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认知理念下的幼儿园生态体验活动

2022-05-30 08:45黄静
学前教育研究 2022年11期

[摘 要] 在暖认知理念下,幼儿园生态体验活动应坚持综合性、情境性、情感性原则,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整个幼儿园生态系统发展为目的,遵循以幼儿的认知特点为基础、以幼儿的亲身体验为主线、以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为支撑的基本要求,将环境创设与活动过程结合起来,打造便于幼儿直接体验和参与的生态环境,精心设计多样化的低结构生态体验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学习情感,促进其自主学习与探索。

[关键词] 暖认知理念;生态体验活动;情感性学习

认知是一种个体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对各类信息进行加工的意识性活动,它常以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为工具和载体。一般而言,认知是基于理性的,它不附带情感或者意志成分在內,这种基于理性的认知被称为冷认知。随着研究的深入,众多研究者发现个体学习的发生并非完全由理性所驱动,自我愿望和情感的加入会使得学习过程更加有趣和有效,这种加入情感成分的认知便被称为暖认知。[1][2]暖认知概念的提出对于优化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因为它从根本上指出了学前儿童认知加工的特点,即学前儿童的认知加工活动是在自我意识及情感的伴随和驱使下开展起来的,甚至儿童的身体本身都是其开展认知活动的工具和载体,逻辑和理智不是驱动幼儿开展各类学习活动的首要因素。[3][4]因此,学前儿童的学习可以被视为一种情感性学习,它与学前儿童自身的学习兴趣、学习体验等情感性因素密切相关。[5][6]将暖认知理念应用于幼儿园的生态体验活动可以夯实生态体验活动的理论基础,优化生态体验活动组织流程和实施方式,提高生态体验活动的实践效果,让幼儿的身心得到更为全面和谐且一致的发展。

一、暖认知理念下幼儿园生态体验活动的目的与原则

生态体验是个体体验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从生命个体的生存实践出发,凸显了教育的践履性、享用性和反思性,以及教育中的美善和谐因子。[7]因此,生态体验活动被视为开展环境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的重要手段。[8][9]在生态体验活动中,教育者的职责主要在于为学习者创设富含意义的环境,这种超越枯燥说教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习意义的生成过程。尤其是对学前儿童而言,生态体验活动因其整体性而契合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可以使幼儿的认知、情感和思想能够得到协调且自主的发展,因而生态体验活动对于学前儿童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暖认知理念指导下的幼儿园生态体验活动是一种基于幼儿情感的教学活动,它超越了幼儿学习是基于逻辑和理性的传统观念,并将幼儿的学习视为一个全息的生态场。在这一生态体验场中,幼儿通过与外部世界的频繁互动来开展自主学习和实现自主发展。

幼儿园生态体验活动是融体验场营造、全息体验、互动陶养和群集共生于一体的生命发展活动。在生态体验活动中,包含幼儿在内的各种因素都是协同发展的,环境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各种信息刺激,同时幼儿也参与对环境的积极改造,幼儿通过主体性活动来习得知识、发展技能以及生成对活动意义的理解,进而使自身的潜能不断得到释放和提升。暖认知理念下的幼儿园生态体验活动着眼于幼儿园教育环境的一体化及其发展的动态化,将各种自然、文化和社会要素有机融合在一起,其目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幼儿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认知和技能方面的发展;二是促进包含幼儿在内的整个幼儿园生态系统的发展。在生态和暖认知理念的双重滋养下,生态体验活动的全要素、全过程都是具有温度和相互联系的,因而它所指向的也是幼儿以及相应要素的内生性和意义性发展。

