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梦者

2022-05-30 10:48茜茜
做人与处世 2022年14期
关键词:梦者医护人员新冠

茜茜

生活给了我压力我还生活以奇迹

2022年暮春,在北京一些社区的核酸检测现场,市民们扫描二维码,含住咽拭子机器人放下的一次性检测嘴,按下启动键,全流程的自主采样就开始了。每次采样仅需35秒,一天可完成600人次检测的咽拭子采样机器人,是赵慧婵团队的研发成果。

有两个梨涡、笑容甜美的山东女孩赵慧婵,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梨涡女神”。她在清华大学读本科期间,就对机器人产生了极大兴趣。博士毕业后,她收到哈佛邀约,接触到“仿真机器人起飞”设计,并取得不错的成果。

2019年底,刚回国不久的赵慧婵赶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从电视、网络上看到医护人员因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长时间佩戴口罩而被汗水泡得发白的面容,她心疼不已。非常时期,医护人员不仅劳累,而且面临极高的风险,有网友这么评价咽拭子采集:“患者咳一咳,医生抖三抖,取一次倒下一个人。”虽然夸张,但也道出了咽拭子采集的风险之高。看到报道中因近距离接触患者而感染新冠肺炎的医务人员日渐增多,赵慧婵坐不住了。“能不能用机器人代替医护人员进行采集操作呢?”深受触动下,她很快想到用科技力量来保护白衣天使。

赵慧婵迅速组建研发团队,开始了首台咽拭子采集机器人的研制。真正做起来,她才感觉到困难重重。以前,有导师的指导,可以说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远方就不那么困难。可这次,她需要自己当巨人,因为这种类型的机器人在全世界都是首例,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疫情紧迫,没有时间让赵慧婵害怕、打退堂鼓。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一步步理清思路:“首先,我们要了解医护人员进行咽拭子采集的要求和步骤,务必确保机器人采样的准确度。同时,要能防止交叉感染且容易消毒……”她凭借之前研发的经验,一点点想象、尝试,仿照前线医护人员的工作形态,一步一步摸索。

那段时间,赵慧婵几乎是不眠不休地投入到科研中,和时间赛跑,和疫情赛跑。她最先设计出的采样机器人,由一只机械手臂和一只小钢手组成。为了保证采样的准确度,她还给机械手臂设计了七个关节,让它通过一次采集可以获取四个有效部位样本。此外,视觉信息采样位置及使用者舒适度感知数值和实时处理等数值都需要反复测试调整,才能满足一线采样需求。为了得到更优的数据,赵慧婵和团队进行了上千次的采样实验。一次次嘗试、失败,再尝试,她总是笑着鼓励队友:“我们一定可以做到的。”每当看到她浅淡的梨涡,大家就觉得心安,又有了继续下去的力量。

终于,八个月后传出好消息,赵慧婵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了世界上首台咽拭子采样机器人。这个一向坚强、浅笑嫣然的梨涡女孩终于绷不住了,抱着团队人员哭得梨花带雨。如今,咽拭子机器人已成功搭载快速移动核酸检测车,极大地缓解了医护人员的防疫压力,降低了他们工作的风险。

两年过去了,咽拭子采样机器人也经过三次全面升级。现在,第四代机器人的研究也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赵慧婵所在的实验室每晚都是灯火通明。科研的艰辛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但赵慧婵觉得科研带来的成就感是其他任何事都不能比拟的,她愿继续做机器人的守梦者:“希望机器人能去到我们去不了的地方,帮助人类实现更多梦想。”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猜你喜欢
梦者医护人员新冠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救梦者 3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救梦者 2
救梦者 1
从追梦人到助梦者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