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获得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
——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程》

2022-05-31 17:34张丽丽
科技管理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思政课理论课教学内容

书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程》

作者:罗军强

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87-1587-0

出版时间:2015 年9 月

定价:38 元

随着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学生思想素质及思政教育成效得到显著提升。但关于思政课作用发挥、高校立德育人的职能实现等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尤其是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政课的获得感相对较低。由罗军强编著、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程》一书,基于国内外思政课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经验理论,对于思政课的实践及理论教学展开深入探讨,同时指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指导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具备相对稳定的活动程序和结构框架。除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大致范畴,本书还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引入国外优质的思政课教学案例,为我国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全书共包括十一章。第一章简要叙述新中国成立前后思政课程教学及其教育实践的发展变迁,并着重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第二章探讨国外高校德育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模式及相关启示。第三章介绍思政理论课的几种实践教学模式,包括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及课堂实践教学。第四章至第八章对不同类别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展开探讨,涵盖“形式与政策”“中国近代史纲要”等。第九章从课堂、校园和社会等层面阐述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第十章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涉及到基地建设、制度保障、师资保障及组织保障。第十一章探究思政课在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内容,包括实践教学评价及具体实施方案等。

参阅本书可知,高校思政课根本目的在于不断凝聚社会合力,对大学生开展德育实践给予支持。笔者在开展2022 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及对策研究”(SQ2022147)以及华北理工大学2021 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思政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L2194)研究成果认为,随着时代变迁及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各大高校在探索思政课教育改革的实际过程中,通过完善德育目标、拓展德育内容、开展专业化德育实践项目、重视社会服务的德育功能等系列途径,全面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并及时满足其发展需求,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鼓励其参与学校管理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从不同层面提出增强大学生获得感的可行路径,以此为思政教育理论的实践应用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有效提高思政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科素养。

目前,高校在开展思政理论课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相关教学问题对大学生获得感产生多方面影响。首先是专业教师层面的因素,其专业素养、理论功底和教育方式等均对思政育人成效产生影响。部分教师缺乏深厚的思政教学理论功底,且对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的涉猎有限,直接导致思政课堂获得感不强。基于传统教育的灌输式教学影响,师生间缺乏互动交流。其次是教学内容方面的因素。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内容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脱离社会现实及学生实际、与理论前沿分离等,针对当前存在的信仰缺失、官员腐败及贫富差距等各种社会现象及问题,思政课教学内容没有充分对此作出回答。另外,思政课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与学生实际差距较大,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模式趋于固化,加之环境体制和学生自身的因素,导致学生对思政课堂的获得感难以提升。

结合该书内容及相关问题的分析探讨,高校在开展或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大学生获得感成为检验课程质量或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具体可从以下层面提出改进建议:

第一,提高思政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主要通过加强培训力度、夯实理论功底和提高个人素养等途径得以实现。教师可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例如外出访学、工作总结、心得交流、互相听课、集体备课等,以提高个人教学水平来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高校可开辟名师培养工程,通过开展访学考察、挂职锻炼、技能竞赛、进修课程等系列活动,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实践锻炼和教育培训,有助于夯实教师的理论功底并提升其专业教学能力。

第二,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方法。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思政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开展信息化教学,通过大量的搜集网络教学资源与素材,不断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的优化方面,思政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教学主导地位,遵循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根据教育改革要求及学生需求,在讲清思政理论重点的同时搭配多元的教学方法,例如角色转换教学、专题讲座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从多个角度回答学生关于社会热点、生活实际和理论发展前沿的问题。

猜你喜欢
思政课理论课教学内容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