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系列视频的文化符号分析与思考

2022-05-30 20:44陈佳贺
文学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文化输出李子柒文化符号

陈佳贺

内容摘要:文化符号是由民族或集体遗传下来的思想、习俗和文化的具体体现,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地域色彩,蕴含特殊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体验。基于对哔哩哔哩动画APP的uploader李子柒142个视频中文化符号的穷尽式统计,分析受众者对具有东方审美的田园生活风格的文化符号的偏好,得出结论为大众浏览短视频时倾向于食物、节庆和传统活动,并思考该系列短视频对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的启发:高度文化自信在前,自觉文化输出在后。

关键词:文化符号 文化传承 文化输出 李子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解压的方式也“花样百出”。而越是久处于钢筋水泥的丛林,越向往清新怡人、节奏缓慢的隐居式田园生活。正是这种“可望而不及”的心理诉求促进了互联网衍生出诸多风格的自媒体行业者,他们录制的各式各样的视频成为了“打工人”净化灵魂的依赖。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短视频创作中,李子柒的古风视频在海内外走俏,引起了粉丝的狂热喜爱以及同行的争相模仿。

目前国内对李子柒系列短视频的研究多是从以下角度着手:一是传播学角度。黄志敏(2021)认为以李子柒为代表的民间传播者在逐渐从传统媒体转向社交媒体的国际传播主阵地上获得更多话语权。二是经济学角度。杨莹(2021)认为李子柒的变现模式的成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宏观环境的变化奠定了基础,包括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倾向于明星网红等品牌感的产品、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风的盛行;其次是情感和内容营销。最后是品牌意识中融入了当代慢节奏的审美倾向。三是美学角度。唐辰(2021)分析了李子柒系列视频的三个美学特点。第一是视频中的自然风景和画面意境都体现了道家的超脱凡俗的风格。第二是劳动的过程和结果都追求精致的细节和自由的创造。第三是视频中节奏慢、过程慢、音乐慢抚慰了大众紧张焦躁的心灵。除外,安倩(2020)认为李子柒系列视频弱化了文化输出时的强制性和宣教性,提高了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李子柒视频有助于加强国人的文化自信,提高国人的身份归属感;又利于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进而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是,后者以前者为基础。换言之,国人的文化认同感越高,文化传播与文化输出的自觉性就越高。所以本文對视频涉及到的多种文化符号进行分类总结,总结出国人最易产生文化认同的符号,为文化符号和数字媒体技术的深度结合以及文化输出时的侧重提供参考。

一.李子柒及系列视频

李子柒,1990年出生于四川绵阳,幼年便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14岁开始了在城市里打拼漂泊的生活。而后由于奶奶的身体原因,李子柒回到家乡绵阳照顾奶奶。2015年开始创作古风美食视频,她以四川绵阳的小山村为背景,记录其“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细节。截止到2022年初,李子柒在哔哩哔哩动画APP上上传了142个视频。这些视频短则两三分钟,长则二十分钟;包含了春夏秋冬的更迭,风雨寒霜的变化,日月繁星的交替;色调温柔,音乐恬静,风格恬淡。在视频中,无论是田间劳作,制作竹具,还是烹饪佳肴,饲养家畜,李子柒都亲力亲为,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美好价值观念。而且食物和器物的制作,尤其是非遗制作全都归于本源,再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劳与智慧。

二.文化符号的定义

G.Hofstede与G.J.Hostede(2004)将文化比喻成一个“洋葱”,包含了象征符号、英雄人物、礼仪和价值观四个层次。其中象征符号是“洋葱”的最外层,包括服装、语言、建筑物等。

王立群(2016)将文化符号定义为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多样性的、抽象表达民族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群体审美的形式。

笔者认为文化符号是由民族遗传下来的思想、习俗和文化的具体体现,形式感极强,且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地域色彩,蕴含独特的艺术价值。

三.基于李子柒系列视频的文化符号分析

本文对哔哩哔哩动画APP中李子柒上传的142个视频的播放量、弹幕数量以及评论数量做出统计,目的是筛选出最受欢迎的视频,而后分析这些视频中的文化符号类型,得出结论并思考如何利用自媒体宣传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和促进文化输出做出思考。

1.筛选

李子柒系列视频在哔哩哔哩动画APP上的播放量总计24513.7万次,弹幕总量为172.15130万次,评论总量为50.5395万次。时间跨度为2016年7月25日到2022年初。

经过数值统计,现对李子柒系列视频播放量、弹幕量和评论表的数据进行说明和分析。

首先,三者整体趋势成螺旋式增长,即整体发展,但峰值的出现不会因时间的先后而受到影响。这也说明文化符号取向是播放量、弹幕量和评论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李子柒系列视频的受欢迎程度逐渐加深,以关键词为“螺蛳粉”的视频为分界点,在“螺蛳粉”之后上传的视频播放量、弹幕量和评论数激增,并且出现了最高值。而播放量的最高值为“螺蛳粉”,748.2万;弹幕量的最高值为“番茄”,5.1万;评论数的最高值为“蛋黄酱”,1.5万。由于播放量、弹幕量和评论数走向参差不齐,故而以播放量、弹幕量和评论量的总量为参考筛选最受欢迎的视频。

