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英:“战麻”斗士去了

2022-05-30 21:49张明萌
南方人物周刊 2022年38期
关键词:北京友谊医院麻风病世界卫生组织

张明萌

李恒英(1921-2022)北京,医生

2022年11月25日,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北京友谊医院医生李桓英去世。李恒英的一生与对抗麻风病紧密相连,被称为中国的“战麻”斗士,为世界麻风病防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21年,李恒英出生于北京,1945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次年前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50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李恒英被学校推荐为世卫组织首批官员。1958年,她选择回国。

1970年,李桓英被下放到江苏省一个麻风村,第一次接触到麻风病人。据她观察,医生们参与治疗时把自己像防化兵一样封闭起来,只露两只眼睛;发药时,许多医生用木棍传递。李桓英渐渐了解到,麻风病传染性不算极强,且95%的人对其有免疫能力,人们之所以如此恐惧主要是因为它致残。麻风病的潜伏期从几个月到二三十年不等。最初病人身上会出现一些浅色的色斑和皮损,若不能及时发现,就有可能造成残疾。李桓英认为,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工作的关键。

为消除社会对麻风病患者的歧视,她主动与患者握手,近距离交流,不戴口罩、不穿隔离服,病人家里的水她仰头就喝,病人家里的饭端起碗就吃。“以前人们对麻风病怕得要命,我就不信那个邪,就是要和这种错误观念斗。”李恒英回忆,“用行动告诉他们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八年后,她被调到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投入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中。

1980年,李桓英被派到世界卫生组织做访问学者,她得知,世卫组织正在研究一种联合化疗的新方法,由一种药物的治疗改为多种药物联合化疗。药物的配方已经完成,但是缺乏临床试验。她将之用于云南的一个村寨中,开展非隔离的就地短程联合化疗,不仅产生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还缩短了治疗周期。她将这一疗法扩大到云贵川麻风病发病率较高的七个地州,同样取得了显著疗效,有万余例麻风病患者被治愈,十年监测显示,复发率仅为0.03%,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1%的标准。这一巨大成功,也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注意,经过十年的监测期考察论证后,于1994年向全世界推广该疗法。

1996年,李恒英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运动,提出“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结合的模式”,促进麻风病早发现、早治疗,解决了麻风病防治领域的重大策略和技术上的关键问题。这一模式被称为麻风病“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

投入到与麻风病的对抗后,李恒英走遍云贵川七个地州、59個县的许多村寨,两次翻车、两次翻船,两边锁骨和肋骨摔断。她一生未婚,亦无子女。可当她回到曾去过的村寨时,当地被她治好的后辈都亲切地叫她“李妈妈”“李奶奶”。村民在接受采访时说:“麻风病把我们从人变成了鬼,是李教授把我们从鬼变回了人。”

2022年8月17日,李恒英度过了101岁生日,那是她生前最后一次接受采访。她说:“受到人民的认可,是我最大的幸福。我觉得我此生很值得。”

猜你喜欢
北京友谊医院麻风病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八成青少年缺乏锻炼
疫情七瞬
国际麻风节
北京友谊医院成功完成一例56天婴儿输尿管狭窄腔内扩张术
川崎病女孩在北京友谊医院接受小切口冠脉搭桥手术治疗
2016年第七届友谊嗓音疾病诊治高级研讨班暨首期北京友谊医院嗓音检测和嗓音训练学习班通知
麻风病医生肖卿福:忘己爱苍生
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下的流行特征与防治对策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剖宫产率的声明
北京友谊医院与南苑医院开展医疗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