打造体验型旅游景区……

影视基地应当在明确自身优势的情况下,找准市场需求,差异化竞争。影视基地面临的市场是不断变化的,自身定位应当随着发展环境及影响因素不断调整,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此外,重视营销手段,灵活运用新媒体等传播媒介,加强网站建设与公众号运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以会员制、等级制等手段培养客户的忠诚度,提高利润落地的可能性。

(三)产业协作

影视基地在发展的过程中并非孤立存在的个体,应当“思前想后”,与上下游行业的发展相结合。

完美的影视基地是难以实现的,而打造完善的产业链更具可行性。从前期的投资、制作到后期衍生品的开发、销售,在热播剧作的影响力退去后仍能保持自身热度,突出影视基地的优势,在产业集群中共享设施、劳动力、信息等资源,密切影视企业、关联机构之间的网络,增加链条中的盈利点。同时,集聚区内的影视基地应走差异化经营路线,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五、结语

本文首先对中国影视基地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进行梳理,进而结合实例讨论近年来影视基地高科技化、集群化、文旅化的新发展趋势,并在新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剖析影视基地所面临的难题,进而针对性提出建议,以期推动其转型升级,最终助推我国影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詹成大.试析产业集群视域下的我国影视基地之发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12):49-51.

[2]刘汉文.影视基地发展现状与转型升级的思考[J].当代电影,2020(05):51-56.

[3]靳斌.影视基地提升的文旅融合之道[N].中国文化报,2018-09-22(001).

[4]钟平丹,牛新权.体验经济:影视文旅产业内涵与策略探赜[J].电影评介,2020(11):35-39.

[5]吴家豪.浙江影视基地转型升级发展研究[D].杭州:浙江传媒學院,2020.

[6]周捷.我国影视基地发展思考[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4.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