其次,系列视频的播放量、弹幕量和评论量总量整体上呈现波浪递增的趋势,且出现了三个相对高的峰值,分别是以“螺蛳粉”、“冰激凌”和“葡萄皮做衣服”为主题的视频。“螺蛳粉”为主题的视频三者总量是753.82万,“冰激凌”为主题的视频三者总量是449.22万,“葡萄皮做衣服”为主题的视频三者总量是437.52万。

这反映出视频受众者对食物和劳动创造的偏好。民以食为天,人们机体的需要以及追求新鲜的口腹之欲激发人们创造出各式各样的烹饪作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业劳作不仅是生活的依赖,同时也是创造的载体。同时,李子柒视频的受众者多为工作压力或课业压力繁重的年轻人,他们既想从视频中获得没有接触过的劳动知识和创作方法,增加“云体验”的感觉,如制作酸笋、给衣服染色固色等,又想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如榴莲冰、螺蛳粉汤底。

2.分析文化符号

本文以吴畏编著的《中国文化符号解读》对文化符号的细致分类为基础,将文化符号分为色彩、食物、动物、植物、服饰、建筑、器物、节令、地理、药材、节庆活动11种。

李子柒所有视频中出现的文化符号共1107个,计算文化符号数量耗时一周,规则是筛查并记录视频中以文字的形式出现的文化符号,比如节气中的“清明”、“谷雨”、“立夏”、“小满”等。同时为了避免主观性,笔者在多次整理视频中的文化符号之后,又请主修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生再次检查,最后确定视频中的文化符号共1107个。李子柒所有视频中的文化符号以“食物”(42%)和“节庆活动”(19%)为主,其次为“服饰”(13%)和“植物”(13%)。最后是“器物”(6%)、“动物”(2%)、“节令”(2%)、“药材”(2%)、“色彩”(0.000027)、“地理”(0.000018%)和“建筑”(0.000018%)。

在当代社会,浮躁紧张的气氛时刻笼罩在城市的上空,迫使人们为了生存和生活挤压自己的休闲娱乐时间,过度消耗自己的身体和精神。人们的关注点永远停留在电脑上的数据以及自己工作得到的薪资,早已忽视了心灵的保养和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子柒抓住大众渴望解压放松而又无暇顾及的矛盾,在焦灼的大环境下投下一片清新恬淡的慢节奏生活投影,用舒缓轻松的音乐和自由快乐的劳作活动在居于大都市的人们的心中留下温暖轻松的痕迹。

自2016年起,通过创作短视频的方式,李子柒将田园风光和中国文化传播至海内外。随着视频关注度的提升,他对内容更加精益求精。为了追求细节精准,尤其是不熟悉的技艺,往往要花数月时间学习。比如井盐的制作、苏绣……李子柒表示,她的视频涵盖了美食、手工、非遗技艺等领域。视频主题都是生活中微小的细节,人们缺失不了但是又不太注意的东西,比如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在获得了一定关注度之后,李子柒的视频主题逐步扩大到非遗技艺层面。比如千层底、活字印刷术……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源自于生活,历久弥新,代代传承。

而“食物”这一文化符号的占比之重也是有原因的。李子柒表示,海内外的订阅者之所以表现出对视频的喜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食。美食无国界,虽然在不同国家中制作美食的原材料是一样的,但是对原材料的处理方式和原理迥然不同,熟悉的原材料,陌生的烹饪方式,这对于我國其他地区以及海外地区的人来说是新奇、有吸引力的。但是李子柒选取的美食中都蕴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

前文中的文化符号的比重是李子柒在创作视频时基于时代背景对于受众者偏好做出的预设,但受众者的真实偏好是否和预设一致,从业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是否可以将以上文化符号作为主要依据,这还需要分析高点击量的视频中的文化符号的相关数据。

本次分析以播放量、弹幕量和评论量总量300万为分界点,筛选出19条满足条件的视频,视频主题分别为:萝卜的一生、芋头和辣椒、西瓜和葡萄、玫瑰花、黄瓜、番茄、端午节、土豆、小麦、大蒜、桃花节、棉花、腊肠煲仔饭、烙锅和缙云烧饼、黄豆酱油、下雪天火锅、螺蛳粉、冰激凌和葡萄皮做衣服。下文将对这19条视频的文化符号做出具体分析。

经过统计,19个视频中没有涉及到“色彩”、“建筑”和“地理”的符号,所以这19条视频中只涉及到八种文化符号类别:食物、动物、植物、服饰、器物、节令、药材和节庆活动。在这八种文化符号中,“食物”(40%)和“节庆活动”(21%)最受粉丝喜欢,其次是“节令”(12%)、“植物”(11%)和“服饰”(8%),最后是“器物”(3%)、“动物”(2%)和“药材”(2%)。

