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群文阅读模式的有效渗透

2022-05-30 00:02李锁萍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初中语文

李锁萍

摘 要:写作教学是语文学科的重点内容之一,而通常写作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教师着重探讨和研究。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群文阅读模式逐渐走进了写作教学领域,它以整合性的文本打破了传统阅读和写作的障碍,使学生能够在开展多元阅读的同时汲取写作技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群文阅读模式有效地渗透在寫作教学中,借助群文阅读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群文阅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8-0093-04

An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 penetration of group reading mode in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LI Suoping (Liujiaxia Middle School, Yongjing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Writing teaching is one of the key contents of Chinese subjects, and writing is usually a difficult point in teaching.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requires teachers to focus on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reform, the group text reading mode has gradually entered the field of writing teaching. It breaks the barriers of traditional reading and writing with integrated texts, enabling students to learn writing skills while developing multiple readings. Therefore, in the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eachers can effectively infiltrate the group reading mode into the writing teaching,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with the help of the influence of group reading.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Group reading mode

写作是一个综合性的思维过程,它涉及思维对知识的加工整理,也涉及情感、认知的融入,继而才能有效输出,成为一篇作品。而这些整合的过程必然需要依托丰厚的写作素材。阅读就是学生写作素材的有效来源,读得越多,积累的知识就越多,思维也就越丰厚。由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强化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是核心观念。随着教学的变革,以积累和拓展为目标的群文阅读模式逐渐凸显,并在初中课堂得到广泛应用,教师需要进一步探索群文阅读模式的作用,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1.群文阅读模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

群文阅读模式是一种新型阅读教学模式,它具有结构化的特质,所谓的“群文”并非简单的多篇文章组合,而是以一个核心议题为中心,将与之相关的文本进行整合,继而围绕议题不断深化理解的结构化体系。群文阅读给予了学生更充实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机会,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是一种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而对于写作能力而言,群文阅读模式的渗透与应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群文阅读促进积累能力。群文阅读具有丰富多彩的文本资源,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充分地体验不同文本的特性与共性,让他们获得充足的文本体验,看到更多不同形式、不同维度、不同思想的文本描写角度,从而丰富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帮助他们积累更丰厚的写作素材。

其次,群文阅读提升技巧能力。群文阅读针对同一议题,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表现力,蕴含着不同的写作技法,而通过群文文本,学生能够深入探究到更加丰富的写作方法,从而开阔视野,从中获得启发,不断提升写作兴趣,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

最后,群文阅读实现整合能力。群文阅读过程本身就具有整合性的特点,不仅包括文本内容的整合,也包括文本思想的整合,还有更多文本表达技巧和描写方式的整合,这样的整合过程能够锻炼学生辨识、提取知识的能力,更能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帮助他们建构多样的写作能力。

2.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群文阅读模式的渗透策略

群文阅读是初中教学过程中的常用形式,而读与写不可分割,在教学应用中,教师在注重阅读教学的同时还要考虑综合性的群文阅读能给学生写作能力带来的变化和影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诠释了多读与写作的关系,而群文阅读正是将“多读”有效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继而激发出学生更好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写作教学时,应当钻研群文阅读模式的实施方式,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助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1)群文对比阅读,寻找写作特性

群文阅读不是单篇的独立阅读,而是需要将相关的文本进行整合对比阅读,在这个阅读过程中,有形式上的对比,有内容上的对比,也有情感上的对比。通过这种对比方式的阅读,学生就能发现单篇阅读无法注意或理解的内容,也能提升对多篇文章特性的概括、提炼能力。而对于写作而言,对比阅读能够凸显出不同的写作手法和写作特点,这是不同的作者对于相同或类似的事物所产生的不同的认知和情感。在群文对比阅读方式下,学生能够发现多篇文本中的共性和特性,了解不同的思维和情感,继而深化对文章的理解,触发出多样的思绪和认知,从而更愿意表达出来。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群文对比阅读,帮助学生建立比对思维,引导他们寻找不同文本中的写作特性,继而强化自身的写作思维能力。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写作教学为例,生活给予人启发,引导人前进,生活是最具现实意义的人生指南。而对于初中生而言,社会经历缺乏,生活经验不足,由于对生活缺乏感知力,因而在写作时无从下手,难以达成写作目标。据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群文对比阅读,通过对比下的经典文本,领略作者的不同视角,發掘出其中的写作共性和特性,继而建立体系的写作思维。就以描写景物的《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为群文文本,无论是春的描写还是冬的叙述,抑或四季的行文,都是从生活中可触摸、可视化的事物着手,给人以亲近自然、亲近生活的感受,这是群文中的共性,它们都以季节着手,从景色、情感上极尽描写,体现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景。同时,在阅读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群文的特性,如朱自清的《春》用生动趣味的形象拟人化地描写了春天的太阳、小草、果树等,给人以活泼灵动的感觉;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则以精妙细致的景致外观描写凸显出山、雪、水的独特冬季景象;刘湛秋的《雨的四季》通过生动的比喻与心情的结合,将四季雨的特点写得详尽而独特。通过群文对比阅读,学生不仅能深入感受不同的景物描写方法,也能看出其中的独特性和共性,使他们在写作中增添丰富的思维,将写作视野放到更多样的角度上去。

