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在乐器演奏会中的运用研究

2022-05-30 01:57张莉徐勇肖潇雨
艺术科技 2022年15期
关键词:数字音频技术数字影像

张莉 徐勇 肖潇雨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音乐进入数字化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音乐逐渐普及,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或其他数字化媒介,对音乐进行高效的创作、编辑及实时或后期处理。优秀的数字音乐作品不断映入人们的眼帘,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对艺术的审美习惯。当数字技术进入乐器演奏领域,其实时性和交互性给传统的乐器表演形式带来了传播形态变革。乐器演奏者把握好乐器演奏领域的数字化进程,对乐器表演形态的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笙夜”系列音乐会为例,探讨乐器演奏与数字技术融合的数字影像艺术表现形式,揭示数字技术在乐器演奏舞台艺术中运用所能起到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笙;数字音频技术;数字影像;乐器演奏舞台艺术

中图分类号:J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5-0-03

0 引言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数字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1]。随着娱乐媒介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断更新,音乐种类和表演形式也不断丰富,这使传统音乐从业者在立足自身的同时不断寻求创新和发展。在当今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乐器演奏与数字技术的结合,为乐器演奏的舞台效果创新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我国传统簧管乐器笙的音色和美、音域宽广、演奏功能强大,是少有的能演奏和声的管乐器,艺术表现力极强,演奏作品十分丰富。数字音频技术是将模拟音频转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音频,从而通过二进制计算机对音频进行分析、编辑、效果处理等的技術,常见的数字音频软件有Logic、Cubase、Audacity、FL Studio、Pure Data、Max/MSP等[2]。将数字音频技术应用于传统乐器笙,优化其音色及实时呈现各种跨界作品,丰富了其舞台演奏效果,从而影响了人们对乐器演奏舞台艺术的传统审美观念,使数字技术有了为乐器演奏舞台艺术提供更多服务的可能性。

1 数字音频技术对笙音色的优化处理

笙的音色柔和清越、纯净无杂,在声学频谱测试分析中,笙音色显示的基本声学特征是泛音列很干净,使笙音色在听觉上存在个性缺失的现象[3]。但从电子音乐的角度来说,这种音色特征在电声中可编辑的空间较大,可以采用一些数字技术美化其音色,如简单的混响效果就是选择之一(见图1)。

“在不同的环境中声音在空间中的反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混音中通过模仿各种空间反射声就能达到营造特定空间环境的目的,而模仿空间反射声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对各种类型混响的使用”。[2]由图1可知,增加混响效果后的泛音列间隙有了一些少量的非谐波分量信号,听觉上的直观感受是声场变宽、整体更圆润,合成到伴奏音乐中,笙音色相比之前更具穿透力,个性更明显和突出。混响效果只是数字音乐处理方式中较常用的,除此之外,还有EQ调节、压缩、延迟、声场调节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大大增强笙音乐的表现力。

通常情况下的混响类型分为Hall(大厅)、Plate(板式)、Room(房间),这3种类型基本上涵盖了常见的空间类型。加入Hall类型的混响,能使乐器具有明显的空间上的宽度、声音的纵深度、声音的距离感;Plate类型的混响一般用来对声音染色,此种混响能适当地改变声音的宽度,但是其不具有真实的空间感,没有混响中的深度与距离感,会改变声音的质地;加入Room类型的混响,能使声音具有少量的空间感和小范围的空间宽度。通过选择此3种混响,可以改变笙乐器音质和音色的一些声音形态。

基于笙的音色分别加入大厅与房间混响,在软件的测试中,笙音色纯净、明亮的特点在加入大厅混响之后的质感,能提供比普通的房间混响更强的泛音,在其声音的宽度上也增加了一定的声场。在作品中运用此种混响,可以使笙的音色效果更符合音乐实时场景的需要。

2 数字音频技术对笙作品内容表现的支撑

笙的发声方式为簧片震动与空气柱震动耦合发音,由不同厚度的簧片发出不同的音高,因此,除了在较慢速演奏中通过控制音窗可以产生些许音色上的变化外,一般演奏情况下可以变化的音色极少,独奏时音色变化的丰富度低于其他民族管乐器[4]。