经过对比,我们发现,李子柒做出的预设和受众者的真实倾向基本一致。视频中的“食物”多是川蜀地区的特色美食,而且在过程中做吃食为辅,相关的节庆、农业活动为主,尤其是在李子柒系列视频《一生系列》的农业劳作中,李子柒追求本源,沿习节气变化,展现了完整的农业劳动过程,又立即将收获的果实加工成色香味俱全的珍馐佳肴。粉丝在观看视觉盛宴的同时,也是在食用精神食粮。与此同时,李子柒潜移默化地将节气文化、节日习俗等抽象的传统符号转化为具体可视的文化形式,此种处理方式也让抽象变具象,也能让观看者更加真实系统地对中国文化产生认知和共情,让国人在无形中喟叹:泱泱大国,处之何幸!

四.反思

在短短二十分钟内受众者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被迅速提高,并且在流逝的时间中也不会减弱。民自信,国自勇。如果国家不需要发布政策强调增强文化自信,那么国人的文化认同就已经深入骨髓。所以目前亟需的仍然是从各个方面增强对国人的“文化软输入”。而自媒体正是做到了“润物细无声”,所以国人的接受度才会高。

观看李子柒的视频,可以感受到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事事亲为的工匠精神以及向往生活、热爱生命的乐观态度。而这些观念最先也最易影响到国人。所以外国网友称李子柒为“东方美食生活家”,而国人则授予她“中国品牌人物”的荣誉。这样也说明了李子柒的视频更容易让中国人产生情感共鸣,欣赏展示的传统活动,接受视频宣传的传统文化。所以此类短视频的对象首先应是国人,目的是提高国人的文化自信。只要国人的文化自信提高了,在与国际友人的交往中,国人就会无意识地对中国文化进行传播。

那么要如何做,才能让通过文化短视频的方式影响并且提高国人的文化自信呢?相关从业者可以从李子柒的成功案例中学到经验。首先可以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入手,聚焦文化符号,精准狙击国人文化取向,打造独特的IP形象。同时在把握文化符号的过程中,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感,抓取时代热点,打造与时俱进的形象。从上文对李子柒视频中文化符号的分析,目前国人的文化取向仍聚焦于食物、节庆、传统手工活动等,所以自媒体从业者在制作视频时围绕这些文化符号,但是又不局限于李子柒式古风风格的文化符号,挖掘并传达背后的文化涵义。因为“物以稀为贵”,如果人人都是李子柒,那么最终的后果一定是人人都成为不了李子柒。盲目跟风是相关工作者必须避免的事情。也即是说,可以从食物、动物、植物、服饰、器物、节令、药材和节庆活动这八类文化符号入手,探究不同的文化符号表现形式,长此以往,在短视频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国人接收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信号就会越多,文化氛围就会越浓厚。

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对李子柒系列視频的播放量、弹幕量和评论量进行统计,对文化符号进行分类,而后分析了李子柒系列视频的的文化符号,并根据分类统计加以分析,统计出最受民众欢迎的文化符号为食物、动物、植物、服饰、器物、节令、药材和节庆活动,以期为其他相关从业人员在进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方向的创作时,制作视频主题选择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但是由于笔者在视频创作上的非专业性,制作相关视频的具体细节,比如视频拍摄的角度、视频呈现的氛围、视频的加工技巧等等在本文中未涉及,这也是本文的局限性。希望日后有其他学者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对以短视频为主的文化传播领域有所贡献。

通过视频潜移默化提高国人的文化自信虽然要经过长达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漫长时间,但是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一个甚至一群“李子柒”,他们会用时兴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这种缓慢但持久的文化渲染会给当代以及后辈创造一个传统文化氛围浓郁的大环境,国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会逐渐提高。而后在此基础上,国人会自觉自发文化输出,加上网络的快速发展,信息的加速传播,视频等媒介传播和国人的主观宣传更会加速中国文化的弘扬和输出,这就是所谓的“高度文化自信在前,自觉文化输出在后”。

参考文献

[1]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黄志敏.国际传播民间传播者研究综述——结合李子柒个案分析[J].新闻传播,2021,(7):10-12.

[3]杨莹.探析李子柒视频的变现模式[J].传媒论坛,2021,(1):171-172.

[4]唐辰.短视频中的情感依托:李子柒走红的美学缘由[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96-100.

[5]安倩.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李子柒短视频中的非语言符号分析[J].视听,2020,(12):133-134.

[6]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23-24.

[7]王立群.文化符号与文化传播[J].西藏科技,2016,(2):20-22.

[8]吴畏.中国文化符号解读[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文化输出李子柒文化符号
读懂“李子柒”,此中有真意
慢生活Vlog传播内容分析
长尾理论视域下内容型网红价值变现研究
消费文化语境下美食类短视频的符号意义建构
高职学生文化失语现象调查与研究
“握拳而立”
文化学视野下象形武术的“动态”文化符号
涂鸦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
《冰雪奇缘》:重塑经典与动画的文化本性
巴蜀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餐饮空间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