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创新

2022-05-30 00:33苗建军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2022年17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创新

摘要:无线电通信技术是指借助电波介质实现信息远距离实时高效传输的技术,是现代信息社会得以构建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近年来,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无线通信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显著的强化与提升,但同时仍面临着一定的信息干扰问题以及信息安全问题。文章基于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从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类型、优势、价值,到深入分析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缺陷与短板,提出了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创新策略,旨在为相关领域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创新

中图法分类号:TN92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 status and innovation of radi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IAO Jianjun

(Zhonghua Communication System Co.,Ltd.,HebeiBranch,Shijiazhuang 050081,China)

Abstract:Radi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refers to the technology that realizes long-distance real- time and 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by means of radio medium, an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ic technolog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societ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radi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quality and effec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strengthened and improved,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of information interference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radi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types,advantages and values of radi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deeply analyzes the defects and shortcomings of radi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o as to study the innovation strategy of radi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actitioners in related fields.

Key words: radi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atus,innovate

1引言

通信技術主要分为有线通信技术和无线电通信技术,前者以实体线路为介质,而后者则以电波为介质。相较于有线通信技术,无线电通信技术不仅可以完成远距离、超远距离的信息传输,同时在应用成本以及创造经济效益方面也有着极大的优势。目前,无线电通信技术在应用上更加广泛,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基于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而来的通信网络,因此强化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工作具有十分显著的现实意义。

2技术类型

2.1长波通信技术

长波通信技术又称低频通信技术,主要指波长范围为10~1000m(频率为30~300kHz)的电磁波。长波通信技术主要应用于地波形式的传播,机地球表面的信息传输。除此之外,长波通信技术还能够让信号在电离层中进行高速稳定的传播,并且传输距离可达上万千米。从应用角度来看,长波通信技术具备极强的穿透性,如在地下、水下都能够发挥良好的信号传输作用,因此长波通信技术在海上通信、国家广播以及地下通信等方面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1]。总而言之,长波通信技术在我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又细分为长波、甚长波、超长波以及极长波等波段的通信技术。

2.2中波通信技术

国际电联将波长为1000~100m (频率为300~3000kHz)的电磁波定义为中波,是无线电通信发展初期所使用的重要波段之一,而相关通信技术也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而实现了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具体而言,中波通信最早应用于无线广播领域,而后则逐渐应用于军事以及航空等领域。中波无线电波比长波在稳定性上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但通信距离较短,且对于发信功率的要求相对较高。值得注意的是,中波通信技术由于白天电离层 D 层对中波的吸收较为强烈,因此只能选择地波传播方式,而夜间 D 层消失则可以通过 E 层反射作用而进行天波传播[2]。

2.3短波通信技术

短波通信是指波长在100~10m (频率为3~30kHz)的电磁波,其原理为电磁波经过电离层散射到达接受设备,从而实现远距离通信。由于电离层的高度和密度经常受到昼夜以及季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短波在应用上存在稳定性差的缺陷,同时伴随着较高的噪音。随着扩频技术以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短波通信的应用效果也随之提升,加之该通信技术具备造价低、组网简单以及抗毁性强的优势,因此在无线电通信技术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该技术目前也更多的应用于抢险救灾以及洲际通信方面[3]。

2.4超短波通信技术

超短波通信技术又称为米波通信技术,这是由于其波长在1~10m 之间,而波段频率介于30~300kHz 之间。与上述三种电波技术相比,超短波通信技术的优势在于电离层穿透性更强,不会出现折射、散射等情况,因此通信信号的稳定性最佳。除此之外,超短波通信技术很少受到客观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如天气、气候以及时间等都不会对通信产生明显干扰,因此可以保障全天候的信息传输。现阶段,超短波通信技术主要应用于雷达、导航以及移动通信等领域,并为人们提供了高质量的通信服务[4]。

3优势与价值

3.1不受地域限制

在无线电通信技术出现之前,人们只能通过书信的方式相互通信,并且随着两者之间距离的增加而导致通信时间延长,可以说地域限制是制约通信效率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出现,使得这种距离问题得到本质上的解决,并且借助通信技术人们可以实现实时通信。除此之外,通过无线电通信技术人们还实现了信息传输类型的转变,其中既包含传统的文字,同时也出现了语音、视频和图片等形式,从而大幅提升了人们通信的质量和效率。总而言之,不受地域限制是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最大应用价值,并且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核心基础要素。

3.2机动性强

机动性强是无线电通信技术应用的又一重要优势,即该技术在使用上更加便捷和高效。从专业角度来看,无线电通信技术发现之初在应用机动性方面并不具备较大的优势,这是由于相关设备和仪器较为庞大,人们很难随时随地的加以应用。而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创新,相关通信设备也愈加小巧和精密,人们只需拥有一部手机便能实现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使用。目前,无线电通信设备正朝着小型化、多样化以及数字化方向发展,因此无线电通信技术应用机动性越来越强,从而更好的为人们提供通信服务[5]。

