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2-05-30 00:08梁丽梅窦伟元韩娜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18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体系绩效评价

梁丽梅 窦伟元 韩娜

中图分类号:G644DOI:10.16660/j.cnki.1674-098x.2205-5640-6851

基金项目:北京交通大学轨道车辆运用工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开放课题(项目名称:依托国际化平台创新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项目编号:BMRV21KF08)。

作者简介:梁丽梅(1982—),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韩娜(1995—),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海关管理。

通信作者简介:窦伟元(1989—),男,博士,研究方向为高速列车流固耦合问题中的数据传递算法、结构可靠性分析等。E-mail:weiyuandou@bjtu.edu.cn。

摘要依托高校建立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具备培养高水平国际化人才的天然优势,但相关探索集中在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和模式方面,对于人才培养绩效评价的研究尚待深入。本文面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改变以培养客体为主、重成果产出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绩效评价思路,借鉴平衡记分卡思想,从多参与方、多维度建立了一套全面评估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绩效的指标框架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为科学合理评价人才培养绩效提供有效参考,助力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国际化人才培养  绩效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Study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High-Level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LIANG Limei1   DOU Weiyuan2,3*   HAN Na1

(1. Economics and Trade College, Hebei Finance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Province, 071051  China; 2. School of Mechanical, Electronic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3. Nationa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Base for Rail Vehicle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base established by relying on universities, has natural advantages in cultivating high-level international talents. However, the relevant exploration focuses on the ways and modes of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needs to be further studied. Facing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ase, this paper changes the idea of focusing on training object and achievement output, and establishes an index framework system for comprehensively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from multiple participants and dimensions.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index weight. The paper provides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performance i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ases, and help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level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base;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隨着人才争夺战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培养高水平国际化人才,提升高校和国家的科研竞争力[1]。以高校为载体建立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下简称“国合基地”)具备培养高水平国际化人才的资源与环境优势。当前,国合基地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仍集中于培养模式与路径层面,对培养绩效的关注度不高。结合国合基地特点,构建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效诊断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人才培养绩效,实现科技创新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高度融合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1 高水平国际化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国内学者对于国际化人才的理解大多从所需能力和素质角度出发[2-4],认为国际化人才是具备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能解决跨文化工作环境中专业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在具体实践中,通常将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专业水平是否具备国际水准作为衡量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标志。对于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国内虽尚无统一认定标准,但普遍认为高水平、高层次人才是学历层次较高、专业能力处于前沿且在国内外相关领域有较高影响力的人才。

综合现有研究与实践,本文认为,高水平国际化人才是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高出平均水平的国际化人才,具备国际环境适应性强、创新能力强、专业素养与贡献性高的特征,学历层次以研究生为主。具体表现为:熟悉专业前沿,精通外语、专业知识与技术,以及相应领域的国际规则;国际视野宽广,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及环境适应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和持续学习的能力;能尊重和包容差异,有较强心理素质、国际道德和职业操守,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变革作出积极贡献。受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行业差异影响,对于高水平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有差异,其衡量和认定的标准也会有区别。

2 国合基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模式

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合基地,既具备国际化人才培养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又有能够接触到相应专业领域国际科技发展前沿的平台。凭借此优势,国内各类国合基地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展开了积极有益地探索,具体模式主要有4种。

2.1 国际会议与学术讲座

国合基地在相关领域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国际专家资源,具备组织国际会议和国际学术讲座的条件。参加国际会议与学术讲座可使参与者在短时间内接触到专业前沿与热点,助其拓宽国际视野、了解学术前沿,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途径。

2.2 短期国际交流

短期国际交流项目通常以寒暑期夏令营或专项科研实践项目的形式开展。短期国际交流可使参与者感受国外学术氛围与国内外文化的碰撞,助其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学术能力与外语水平。

2.3 长期国际交流

长期交流项目一般通过一学期以上的境外学习研究,使参与者充分融入境外学习研究环境,培养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能力。中外合作双方制订严格的学业管理与研究计划,以保证交流质量。国合基地的境外合作方一般在相应专业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参与者可得到与国际顶尖专家学者深入交流的机会,拓宽视野与学术思维,为后续学习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2.4 中外联合培养

此模式要求合作双方有共同或相近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基础,且外方在该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国合基地开展中外联合培养以研究生学历层次为主,培养对象需在外方完成规定时间内的学习研究工作,由中外两位导师对其学习与研究工作进行指导和考核。达到双方毕业、学位要求,可获得双方学位。该模式下,参与者可在一流的国际科研环境中拓展思维,提升跨文化适应能力和学术能力,获得更多科研机会。

3 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

3.1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国合基地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也应与高校有差异。对其进行绩效评价时,不应仅从是否达到了高水平国际化人才水准的角度评判,要立足于基地发展规划,从培养主体、培养客体及相关方角度全面衡量培养工作的绩效。本文借鉴平衡记分卡考虑短期与长期发展、财务和非财务、组织内外部平衡的思想[5],从财务、内部管理、服务对象和成果成长4个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充分发挥国合基地的优势,引导资源合理配置,提升人才培养绩效。

3.1.1 财务维度

财务维度主要从宏观角度反映培养主体的经费投向和经费投入力度是否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求,主要包括总量指标、增量指标和水平指标。其中,总量指标反映了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经费投入情况;增量指标反映经费总量、生均投入经费的增长速度;水平指标从横向角度对比同类基地,反映其所处的水平。

