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剑丢垃圾女侠”闯江湖

2022-05-30 00:38黄先懿
环球人物 2022年17期
关键词:峨眉峨眉山凌云

黄先懿

凌云

冬日,小区四下无人,一女子慢慢悠悠从单元楼走出。只见她披肩发,戴口罩,身着绛色毛衣、粉睡裤、朱红棉鞋,左手拎纸箱,右手提剑。行至垃圾箱旁,挥手将纸箱撂入,再一甩头,将剑抛起,高踢腿,侧空翻,紧接一套剑术連招,行云流水。而后收剑,不露声色,背手踱步返回。

2020年2月,这段32秒的视频走红网络,配文“本姑娘闭关有些时日了!下楼丢垃圾,顺便放个大招”。视频中人因此被称为“提剑丢垃圾女侠”。女侠名凌云,自幼习武,是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同时也是一名正在创业的大四学生,主要帮家里的农场销售鹌鹑蛋,偶尔也做自媒体。

如今两年半过去,凌云拍了数百个武术视频,成为B站UP主,参演电视节目,尝试跨界合作。回顾习武之路和走红后的这两年,凌云向《环球人物》记者坦言,她经历过迷茫、想过放弃,感谢这条意外爆红的视频,重新把武术拉回自己生活的C位,也正努力让更多人感受到峨眉武术的魅力。

当代侠女

提及峨眉武术,大多数人首先想起的是金庸笔下的峨眉派。凌云的出圈,让不少人感叹,原来峨眉派是真实存在的。

两年前那段视频,纯是机缘巧合。因为疫情居家已久,作为习武之人,凌云憋不住想要出门活动活动筋骨,决定下楼丢个垃圾,顺便露一手。她叫上师兄,拿了相机,提上剑和垃圾,下楼就拍,也没有编排,那套让网友啧啧称绝的连招,其实是“一个空翻气氛到了”之后随机发挥的产物。

把视频发到网上后,凌云倒头睡了个午觉。醒来一看手机,才知道“炸了”。她每天能接到二十来个电话,有要采访的,有想合作的,粉丝数以万为单位不断上涨。“太夸张了。”凌云一下子蒙了,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迎接汹涌而来的流量。

疫情好转后,她偶尔回峨眉山与师兄弟小聚,只要静下来跟大家一起练功,就感到身心舒畅。凌云觉得,这才是自己需要的状态。她在峨眉山,通过视频和直播跟网友们“摆龙门阵”(四川话中指聊天、闲谈),从讲述峨眉武术的源起、派别、招式,到解答关于峨眉派是不是郭襄创建的、是不是只有女弟子等疑问,一点点科普武术知识。

凌云的视频也更新得越来越勤快。有时她穿上一身古装,在竹林、雪山舞枪舞剑:劈、斩、刺、挑,一招一式干脆利落,挽个剑花能听到猎猎风响;空翻、落定,英姿飒爽,衣袂无风自动。活脱脱一个从武侠小说中走出的江湖侠客。更多时候,她把峨眉武术的展示嵌入日常生活场景中:家里、广场、公园,逛街、扫地、倒茶,都能秀上一段;武器从剑、大刀、长枪、峨眉刺,拓展到折扇、雨伞、扫帚……许多网友说,凌云的视频构建出一个现代版的武侠江湖,圆了自己的武侠梦。

“提剑丢垃圾”视频截图。

在2021年河南卫视“七夕奇妙游”《破阵乐》和2022年河南卫视春晚《巾帼令》中,两度饰演花木兰,让凌云又多了个称号——“当代花木兰”。在中国鼓、琵琶、二胡、三弦等中国民族乐器合奏的磅礴乐曲中,她身披铠甲,手持长枪,策马而来,一段行云流水、铿锵有力的枪法,将木兰代父出征的英勇与豪情演绎得入木三分。

她还尝试跨界合作,为游戏角色提供动作捕捉、参与宣传视频拍摄,希望通过游戏平台让更多年轻人对武术产生兴趣。“我们应该用更具时代感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凌云对记者说,未来她还想创作出更多跨界、出圈的作品,传播峨眉武术文化。

凌云在《破阵乐》中饰演花木。

童年的凌云。

师出峨眉

凌云的武术启蒙来自爷爷。爷爷曾是一名军人,从她4岁起,便带她打拳、跑步。小凌云崭露出不凡的“战斗力”,上树、下河、翻墙、打架,像个“小皮猴”。爷爷发现她是个“武术奇才”,6岁那年,凌云被送到少年宫学习武术。跟学武的同龄孩子相比,凌云个头小,比赛实战常遇到比她高出一个脑袋的对手,有时比到一半被打哭,还得爸爸抱着安慰。

2007年,首届国际峨眉武术节举办,500多位“武林高手”从世界各地抵达峨眉山,共赴武林盛会。9岁的凌云也是参赛选手之一。这趟峨眉山之行后,她才知道,原来离家这么近的峨眉山有如此厚重的武术文化。