3.3稳定性强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本质为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并且能够利用不同频率或波长的电波,因此能够满足不同条件下的通信需求。现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通信需求所处的自然环境也愈加恶劣,如航空、地下以及水下等。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很好地满足了各种环境下的电子通信需求,而其稳定性的特征在军事、抢险、航空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无线电通信技术对于物理性因素的影响十分突出,因此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加强此方面的优化与创新。

4缺陷与短板

4.1通信干扰因素较多

与有线电传输方式相比,无线电通信技术最大的缺陷在于信息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信息传输的时效性和完整性。具体而言,无线电通信技术应用时,会遇到各种同频信号、邻频信号,抑或是受到客观自然因素的影响,从而对通信信息传输造成影响,并导致信息传输延迟或错误的情况。从技术层面来看,通信干扰因素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技术层面的强化与创新则能够实现最大程度上的规避,因此克服与解决通信干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6]。

4.2通信安全问题突出

所谓通信安全问题,是指无线电通信技术应用时所传输的信息遭受不法分子破坏与截获,从而给用户信息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一直以来,确保无线电通信安全是该技术领域研究与创新的重要推动力,特别是在无线电通信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大的今天,如何保障用户通信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阶段,无线电通信技术领域已经研究出许多信息加密技术,但从宏观层面来看,由于该技术的市场应用体量越来越大,因此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愈加突出。

5创新策略

5.1数字通信技术创新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该技术被应用到无线电通信技术领域,并推动了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具体而言,数字技术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技术,能够将文字、图像以及视频转化为数字信号后进行传输,从而提高了信息传输质量和效率。而数字技术的融合与应用,则可以提升系统频率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并大幅提升信号传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除此之外,数字技术的应用还大幅提升了无线电通信传输的容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数据信息的传输,从而提高了无线电通信的质量和效率。

5.2宽带化技术创新

目前,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已然发展至5G 时代,而通信传输的速率也由最初的150Kbps(2G)发展至当下的1.4Gbps(5G),这不仅意味着数据传输速率的提升,同时是无线电通信技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宽带化技术在无线电通信技术领域的融合与应用,使得信息传输速率更高、更快,并且单位時间内传输的信息总量也在成倍增长,因此注重宽带化技术创新将成为未来无线电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的重要方向[7]。

5.3交换网络创新

在无线电通信技术应用中,如何强化通信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交换网络则具备极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因此在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与创新中有十分突出的应用价值。IP 网络技术是过渡电路交换网络的核心技术,能够显著提升交换网络的信号处理能力,从而保障通信信号的稳定、有序传输。由此可见,强化交换网络创新工作不仅能够实现网络通信质量的提升,同时在无线电通信技术实用性以及安全性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8]。

5.4网络接入方式创新

现阶段,网络通信已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而无线电通信技术也成为人们连接网络的重要途径,如蜂窝网连接、Wi?Fi连接等都基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有线通信是借助实体线路实现数据信息传输的通信技术,与无线电通信技术相比,其在信息传输速率以及稳定性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应用优势[9]。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无线电通信技术与有线通信技术之间的联系也愈加紧密,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也进行相互穿插与结合,从而提高了通信工程服务质量。基于此,我们还要注重网络连接方式创新,通过网络接入方式的多样化转变,既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网络服务需求,同时能推动无线电通信技术创新[10]。

6结束语

无线电通信技术是现代信息化社会得以构建的重要技术,而相关技术的应用也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目前,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研究工作的逐步推进,该技术的应用优势不仅得到了放大,同时其过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则得到了弥补与完善,从而在推动无线电通信技术创新、进步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发.浅谈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1):30?31.

[2]吕香清,宋玉琨.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创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1):4182.

[3]宋坚.浅谈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J].探索科学,2021(5):40.

[4]张珂,窦源.基于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方法创新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20(4):103.

[5]刘荣.无线电通信技术之通信方法拓新研究[ J].中国宽带,2021(3):22.

[6]范鹏,韦亚旗.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数字化用户,2021(24):4?6.

[7]石金国.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创新[ J].数码设计(下),2020,9(6):70.

[8]屈毓锛,秦蓁,马靖豪,等.面向空地协同移动边缘计算的服务布置策略[J].计算机学报,2022,45(4):781?797.

[9]廖珺.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创新研究[ 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2):47?48.

[10]周兵.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创新探讨[ J].西部广播电视,2019(16):249?250.

作者简介:

苗建军(1982—),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子通信工程。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创新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