(2)分享阅读体验,激发写作思路

群文阅读的过程不仅包括多样的对比阅读,同时注重阅读的体验分享,这是群文阅读中十分关键的环节。相较于单篇文章的阅读,群文阅读会激发出更多形式和更深层次的思考,能促使学生获取更多的认知,使他们思想饱满。此时就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思想的输出渠道,让他们能及时地表达获得的思想和情感,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认知深入意识中,成为自己心中的素材和能力,而不是过眼云烟,随即消逝。由此,在群文阅读中应当融入阅读体验分享模式,让学生及时地表达出对群文的不同理解和看法,能够适当地进行文本的总结和提炼,这样才能顺利激发学生的写作思路,积累更有针对性和总结性的素材。因此,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适时开展阅读体验分享,通过自己对群文文本的理解诠释心中所想,促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写作思路。

以七年级上册《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作教学为例,联想是个体结合所见所闻而想象关联性事物的过程,而想象则是思维空间中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这两个能力对学生的写作能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人的思想具有多变性,并且在受到启发或激发时会产生转瞬即逝的形象,如果不及时抓住这个灵感,将会使思维活动付之东流。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群文阅读的过程,鼓励学生开展阅读体验分享,让他们在分享过程中及时抓住写作灵感,为自己的写作思路开拓新颖的元素。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基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神话、童话等文本阅读,如《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杞人忧天》等,这些群文文本都极具想象力,有别于生活视野,从新颖的角度阐述故事的思想内涵。相信每个学生在阅读后都会产生独特的认知灵感,如有的学生理解了两个骗子能骗到皇帝的原因;有的学生能够发现街市中的牛郎织女相约而行是一种美好生活的愿景;还有的学生联想到自己生活中“杞人忧天”的情景等。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鼓励他们说出心中所想,虽然学生的分享五花八门,但都是在各自体验角度上触发出来的思想。通过分享,学生能很好地梳理群文文本中的内容,也能从多个角度理解群文的想象元素,从而更好地激发写作灵感,有效建立写作思路。

(3)群文合作探究,凝练写作技巧

合作探究是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对于群文阅读模式来说,以群文为基点的合作探究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含义,了解字里行间的妙用,还能帮助学生发现文本的写作技巧,促使他们掌握多样的行文方法。由此可见,利用群文合作探究,让学生进一步研读群文,发掘文本中的不同描写手法,也是积累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而群文合作探究不是简单地对文本进行多次研读,而是要将文本细化,通过对比、分析、归纳等方式,总结出不同文本的表达方式,通过这样细致化的阅读,学生将对群文有更综合的把控能力,并且对语言的运用也有更深层次的领悟,从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感悟写作技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合作探究的角度入手,组织学生针对群文议题展开自主探究活动,利用适时的问题启发或者言辞引导,帮助学生去发现、凝练,从而提升写作技巧。

以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写作教学为例,在写作时,经常会提到文章的“中心”,它是指文章通过描写所表达出来的态度、观点或者思想情感等,是文章要传达的主旨意义。而好的文章都应当有中心,要言之有物,而非空泛而谈。要想学会有中心地写文章,首先就要学会发现别人文章的中心。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群文合作探究活动,通过整合多篇文章,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中心,凝练文本突出中心的写作技巧,从中受到启发。比如,以《猫》《动物笑谈》《狼》这几篇描写动物的文本阅读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探索不同文章中的中心,虽然都以动物为主题,但并非都以动物为中心。就以文章《猫》来看,作者通过对三只小猫的不同命运的描写,充分展示了他对猫的喜爱之情,只有喜爱至极,才会将猫当作家中一员,为它的亡失、错怪感到内疚。而《动物笑谈》则是通过观察水鸭子和鹦鹉等动物的趣事,来表达对动物的关爱,以严谨的科学研究行为诠释对动物的尊重。《狼》不同于其他文本,是具有文言色彩的文章,其中以描写屠户与狼的几番搏斗映射对待恶人的勇敢斗争的思想。在探究中,学生会发现,即使是借助动物来描写,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思想,抑或不同的思想也可以借助同样的事物去表现,只不过表现方式不同,可以有衬托对比,可以有托物寓意,可以从第一人称写,也可以从第三人称写等。通过合作探究,学生挖掘出了更多的写作技巧,能够深入理解运用过程,从而夯实自己的写作能力。

