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坚守与开拓

2022-05-30 10:48胡文波
藏书报 2022年14期
关键词:古籍整理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胡文波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民族文化渊源有自,承载中华民族文化的是其灿烂浩瀚的古籍。古籍整理规划,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也是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2019年,新一届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立,强化了在新时代的古籍整理规划、统筹和协调功能。2022年,“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广泛关注。要让古籍真正“活起来”,必然要使古籍保护、古籍研究和古籍整理出版形成合力,而以古籍整理出版的形式做好古籍保护利用。

上海的古籍整理出版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全国古籍整理专项资助项目,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拟定的年度资助项目,标志着古籍整理出版的水平。近年来,上海获批的全国古籍整理专项资助项目数量喜人,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和鲜明的优势特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在长期坚守古籍整理本业的过程中,提出了普及与提高并举、古籍标点校注与今译并举、整理古籍与出版学术研究著作并举、铅印与影印出版并举等“几个并举”的出版方针;在这一出版方针指导下,上海古籍出版社在保持传统学术出版的特色优势块面的同时,不断拓展新的学术领域的前沿出版项目。近年来上海古籍出版社获批全国古籍整理专项资助项目较多,就是秉承上述坚守和开拓的出版方针的结果,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特点。

■三类项目,花开各处

202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获批项目可分為传统典籍、海外汉籍、出土文献3类,这与近年来上海古籍出版社乃至上海地区的古籍获批项目的分类板块相契合。2017—2021年,上海获批古籍项目共100种,可分为传统典籍、海外汉籍、出土文献和艺术科技四类。100项之中,传统典籍47项,占比47%。出土文献30项,占比30%。海外汉籍9项,占比9%。艺术科技14项,占比14%。上海古籍出版社近年获批项目也可分为此四类,而艺术科技相对较少。2017-202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共获批古籍项目54种,其中传统典籍34种,出土文献9种,海外汉籍8种,艺术科技3种。

传统典籍。2022年度上海古籍社传统典籍获批较少,有3种,分别是《魏了翁集》《龚鼎孳词校注》和《清代近海管辖权资料续编》。前二种皆是集部文献,后一种是清代官文书文献合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向以优秀的集部文献整理为特长。需要说明的是,此分类仅包括非海外和非出土的传统典籍。

海外汉籍。2022年度海外汉籍获批数量较多,达到5种,分别是《西夏诗文全编》《东坡诗日本古注本翰苑遗芳校证》《史记会注考证校补》“法藏敦煌文献(全彩)第一辑”“古抄本《群书治要》二种影印和校理”。西夏诗文,其来源主要是俄藏黑水城文献。东坡诗日本古注和《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及《群书治要》二种,皆为来自日本的汉籍。“法藏敦煌文献(全彩)第一辑”则来自法国国家图书馆。

出土文献。重大考古发掘和简牍发现,是古籍整理的一大板块,也是上海古籍出版社近年来重要的发力方向。本年度有3种,分别是《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壹—伍)文字编》《益阳兔子山七号井西汉简牍》和《麦积山文书总目·索引(第一卷)》。

将本年度的数据与上述2021-2021年的相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以来共获批古籍项目65种。其中传统典籍37种,占比57%;海外汉籍13种,占比20%;出土文献12种,占比18%;艺术科技3种,占比5%。由此数据可知,传统典籍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坚守的阵地,而海外汉籍和出土文献是近年来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重要开拓方向。

■特点鲜明,品牌强劲

上海古籍出版社在古籍文献出版方面,特点鲜明,逐渐形成了强劲的品牌影响力。之所以能在古籍文献出版方面有持久收获,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

一是注重国家政策。上海古籍出版社始终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围绕国家文化战略开展工作,从事古籍整理的重点和方向始终是与国家意志相一致的,形成了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古籍整理出版工程的特点。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坚守与开拓方向,与国家大政方针及“十四五”规划等密切相关,这也表现在本年度的古籍获批项目中。2019年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考察,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要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加强敦煌学研究;并提出要以高技术手段,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等文物的回归。“法藏敦煌文献(全彩)第一辑”项目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推出的。法藏敦煌文献以高清彩版形式回归,将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最好落实。该项目也被纳入“十四五”重大出版工程规划中(“《永乐大典》、敦煌文献出版工程”)。同样在“十四五”规划中的,还有《西夏诗文全编》。

二是注重整理形式。上海古籍出版社始终坚持古籍整理出版的专业方向,近年来尤其注重古籍整理走向深入,开拓新领域,填补空白。这一点清晰反映在本年度获批项目的整理形式上。此次获批11种,属于填补空白的首次整理的2种,分别是《魏了翁集》《史记会注考证校补》;深度整理的2种,分别是《东坡诗日本古注本翰苑遗芳校证》《龚鼎孳词校注》;编撰辑录的4种,分别是《西夏诗文全编》《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壹—伍)文字编》《清代近海管辖权资料续编》《麦积山文书总目·索引(第一卷)》。另有影印类3种,但都不是简单影印,而各有深入工作内容。“法藏敦煌文献(全彩)第一辑”有编撰、研究和首次全彩影印,《益阳兔子山七号井西汉简牍》有编撰,“古抄本《群书治要》二种影印和校理”有校理。总之,上海古籍出版社近年的古籍项目逐渐走向深入,有力避免简单影印和标点,而这与国家古籍规划领导小组的相关倡导是分不开的。

三是注重项目延续性。上海古籍出版社始终注重品牌建设。经过几十年几代出版人的艰苦努力,形成了的特色并进而打造了驰誉海内外的“上古”品牌,这是出版社的宝贵财富。品牌建设带来的是古籍项目储备充足,且带有较好的延续性。本年度上海古籍出版社获批项目11种,其实大多数都有相关的项目延续因缘。“法藏敦煌文献(全彩)第一辑”之前有三十余年的敦煌文献整理出版历程,《西夏诗文全编》之前同样也有数十年的俄藏黑水城文献出版作为基础。敦煌西域文献的影印出版,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战略性大型集成性文献项目。《麦积山文书总目·索引(第一卷)》也与此密切相关。其他如《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壹—伍)文字编》本就是北大藏西汉竹书的延续,《史记会注考证校补》是《史记会注考证》的延续,《清代近海管辖权资料续编》是《清代近海管辖权资料长编》的延续。而延续性之外,也有长期合作而带来的开拓性项目,如《东坡诗日本古注本翰苑遗芳校证》《益阳兔子山七号井西汉简牍》“古抄本《群书治要》二种影印和校理”等,皆与之前的项目有关联,因而策划得出。延续性和开拓性项目,皆是对“上古”品牌的重要建设。

新时代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在“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的政策指引下,将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上海古籍出版社也将始终围绕国家文化战略开展工作,始终坚持古籍整理出版的专业方向,始终注重品牌建设,始终重视人才培养,在新的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坚守与开拓并举,把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做得更好。 (小标题系编者所加)

猜你喜欢
古籍整理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斯盐最灵,此籍可餐
——盐业古籍整理新成果《河东盐法备览合集简注》出版
论“明清实录藏族史料类编丛书”古籍整理工作
邻父伐树
登楼
考古是“神马”
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红批影印
红批影印
上海古籍出版社
对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古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