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为未来铺路

2022-05-31 14:18孙卫卫
阅读(中年级) 2022年4期
关键词:背篓新华书店新书

我上小学时,有好几年都不是开学报到就能领到新书的。有一年开学不久就下连阴雨,我们一直没有拿到新书,用的是借来的旧书,有的新一些,有的都掉皮儿了。一天下午,我们正在上自习,突然有人说:“看,老师把书背回来了。”我们纷纷涌到窗口,看到几位老师背着用塑料布盖得严实的背篓,看上去很沉。第二天,老师让几个同学帮着把新课本搬到讲台上,我们一一上台领到了新书。

后来学到《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我就想到那个雨天,想起雨中的老师,想起老师背着的沉重的背篓,突然觉得好像课文中的张指导员就长我们老师那个样子。

新课本到手,我总忍不住先睹为快。我最喜欢看那些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比如《神笔马良》《鸡毛信》。尽管这些故事早已在上学路上听高年级的同学给我们讲过,再看文字,依然感觉很新鲜。

小时候可读的书太少,我们也把杂志叫做书,而且这种“书”内容丰富,我们更喜欢。上三年级时,爸爸为我订了第一份报纸,后来又陆续订过两份杂志。新报纸和新杂志一到,我会认认真真从头看到尾,觉得只有这样,才对得起那些钱。我把好的文章和字词摘录在一个本子上,写作文时学着去用。看完的报纸折叠成原样,按期放好。杂志也像书一样整整齐齐地排在一起。

有时爸爸带我到西安,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新华书店。我常去的那家新华书店比镇上两家书店加起来还要大,是我小时候见过的最大的书店,里面图书种类繁多,超出我的想象。那位女營业员说普通话,我也学说普通话。我在那里买了一本日记选。我还在报刊门市部买了很多以前只听过名字的杂志,像《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故事会》等等。我一篇一篇仔细地看,有的文章的内容,即使是到了现在我也能记个大概。

亲戚朋友都知道我喜欢看书,我一到,他们会找来一些书,让我去看。什么书都有。有的没书名,结尾也没有。不管怎样,只要是文字,我都会去翻看。感兴趣的,一直读下去;不感兴趣的,丢在一边,再看别的书。有一次到大姨家,我居然翻出一本给赤脚医生看的书,也读得津津有味。表姐在做饭,她也不管这本书到底适合不适合我看。到小学毕业时,我已经攒了很多书,都装在一个木头箱子里,常常拿出来“盘点”。

语文老师喜欢给我们讲作家的故事,在我眼中,作家是个崇高的职业。我的作文一直得到老师的好评,有时候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也开始投稿。初中三年级的秋天,我终于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在一份报纸的中缝,稿费只有4元钱,但对我来说,已经是很大的鼓励了。

我常常想,如果从小我对书没有那么热爱,如果没有那么广泛的阅读,我现在肯定也不会成为一个喜爱写作的人。因为阅读,我好像从一开始就站在高处,看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通过阅读,我一点点地在为自己的未来铺设道路。

孙卫卫,儿童文学作家。主要作品有《小小孩的春天》《班长上台》《一诺的家风》《装进书包的秘密》等。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等奖项,获“《儿童文学》杂志十大青年金作家”称号。

猜你喜欢
背篓新华书店新书
实体书店稳中求索
黄牛背篓
白嘴角马的背篓
回不去的书店
《意林》新书,pick一下
新书
准备新课本
新书选介
新书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