通过对一些电子音乐处理方式的实践探索发现,其与笙结合的空间相当大,除了可以优化笙乐器的音色外,还可以对其进行变形、重建、拼贴等操作。这些处理方式分为实时处理和后期处理。实时处理即在舞台表演中实时处理生成的效果,对实时拾取到的声音进行实时处理后,通过音响设备向观众播放,类似于电声乐器的效果器加音响,但色彩更为丰富,内容更为多变[5]。后期处理则是在录制音频文件的基础上处理,大多是较复杂或运算量较大的效果,不方便实时处理。但无论哪种处理方式,都会极大丰富笙乐器的表现力,增加数字技术环境下笙作品内容表现的多样性。

以“笙夜·入梦”音乐会中笙与电子音乐相结合的作品《星河》为例,作品采用了预置音频与笙乐器实时效果相结合的处理办法,所用到的实时控制平台为Max/MSP,实时控制程式为日本国立大学莱孝之教授基于Max/MSP设计的Patch。作曲者通过对作品结构的设计,使整个作品效果叠加得井然有序。开头由笙小二度单音引入,然后通过效果器逐渐增强混响效果,之后延迟叠加,这个过程使用数字技术增加了笙音色变化的可能性,也增强了笙乐器的个性表现力,给观众带来神秘莫测的感觉。随着预置音频的进入,“星河”的形象映入眼帘,接着又运用粒子效果、明显的延迟叠加效果等,再加上笙本身神秘、清幽的音色,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地在太空遨游了一番。作品整体代入感极强,是对笙与电子音乐相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为数字时代的笙音乐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所设计的人工程序控制台通过操控效果器参数比例,改变声音的混响效果与音色,预制好音频素材处理程序,音乐段落与画面切换同步。整个音乐的进行就是将笙的声音通过麦克风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此程序控制声音信号的变化,对声音信号进行算法上的改变,最后通过音响将处理好的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在实际演出时,操作人员控制音乐的开始与结束,与演奏者一起根据音乐段落中已预制好的声音参数进行调控,使笙的音色在实际演奏中产生多种变化效果。

3 结合视觉影像的笙作品舞台演绎

“20世纪50年代诞生的电子音乐被视作新媒体音乐的发端,逐渐从声音艺术的单一模式发展为一种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融合舞蹈、戏剧、音乐表演等元素的艺术形式。”“现场电子音乐从早期单一的计算机音乐、声音艺术发展成多媒体融合的新媒体音乐,不仅体现了电子音乐与传统乐器、舞蹈表演、视频影像的结合,而且在新媒体音乐阶段更是强调了互动性和观赏性。”[6]

从乐器表演艺术的角度来说,一个好的音乐作品,除了具有优秀的音响效果外,还可以给人带来丰富的画面感,营造意境,在音乐中融入可视化元素,及时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引导观众正确、高效地理解整个艺术作品[7-8]。本文将“笙夜·探梦”系列首场音乐会中出现的可视化形象及呈现的技术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总结和归纳出在笙作品中构建可视化形象所运用到的部分可视化模式。

3.1 自然景色

以作品《跑马山印象》为例,作品将四川甘孜藏族地区的风景作为背景素材,在音乐会现场以全息视觉的形式将其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能清晰地感受到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之后以抽象的波形图伴随着音乐节奏此起彼伏的跳动,比喻层峦叠嶂的山丘,逐渐写意化的视觉效果使乐曲主题突出“印象”二字,也使观众有了可以联想的空间。

3.2 战争场面

以作品《秦王破阵乐》为例,画面分为3个部分。由阴暗的乌云和有力的字幕效果给人以神秘有力的梦境感引入第一部分,中国大鼓的出現预示着战争的爆发;第二部分逐渐出现实景(素材取自相关影视画面),根据乐曲内涵复现从列队到行军再到战争的场面;随着乐曲到达高潮,进入第三部分的画面,战争结束,尸横遍野,实景逐渐淡出,大鼓再次出现,战火中飞出一只火凤凰(暗示凤笙),寓意战争不过是南柯一梦,从而将观众拉回现实。

