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及策略探讨

2022-05-30 05:26刘俊梅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4期
关键词:劳动幼儿园幼儿

刘俊梅

劳动教育是幼儿成长阶段的重要教育形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健康领域和社会领域对幼儿劳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基于此,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劳动教育来启蒙幼儿,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劳动教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首先,劳动可以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不怕吃苦的精神。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家长、教师的辅助和照顾,而通过劳动训练可以提升幼儿自我管理的能力,掌握自理的技巧和方法,并在劳动环境中锻炼,促使其更好地面对生活。其次,劳动能够让幼儿获得自尊,提升其责任感。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通过劳动教育可以让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这样他们才能逐渐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并形成爱劳动、爱集体、爱他人的良好品质。最后,劳动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在劳动中,幼儿可以通过双手和大脑的配合,找到更好的实践方法,提升幼儿主动思考的能力,促进智力的开发。

当然,目前在幼儿教育中劳动教育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家长对劳动教育认识比较片面,缺乏主动配合的意识;幼儿园的劳动教育缺乏系统性,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影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在生活中备受宠爱,长辈细致入微的照料使许多幼儿的劳动意识淡薄。针对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从多角度出发积极探究劳动教育策略。

二、幼儿劳动教育策略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合理设计劳动教育内容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需要参与劳动的内容不同,在幼儿园的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实施劳动教育的内容,必须要结合幼儿自身的年龄特点以及实际能力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教师要制定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内容,并且制订明确且详细的要求。处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年龄普遍较小,所以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时要始终将自我服务劳动作为教育核心。例如教会幼儿一定的生活技能,当幼儿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之后,独自完成生活中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随后教师就可以将劳动教育的范围扩大至服务其他同学,让幼儿能够通过劳动为他人带来便利。例如,在种植园的劳动中,小班幼儿只需要参与简单的种植活动,并学会照料植物即可;中班幼儿则应给予其一定的独立性,要求其自主照顾植物;大班幼儿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种植,并在日常生活中独立照顾植物。这样的劳动内容设计契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也有利于幼儿真正体会劳动的过程,并在劳动中循序渐进地成长。

(二)采取游戏方式,激发幼儿劳动热情

游戏是幼儿园最主要、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劳动教育中引入游戏形式可以很好地激起幼儿的参与热情。例如在大班区角游戏中,教师首先将幼儿带到厨房观察做菜的全过程,然后在区角中投放相应的材料,要求幼儿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做饭”的任務。在这一过程中各组幼儿分工合作,纷纷向教师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讲述了自己的劳动过程,表达了自己对劳动的热爱。

(三)构建劳动环境,强化幼儿劳动体验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将劳动教育融入一日生活,这样才能构建真实情境,促使幼儿在情境体验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高质量的教育环境能够使幼儿在环境的影响下有效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为幼儿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不断优化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教育环境中进行劳动教育才能行之有效。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午休时间指导幼儿穿衣服、系鞋带、叠被子,让幼儿在日常劳动中获得体验,激发劳动的热情。

(四)重视家园合作,实现对幼儿的协同教育

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线上交流、面访等方法向家长宣传劳动教育,并设计劳动任务要求家长配合,让幼儿在家庭中也能够受到劳动教育的熏陶。

总之,劳动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劳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设计劳动教育内容;采取游戏方式,激发幼儿的劳动热情;构建劳动环境,强化幼儿的劳动体验;重视家园合作,实现对幼儿的协同教育。这些措施有利于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更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英杰,张钊瑜.幼儿劳动教育:价值、实施原则及实践路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35(7):19-35.

[2]刘晶晶.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教育观察,2021,10(20):11-13.

猜你喜欢
劳动幼儿园幼儿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爱“上”幼儿园
热爱劳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