小学毕业后,凌云来到峨眉山的武术学校,正式开始学习峨眉武术。因为学武的女孩子少,凌云在生活和训练上都会被教练格外“照顾”。比如跑步训练,男生跑10圈,她要跑15圈。

凌云在峨眉山与师兄弟一起练武。

凌云将非遗酱油酿造技艺融入视频。

对凌云来说,最难的是跳跃动作。“女生弹跳力本来就不是特别好,又害怕,一开始练就要从两三米高的地方往下跳。好家伙,每节练弹跳的课都能把自己吓死。”如今回忆,凌云仍是一副心有余悸的口吻:“回头一看,教练拿着棍子在后面追,谁敢不跳?教练的眼神就是我们克服一切困难的办法。”

总有人问凌云,練武是不是很苦,她大大咧咧地回答说:“那时候,在教练严厉的教导中,觉得只要不挨揍就已经很好了,没时间去想今天练功累不累、苦不苦。每天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今天食堂吃啥。”回想起和师兄弟们闹闹腾腾的日子,反倒是开心更多。只有熟悉她的人,才能看出来,因为长时间握武器,她双手的虎口比常人深了许多,指关节也比常人粗了一圈。

凌云身上让网友们钦羡的洒脱,正是从近20年的习武生涯中历练出来的。“学武的人没别的好,就是环境适应能力特别强。遇事没有太多抱怨,会马上去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凌云想,也许这就是小时候爷爷希望她学武术的原因。

仗剑天涯

2016年,凌云从武校毕业,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长年练武的伤病、武艺提升的瓶颈、对未来的茫然,这些困扰过绝大多数习武之人的现实问题,也同样摆到了凌云面前。再三思考后,她决定转行,去学舞蹈编导。

正如后来凌云自己调侃,“转行了,又好像没转”。上大学后,她并没能彻底放下武术,还跟师兄弟们一起成立了云顶武将艺武团,进行峨眉武术展演和宣传视频拍摄。

五六岁不想练武时,小凌云也曾对大人们耍赖、发火:“谁送我学武术,我学会了就揍谁!”结果还是一路坚持至今。“武术的魅力就在于它既折磨你,又让你舍不得。”凌云笑道,“每次狠下心想放弃,最终还是不离不弃,这就是真爱吧。”

今年,峨眉武术首次被纳入四川省运动会比赛项目,凌云受邀在开幕式上表演。候场时,凌云有些担心,要是自己上台冷场了怎么办?她手心捏着一把汗,直到上台前,主持人报幕:“现在登场的是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凌云!”整个运动场应声欢呼,凌云感觉“那一瞬间什么都值了”。

峨眉武术已经成为凌云和世界对话的载体。如今,她还有更大的愿望——以武术为窗口,带动观众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为此,她开始在视频里融入书法、国画、年节习俗、非遗技艺等传统文化元素。

前不久,凌云在B站发布了一条以古法酱油为主题的视频,从一碗充满家常气息的酱油拌饭开始,探寻四川合江非遗酱油酿造技艺。她策马抵达古色古韵的酱园,与酱油酿造技艺非遗传承人一起体验酿造过程,在酱油天然晒露发酵场里舞枪。飘过的弹幕里,有人称赞枪法的飒爽,也有人馋上了这口酱油拌饭。

拍摄那天,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和烈日,团队几乎全部中暑。就在快拍完时,突然天色一沉,眼见就要下雨。大家赶紧放下手里的相机、道具,去帮忙盖酱缸的盖子。大的酱缸有近一人高,一个盖子10多斤重,四五十人花了半个多小时才盖完拍摄区域的一小片。古法酱油日晒夜露3年才能酿出,这段拍摄插曲对酿造者来说只不过是日常复杂酿造工艺中的一环。

采访最后,凌云对记者说,中国传统技艺之所以能传承到现在,正是因为有这些匠人不辞辛劳的用心与付出。他们值得被更多人看见,他们所坚守的文化值得被更多人了解。这两年多的沉淀也让凌云明白,无论弘扬峨眉武术,还是其他传统文化,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时间积累,甚至用一辈子去慢慢实现。

凌云

本名马赵凌云,1998年生于四川雅安,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2020年因“提剑丢垃圾”视频走红网络。本名马赵凌云,1998年生于四川雅安,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2020年因“提剑丢垃圾”视频走红网络。

峨眉武术

中国传统武术流派之一,发祥于四川峨眉山,门派众多,涵盖多种拳术、器械、套路,至今已有近3000年历史。2008年,峨眉武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猜你喜欢
峨眉峨眉山凌云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保留一点儿焦虑感
峨眉武术传承人王超的坚守
峨眉山下
峨眉峨秀湖即景(排律八韵)
Q萌霸气凌云秀
峨眉上翠氛
勇登峨眉山
唯有凌云多壮“质”
贵州最大的峨眉含笑树现身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