3.3 情感表达

以作品《花仙忆》为例,该曲根据大型神话川剧《芙蓉花仙》的情境而作,分为“采花”“幽会”“抗争”这3个乐章。由舞者扮演芙蓉花仙(女一号),将演奏者作为书生(男一号),加上全息视觉(纱幕)的呈现方式,这样的舞台效果比单纯的舞蹈更动人,舞者仿佛在画面中起舞,观众仿佛看了一场3D电影。这是理想的跨界融合,通过音乐、舞蹈、全息画面的融合,达到三者交融又互不可缺的程度,共同实现了原本由大型舞台剧才能实现的舞台效果。

4 在笙作品中使用实时影像

根据作品或舞台的需要,还使用到一些由计算机实时生成的影像。在全息环境中,以特写的形式将主演实时演奏画面叠加到画面中央,不但增强了画面的力量感,还突出了笙演奏的主体地位。如果音乐情绪运用得当,甚至可以使实时影像与画面内容产生互动,以增强趣味性[9]。

互动音乐对欣赏者而言,有别于电子音乐纯听觉的表演方式,继承了传统表演的演出方式,形成了欣赏者和表演者在听觉和视觉上的互动[10]。设计者通过音频及程序设计,在播放过程中由音频实时触发画面的生成或变形,从而将画面与音乐强有力地结合在一起。《跑马山印象》的实时生成画面,使视听之间的内在联系更紧密,这样的抽象画面能给观众带来更大的联想空间。

5 结语

透过“笙夜”系列音乐会的实时效果,可知数字技术使笙在舞台艺术形态上改变了原有的表演形式,修饰出更完美的笙音,形成了具有作品特征的音乐视觉影像舞台效果。通过充分的跨界融合,在丰富乐器传统表现力的基础上创新乐器的多样性演绎,展示了数字技术和视觉元素对音乐的作用,刺激了观众的视觉感官,从而合理增添了乐器演绎舞台欣赏的趣味性。

在当前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从声音还是从视觉的角度来看,都存在无限的可能性,通过数字技术所完善或构建的艺术作品不断受到人们的喜爱。“笙夜”系列音乐会的尝试,证明了笙与数字技术融合的良好效果,也预示了乐器演奏与数字技术融合的数字影像艺术表现形式的可行性,使乐器演奏舞台艺术在传承、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 钟文涛,谢斌.浅谈数字音频技术应用[J].科技信息,2009(5):82-83.

[2] 李闽.电脑音乐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10-11,110.

[3] 刘瑜.笙音色探究[J].音乐探索,2011(2):41-44.

[4] 熊英,陈琴.竹簧神韵酿新曲:李光陆、韩宝强、王欣、赵宏亮谈笙的技术与艺术[J].演艺科技,2012(3):43-47.

[5] 白小墨,韩彦敏,陆敏捷,等.电子音乐理论基础[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1-42.

[6] 王礼.浅谈世界音乐融合:以阮乐器为例[J].北方音乐,2017(2):21.

[7] 刘灏.听觉的“欺骗”效应:心理声学中的声音掩蔽[J].齐鲁艺苑,2011(1):20-24.

[8] 大卫·M .霍华德,杰米·安格斯.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M]. 3版.陈小平,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223-227.

[9] 钱默.结构·场景·意境:新媒体艺术在戏剧舞台空间的应用[J].四川戏剧,2018(6):12-14.

[10] 王铉.艺术与技术的交互(之一):互动音乐创作中的艺术表现与技术实现[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28(2):108-111.

作者简介:张莉(1978—),女,四川成都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民族乐器。

徐勇(1991—),男,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方向:笙演奏。

肖潇雨(1998—),男,四川资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舞台艺术音乐创作。

猜你喜欢
数字音频技术数字影像
岩画保护,数字影像数据库来帮忙
数字影像艺术创作多元化研究
作品赏析(4)
浅谈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与应用发展
谈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与发展
浅谈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与应用发展
电视数字音频技术的运用分析与研究
浅谈数字影像艺术的发展
江西省数字影像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