(4)依托群文内容,开展写作训练

写作教学中的群文阅读意在提升写作能力,而非阅读本身,它更注重文本阅读基础上的写作能力培养。而群文阅读的优势就在于本身可以提供丰富的文本素材,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材料支撑,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语言运用示例,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的写作过程将更为轻便。依托群文的内容,学生不仅能进行仿写,还能进行论证,更能借助群文的特性实现自己的创新写作。由此,在群文阅读模式下,教师仍需关注学生“学以致用”的目标,充分利用群文的文本内容,积极有效地开展写作训练,通过具有目标性和指向性的写作,帮助学生“趁热打铁”,及时抓住写作思绪,提升写作的精准性和全面性。

以七年级下册《抓住细节》写作教学为例,细节描写是在人物描写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方法,往往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文本中具体的形象和深刻的内涵。而群文细节描写的段落有很多,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長喜欢切切察察时的神态动作,《老王》中老王送香油和鸡蛋时的描写,《台阶》中父亲洗脚的细节描写等,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语句,读者就能很形象地感知人物的特性,体会人物的品质。此时教师需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结合这些细节,展开写作训练。如“《台阶》中用父亲脚板的干泥和洗脚的过程描写体现了父亲的勤劳,你们能参照这种细节描写,写一写体现自己家人勤劳的细节活动吗?而后学生进行思考和写作,在写作中,学生自然会汲取群文内容中的方法,从人物的细碎动作、表情以及状态描写,体现人物勤劳的特点。比如,有的学生写到“一到冬天,妈妈的手上都是干裂的细纹,涂了霜,第二天又裂了。然而她几乎每天都要用这双干裂的会疼的手去忙碌,洗锅、洗碗,洗衣服,拖地,甚至还要刷鞋,做完所有的事情,她的手裂得更大了,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她的笑容,甚至还泛起了丝丝红晕”。这样的细节描写,让学生从一双手感悟母亲的勤劳,从笑容中看到母亲的辛苦付出,继而也就升华了学生的作文思想,使学生的写作更具有独特的韵味。

(5)群文整合交流,构建写作体系

群文阅读过程能让学生获得更立体的形象化感知,群文中无论是言语抑或思想认知,都具有独特的魅力。而在初中写作教学中,往往以写作主题为核心,而并非由阅读牵引,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写作时对同一个主题往往感触类似,无法表达出别样的情绪和内容,甚至使他们写出的作文就算不千篇一律,也大同小异。而写作教学的核心价值是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能力,而非套用相同的模式形成统一化的能力。但群文的整合交流,首先是让学生发现文本中的差异,形成一种求异的思想,继而才能激发个性化的写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写作主题为起点,引导学生开展群文整合交流,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建构自我独特的写作体系,提升多样的写作能力。

以七年级下册《怎样选材》写作教学为例,选材不当是学生在写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而材料其实来源于生活,只是学生没有发现生活中的写作源泉。而交流往往能激发出学生的灵感,促进他们的写作架构搭建,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群文阅读过程,通过整合化的交流过程,帮助学生构建写作体系。比如,表现德行思想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芦花鞋》《最苦与最乐》等群文文本,学生在阅读时,教师可以整合其中的德行理念,引导学生针对其中良好品德的行为和事例进行交流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叶圣陶先生对学问的严谨细致到一个标点,能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的学生认为梨花用朴实的助人行为诠释了雷锋精神……这些都是学生在交流时能激发出的思绪,也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的文本。通过交流,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独特的认知度以及对事物的敏感度,继而就会运用个性化的敏感神经去捕捉生活中的写作材料,开展基于自己立场的写作构思,从而实现个性写作体系的建立。

3.结语

写作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写作能力的培养必然也需要全面且综合的方式去支持,群文阅读首先从素材积累上就给予了学生更加全面的支撑,而后从形式和技巧上也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思维,由此可见,群文阅读不单单是阅读的有效模式,同时还积极地影响着学生的写作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一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已然不再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而鉴于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的多样价值,作为学生成长引导者的教师,更应当深入挖掘其中的核心价值,并合理有效地开展应用,以最灵活充实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秦金华.统编本教材群文阅读教学价值刍议[J].语文教学通讯,2018(25).

[2]卢刚.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写作教学实践研究[J].品味·经典,2019(03).

[3]张宗方.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9(05).

[4]龚虹.取法课内,序列写作教学实践研究[J].文学教育,2021(02).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