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家过冬天

2022-05-30 10:48奔奔
小星星·作文100分 2022年11期
关键词:手炉棉鞋棉衣

一提起冬天,很多人就忍不住瑟瑟发抖。可冬天的温暖,也是至味清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名家一起过冬天吧!

冬天(节选)

汪曾祺

天冷了,堂屋里上了槅子。槅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上了槅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洗帐子要挑一个晴朗的好天,当天就晒干。夏布的帐子,晾在院子里,夏天离得远了。稻草装在一个布套里,粗布的,和床一般大。铺了稻草,暄腾腾的,暖和,而且有稻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

不过也还是冷的。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生火。晚上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起,穿上冰凉的棉袄棉裤,真冷。

放了寒假,就可以睡懒觉。棉衣在铜炉子上烘过了,起来就不是很困难了。尤其是,棉鞋烘得热热的,穿进去真是舒服。

我们那里生烧煤的铁火炉的人家很少。一般取暖,只是铜炉子,脚炉和手炉。脚炉是黄铜的,有多眼的盖。里面烧的是粗糠。粗糠装满,铲上几铲没有烧透的芦柴火(我们那里烧芦苇,叫作“芦柴”)的红灰盖在上面。粗糠引着了,冒一阵烟,不一会儿,烟尽了,就可以盖上炉盖。粗糠慢慢延烧,可以经很久。老太太们离不开它。闲来无事,打打纸牌,每个老太太脚下都有一个脚炉。脚炉里粗糠太实了,空气不够,火力渐微,就要用“拨火板”沿炉边挖两下,把粗糠拨松,火就旺了。脚炉暖人。脚不冷则周身不冷。焦糠的气味也很好闻。仿日本俳句,可以作一首诗:“冬天,脚炉焦糠的香。”手炉较脚炉小,大都是白铜的,讲究的是银质的。炉盖不是一个一个圆窟窿,大都是镂空的松竹梅花图案。手炉有极小的,中置炭墼(用炭末做成的块状燃料,多呈圆柱形),以纸媒头引着。一个炭墼能经一天。

天冷了,把“春暖时卸下来的”槅子“搬出来”,“刷洗干净”,装在堂屋,“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一家人闲坐一起,连灯光都变得亲近了。温馨的家庭氛围扑面而来。

冬天毕竟是冷的。“屋里不生火”,晚上睡觉时,被窝是冰凉的;早上起床时,棉袄棉裤是冰凉的……真冷。只有寒假可以睡懶觉时,大人才将小孩子的棉衣和棉鞋在炉子上烘烤暖和。尤其是棉鞋,“烘得热热的”。冷暖的对比中,是家人满满的爱。

冬天的人们怎么取暖呢?答案是用铜炉子:黄铜的脚炉、白铜的手炉。脚炉里烧的是粗糠,以“没有烧透的芦柴火的红灰”引着,盖上炉盖,让粗糠在炉子里“慢慢延烧,可以经很久”;白铜的手炉虽比脚炉小,但烧的是“炭墼”,以“纸媒头引着”,更耐烧,一个炭墼可以暖和一天。

这一自然段中,作者用详尽的笔墨描写了冬天人们取暖的方法,充满生活气息。

赏析:这段文字写的是南方的冬天。除了无处不在的冷,还有无处不在的暖。作者先按照方位顺序,从堂屋装槅子到卧室铺稻草,表现温暖;又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晚上睡觉和早上起床,及寒假烘过的棉衣和棉鞋,于冷暖对比中,让读者感受到了家人暖暖的爱。随后,作者又具体描写了取暖的方法和过程。如果细品,不难发现,这么小的脚炉和手炉,去烘暖孩子们的棉衣和棉鞋,包含着怎样浓重的爱?比冬天的暖更暖的是爱。

奔奔老师有话说:我们在描写冬天时,可以向名家学习,避开寒风冰雪,从身边的人、事、物入手,写“温暖”。作者语言朴实无华,却因取材于生活,描写详略得当,让人身临其境。我们写文章也要注意从身边取材,并在写作的过程中注意详略得当,适当运用对比手法,去衬托和表现温暖及爱的氛围。

猜你喜欢
手炉棉鞋棉衣
玩雪
棉衣
给树穿棉衣
收藏手炉看3点
让阳光躲在棉鞋里
谈明
看不见的水
田军的两件“棉衣”
铜手炉
“棉鞋”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