暖认知理念驱动下的幼儿园生态体验活动是基于个体情感的,亦即它赋予了各项活动要素以生命和温度。这就要求生态体验活动不能是纯粹的理智加工活动,其开展过程也不能是碎片化和割裂式的,而是必须遵循自身内在的逻辑与原则。第一,综合性原则。生态体验活动的开展必须首先坚持生态的特性与理念,要将所有关于影响幼儿和幼儿园发展的要素都考虑在内,比如幼儿园内的环境布置、课程设置以及家庭和社区影响等,且这些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态体验活动这一综合性还表现在它还注重幼儿园外部因素的协同发展,亦即它要求幼儿与内外部环境的共同发展。第二,情境性原则。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要求生态体验活动必须为幼儿创设具体而生动的生态场景,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是引发幼儿自主建构意义世界的关键。[10]教师要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的学习动机,使其在与环境的互动与融合中实现认知、能力和情感的协同发展。第三,情感性原则。幼儿天生地对周遭事物具有巨大的好奇心,并且容易产生与周围世界产生关联的冲动和想法,并把周遭的事物拟人化,从而与各种活动产生共情。这种共情是幼儿行为发生的内在基础,如果没有情感的驱动,幼儿甚至不会产生任何有效的交往或认知发展行为。暖认知理念强调的就是学习过程中个体情感的参与,教师在组织生态体验活动时也必须坚持激发幼儿情感投入这一基本原则。

二、暖认知理念下幼儿园生态体验活动的基本要求

要开展好暖认知理念下的幼儿园生态体验活动,就必须在确立好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暖认知理念要求的教学方式以及师幼关系性质等做出澄清,这样方可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暖认知理念下幼儿园生态体验活动的意义与目标。

第一,暖认知理念下幼儿园生态体验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幼儿的认知特点为基础。低幼儿童的认知是建立在情感而非理性基础之上的,这是社会认知理论对幼儿认知特点的基本判断。在幼儿眼中,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是善的,所以他们更容易带着感情去看待周围的人、事、物,这种情感也驱动着其自身行为的发生。这也就意味着,暖认知是幼儿自主开展各种活动的心理基础。以暖认知理念为认识基础开展生态体验活动,就要求教师不能将幼儿的学习建立在成人的理智和逻辑思维基础之上,而是要为幼儿创设情景化的活动环境,这样方可更好地激发他们参与各种活动的内驱力。此处情景化的活动环境不仅仅指外部有形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同时也包含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的情景化,要让幼儿通过对活动主题的深度认知来提升他们的发展水平。

第二,暖认知理念下幼儿园生态体验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幼儿的亲身体验为主线。生态体验活动必须是幼儿亲身参与的,否则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基础。在亲身体验中,幼儿会将自己视为环境中的一员,平等对待周遭环境,并追求与环境的共存和共同发展。[11]与传统的教师替代式体验不同,生态体验要始终贯穿幼儿主体性的理念,要让幼儿在活动体验中不断发挥自身的主体意愿,自主生成活动目标和调控活动过程。教师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只有观察到幼儿的活动体验确需外部介入才能得到提升或者顺利开展时,教师才能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到幼儿的体验活动中来,而绝对不可以将自己的意志和经验强加给幼儿。

第三,暖认知理念下幼儿园生态体验活动的开展必须以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为支撑。在幼儿发展所涉及的所有关系中,师幼关系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良好的师幼互动被认为是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幼儿发展结果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12]因此,暖认知理念下的幼儿园生态体验活动必须在尊重幼儿发展权和自主性的基础上,提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质量,切实发挥好教师的支持作用,引导幼儿更有效地去认识自我发展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师幼互动不仅在形式上不能滑向由教师或者幼儿中的任何一方来主导的极端,同时在过程上也要更具目的性和策略性,这样方可避免幼儿发展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三、暖认知理念下幼儿园生态体验活动开展的基本策略

幼儿园生态体验活动的开展应该将环境创设与活动过程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以及活动本身的组织性。在此,活动环境应该具有高度的包容性,要关照幼儿情感,便于幼儿参与,并多设计低结构的生态体验活动。

(一)打造便于幼儿直接体验和参与的生态环境

暖认知理念下幼儿园生态体验活动环境必须是幼儿能够直接体验和参与的,而自由、开放的生态环境可以让幼儿的心灵变得更纯净。幼儿园内的生态环境可以包含多种,除了纯粹的自然环境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各种人文环境设计进来,沙池、种植园、水上乐园以及各种具有传统或民族特色的活动等都可以成为幼儿直接体验和参与的生态体验环境。在这样一种融自然与文化于一体的大生态环境中,幼儿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以及自身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13]基于幼儿的直接体验与参与,教师应该进一步赋予环境以情感的成分。情感体验是由个体感性引发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既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个体对活动的参与进程。暖认知理念下的幼儿园生态体验活动致力于培养幼儿的生命意识、审美情趣以及道德素养,因而它要求环境是充满生气和生命力的。教师在创设生态体验环境时应该不断思考环境是否注重和满足了幼儿的生命体验,是否能够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只有在环境创设上注入情感的成分,幼儿才能够在自我感受、探索和想象的过程中感知生命和延展生命。