3.1.2 内部管理维度

内部管理维度主要从微观角度反映培养主体人力、财力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效果,具体可从人力资源利用率、管理制度和机制、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等角度评判。其中,人力资源利用率既反映了人力资源的利用程度和人均占有资源的充足度,又反映了人才培养条件;管理制度和机制可反映出内部管理规范性与合理性,具体可从管理制度的完善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情况来判断;管理效率反映资源使用管理过程中的效率,可通过资金到位率、预算执行偏离情况来判断;管理效果反映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可通过相关参与方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来判断。

3.1.3 服務对象维度

服务对象维度反映国合基地的“产出”是否达到了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具体可从培养情况、培养效果和培养满意度方面考虑。其中,培养情况应包含各类人才培养项目的参与者数量,目的是评判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是否有战略性和一定的规模;培养效果应包含联合培养研究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就业率和后续海外深造情况等,目的是评判培养的国际化人才是否达到水准;培养满意度用来评判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否达到了相关方的预期目标,可通过用人单位满意度、参与者学习满意度和就职满意度等进行评判。

3.1.4 成果成长维度

成果成长维度反映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成果、贡献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具体可从研究成果、基地建设、师资潜力和综合贡献考虑。其中,研究成果反映培养对象的科研创新能力,是能否为国际科技合作持续注入新鲜血液的具体表现,可从培养对象主持或参与科研、参赛获奖、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专利授权、参与编著学术著作等方面评判;国际化师资培育是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具体可从国外合作导师占比、具备海外留学经历及国际交流经历的导师情况等评判;综合贡献反映项目发展潜力,可从对国外合作机构贡献度、对依托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贡献度角度评判。

初步构建的国合基地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组成。

3.2 指标框架体系的确定

为使构建的指标体系更为合理,面向具备相关经验的高校管理人员、国合基地专家发放问卷开展了两轮调研。

第一轮调研主要针对各级指标间的对应关系、二级和三级指标设计是否合理进行,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5份。整理问卷发现,对于财务维度指标,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国合基地往往依托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对将“生均投入经费”“生均投入经费增长率”和“与同类基地生均投入经费比”这3项指标列入指标体系持不建议或不确定态度。对于内部管理维度指标,受访者认为国合基地大多不单设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人才培养中的管理工作,建议剔除相应指标。此外,受访者认为部分三级指标设计过细,可适当合并简化;部分三级指标在反映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特征上不够突出,需适当修正。

按照上述意见将二级指标调整为12个、三级指标调整为34个,向第一轮有效受访者反馈专家意见并再次发放问卷。第二轮反馈的意见中,80%的受访者对指标体系表示认同,其余受访者建议将对依托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贡献度合并。按照反馈意见优化指标体系,最终确定的指标框架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

4 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1 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指标框架体系确定后,需要计算指标权重。上文提出的指标框架中兼含定性、定量指标,加之国合基地建设时间早晚不一,使用客观赋权法确定权重可能出现参考价值不高的情况。因此,本文综合考虑专家意见的模糊性和差异性,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4.1.1 模糊判断矩阵的构造

制定调查问卷并发放给5位高校、国合基地熟悉相关工作的专家。回收问卷后,按0.1~0.9标度法(见表1)将专家意见转换为标度值,并利用几何平均法整合专家意见,得到相应指标两两比较的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整理得到的一级指标模糊互补矩阵A为:

4.1.2 一致性檢验及模糊一致性矩阵的转换

4.1.4 综合权重的计算

按照上述方法依次计算出其余各级指标权重后,将指标权重逐级相乘、汇总,得到综合权重,如表2所示。

4.2 指标权重分析与建议

分析指标权重发现,4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差异不大,均在20%以上。其中,权重最高的是服务对象,其次是成果成长。权重排在前5位的二级指标依次是培养效果、培养满意度、培养情况、研究成果、基地建设,对应的一级指标为服务对象和成果成长。由此看出,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绩效中,“产出”被认为是更重要的,能反映当前和未来产出的指标被给予更高关注度。因此,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应注意产出数据统计,剖析数据中隐含的问题,以量的增长促质的提升。

财务指标权重在一级指标中居第三,对应的3个三级指标综合权重排在前3位。由此看出,经费投入依然是需要被重点关注的指标。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要切实加强经费保障。

权重最低的一级指标为内部管理,对应的4个二级指标权重处于第6~9位,相应三级指标的权重也不低。这也就要求国合基地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内部管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效率与质量。

5 结语

依托高校建立的国合基地培养高水平国际化人才有一定的特殊性。相应绩效评价要从培养主体、培养客体、用人单位、导师等多角度全面衡量。本文基于平衡记分卡思想,从财务、内部管理、服务对象、成果成长4个维度,构建了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国合基地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国合基地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模式有差异,在相应指标设计上可视实际情况调整;对于定性指标数据获取的方法,也需要在实际运用中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确定。

参考文献

[1] 秦东兴.日本国际化研究人才培养策略——以东京农工大学推进“国际化研究人才培育项目”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43(5):104-111.

[2]左祎琦.国际化人才的内涵与界定[J].人力资源管理,2017(10):15-16.

[3]李佳庆.国际化人才的内涵及培养策略[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6(2):94-97.

[4] 方志,刘扬.“双一流”背景下大学生国际化培养研究——以北京某高校X学院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2):134-142.

[5]王喆,杨国栋.高校博士后科技人才培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5):127-133.

[6]王志愿,闫磊磊.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工业设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设计,2022,35(7):100-103.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体系绩效评价
翻转课堂下学习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考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