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彬与《曼殊大师纪念集》

2022-05-30 18:03方继孝
北京纪事 2022年10期
关键词:柳亚子柳先生点校

方继孝

为纪念苏曼殊逝世二十五周年,柳无忌先生于1943年编辑出版了《曼殊大师纪念集》,香港正风出版无限公司出版发行。叶楚伧先生题写书名,柳亚子写序,选曼殊生前作品140余篇。

柳亚子的礼物

敝斋所藏《曼殊大师纪念集》,为宋云彬先生旧藏,非1943年初版,版权页标注出版日期: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五月沪初版发行,基本定价十八元。版权页框左下印:沪0001—2000。书名页背后有宋云彬题注:

一九五四年九月八日访柳亚子先生于北京医院,蒙以《曼殊大师纪念集》见赠。亚子初患阑尾炎,割治已癒,近患左颜面麻痹症,入院治疗。医师言,须经长期疗养,可望见痊云。

宋云彬 于华北招待所

由此可知,该书乃柳亚子先生旧存本。

宋云彬先生(1897—1979),浙江海宁人。著名文史学者、杂文家、民主人士。1921年11月起,在杭州先后任《杭州报》《浙江民报》《新浙江报》编辑、主笔。1924年加入过中共,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编纂股长,“四一二”事变后,遭通缉,和茅盾一起逃离武汉。后潜居上海,为商务印书馆点校古籍。从此与党失去联系。1928年冬,任开明书店编辑,负责整理校订朱起凤的《辞通》。后主编《国文讲义》与《中学生杂志》。1936年在上海参加救国会。

抗战期间在桂林参与创办文化供应社,编辑《野草》杂志。抗战胜利后到重庆主编民盟刊物《民主生活》。1945年6月,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任重庆进修出版社编辑,同时主编民盟《民主生活》周刊。1947年赴香港,任文化供应社总编辑,并主编《文汇报》的《青年周刊》,又在达德学院任教。同时为上海书店编写南洋华侨中学的语文教科书。1949年到北京,参加教科书编审工作。1952年回浙江任文联主席,省文史馆馆长。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次年,调北京任中华书局编辑,参与点校《二十四史》,并在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任教。

忘年之交友情路

宋云彬比柳亚子先生小10岁,他们是忘年交。宋云彬在杭州读中学时,即对南社诗人柳亚子先生颇为景仰。1924年以后,宋云彬与柳先生有了接触。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柳亚子同样遭迫害并被搜捕,以匿于复壁得免。太平洋战争爆发,柳亚子从香港逃到桂林后,到文化供应社找任编辑的好友陈此生不遇,宋云彬接待了柳亚子。一番长谈后,柳亚子对宋云彬的学识很是欣赏,自此订交。

1947年,宋云彬抵达香港,担任香港文化供应社总编辑。不久柳亚子也从上海来到香港,他们再次晤面。据柳亚子次女柳无非回忆说:“当时我父亲重晤的有沈钧儒、何香凝、李济深、朱蕴山、宋云彬、郭沫若、茅盾诸位;此外,与钟敬文、翦伯赞、陈劭先、周鲸文、萨空了等,亦经常有来往。”不久,柳亚子发起“扶余诗社”并自任社长,宋云彬为秘书。

1948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成立后,担任中央常委、监察委员会主席兼秘书长的柳亚子,因患脑病未愈,加上 “开创之初,文告颇繁,惧不暇给”,于是他便请宋云彬相助,以便“渡此难關”。由此可见,宋云彬与柳亚子关系非同一般。

那个时期,在香港的中国民盟机关报《光明报》;范长江主办的《华商报》;黄炎培创办的《国讯》月刊等,都向来香港的文化界知名人士约稿,柳亚子和宋云彬自然在受约之列。在梁漱溟任社长、萨空了任总编辑的《光明报》,柳亚子发表了《羿楼诗话》《何香凝画集第二辑序》《徐宗汉女士墓碑铭》等多篇文章;宋云彬则在《光明报》开设了《望海楼随笔》专栏,发表了多篇读史文章。

1949年2月底,柳亚子和宋云彬等人应中共中央邀请,经烟台、济南、沧州等地抵达北平。同行的还有陈叔通、马寅初、叶圣陶、郑振铎、曹禺等二十多位知名人士。

1949年3月18日,柳亚子一行抵达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柳亚子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政务院文教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宋云彬任国家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处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副总编辑。从社会地位和影响方面,宋云彬自然不同于柳亚子,但是他们仍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宋云彬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日记里,记下了许多他和柳亚子在一起时的场景和故事。柳亚子是性情中人,他的自信或自负并没有因为政权的更迭而改变。宋云彬日记里,记有他曾与柳亚子先生同时出席在北京饭店召开的文艺界招待会,柳亚子发言时,宋云彬感觉柳先生的发言很不合适,以写字条的方式成功劝阻其停止发言的事情:

柳亚老发言,述及彼与民革、民盟关系,余急书一字条劝止之,亚老立即接受,其雅量可佩也。

宋云彬敢于在柳亚子先生毫无顾忌地侃侃而谈时,递纸条劝阻他停止发言,而柳先生则看了纸条,戛然停止发言,可见他们彼此间的信任不同寻常。

文史之路著华章

1951年,宋云彬从北京回到浙江,先后任省人民政府委员、文史馆馆长、体委主任以及省政协副主席、文联主席。虽然他和柳亚子先生不在同一个城市了,但只要宋云彬来京开会,他第一个看望的一定是柳先生。

1954年9月1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宋云彬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和第一、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在没来北京前,即得知柳先生患病住院的消息,9月8日,他到北京住进华北招待所后,立即赶往北京医院探望。也是在这次,柳先生把带到医院阅读的《曼殊大师纪念册》赠给了他。

在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中”,宋云彬被错划为右派。此时,柳亚子先生的身体每况愈下,可是身为“右派分子”的宋云彬,已然没有了进京的机会了。

1958年,中华书局与古籍出版社合并,同年4月,时任中华书局总编辑的金灿然,为了增强古籍出版力量,想到了被划为右派,行政级别由九级降为十四级,且无实际职务的宋云彬。金灿然决定将宋云彬调中华书局任编辑。调宋云彬来中华书局的过程,并不顺利。无奈之下,金灿然找到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的齐燕铭,通过统战部,才办妥了宋云彬的调动手续。这时,已是1958年9月份了。宋云彬办理调动手续期间,得到了柳亚子于6月21日,病逝于北京的消息。

宋云彬调中华书局任编辑后,是点校本《史记》的主要点校者和责任编辑,并独立承担了《后汉书》点校工作,参与了《晋书》和《南齐书》《梁书》《陈书》的责编工作,参与“二十四史”点校及编辑出版工作。为新中国古籍整理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猜你喜欢
柳亚子柳先生点校
柳亚子书法
古籍文献点校成果的著作权问题研究
柳亚子故居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柳亚子:面责蒋介石
清代台湾研究资料整理的新成果:评刘荣平、江卉点校《黄鹤龄集》
论卢文弨之学术、生平及其他——《仪礼注疏详校(外三种)》点校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