彰显生态体验环境情感性的另外一种途径是为幼儿提供自主游戲的机会和条件。游戏是幼儿开展学习的重要方式,其自主性、愉悦性和虚构性可以让幼儿更好地再现生活和创造生活。[14]因此,教师在创设情感性的生态体验环境时不能忽略游戏环境的创设,生态体验活动也应该尽量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游戏主题和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中切换角色,在不同的角色体验中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要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教师一方面要对幼儿进行充分的赋权,让幼儿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过程;另一方面要有目的性地将不同的生态元素融合到幼儿的游戏环境中去,尽可能地通过环境的丰富性来支持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精心设计多样化的低结构生态体验活动

高度结构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教学信息的最大输出,但其高控性容易阻碍幼儿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无法有效调动幼儿对学习的积极性。[15]结构松散、内容宽泛、空间广阔的低结构教学更适合于暖认知理念下幼儿园生态体验活动,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学习情感,让他们有更充足的动力投入到自主学习体验活动中来。要设计好低结构的生态体验活动,教师就必须在活动目标、材料和环节的设计上都做到简约和简练,要为幼儿自主生成生态体验活动预留充分的空间。低结构化的生态体验活动目标要凸显目标本身的简约性和宽泛性,要注重隐形目标和过程性目标的设计,要从传统的重知识技能发展转向重情感体验。在材料上则要选择那些无固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材料,这样可以方便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自由操作材料,不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低结构材料的选择要遵循生活化、自然化和一物多用性的原则,要为幼儿表达自我、发挥想象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有效的支持。在活动环节的安排上,教师不需要严密设计整个活动的进程,而是只需要根据主题的内在结构划分好活动的主要板块,并设置好每个环节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至于每个环节需要做什么,如何完成,这些都可交给幼儿自主去完成。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在有效观察幼儿活动体验的基础上,给予他们适时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的跃升。

参考文献:

[1]孔达.社会认知:洞悉人心的科学[M].周治金,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156.

[2]沈贵鹏,杭玉婷.暖认知理念下教学环境的改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31):55-59.

[3]叶浩生.具身认知的原理与应用[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7:47-51.

[4]张婕,约瑟夫·托宾.关注多层次的中国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基于人类学视角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21(09):14-28.

[5]王琳.基于大卫·库伯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大班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行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1-2.

[6][9]黄静.在体验活动中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J].学前教育研究,2021(04):93-96.

[7]刘惊铎.生态体验:道德教育的新模式[J].教育研究,2006(11):64-68.

[8]岳伟,徐洁.培育生态人格: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使命[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01):18-22.

[10]杨颖慧,黄进.成人对儿童的离身认知及其教育困境[J].学前教育研究,2022(03):1-9.

[11]汪甜甜,邓猛.欧洲学前融合教育生态系统模式:让所有儿童共享美好童年[J].学前教育研究,2022(02):16-26.

[12]张晓梅.师幼互动质量对学前儿童学习品质的影响及其教育促进[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1.

[13]王金秋.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践的解读[J].当代家庭教育,2022(12):64-66.

[14]焦艳.重新认识幼儿游戏的综合性特征[J].学前教育研究,2021(08):87-90.

[15]羅宇宸.幼儿园科学游戏选材与运用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15-16.

Kindergarten Ecological Experience Activities from

the View of Warm Cognition

HUANG Jing

(The Central Kindergarten of Jingang Town, Zhangjiagang 215600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view of warm cognition, ecological experience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comprehensiveness, context and emotion to fulfill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the environmental system they belong to. Its important to create 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venient and design low structure ecological experience activities to promote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and exploration in the activities.

Key words: the view of warm cognition, ecological experience activities, affective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