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娜:践行“四力”,为妇女儿童发声

2022-05-31 17:36汪娜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22年9期
关键词:新闻事业黄山市新闻奖

汪娜

她说:能为家乡黄山美好形象的对外宣传,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是一件特别开心、特别自豪的事。作为一名女性和母亲,我也将继续在本职岗位上,为我们的妇女儿童事业鼓与呼。

2008年大学毕业后,我考进黄山市人民广播电视台,圆了自己的记者梦。

作为一名外宣记者,对上发稿就是冲锋号,所以我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对上发稿的机会,有时候甚至是一边打着点滴,一边坚持工作。2016年11月,我在下班途中遭遇交通意外,左小腿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出院回家休养期间,我克服手术后的疼痛和失眠,坚持向省台和中国之声发稿。

2020年疫情发生后,作为黄山市外宣部门主力记者,我从大年三十开始主动放弃休假,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采访市里的疫情防控工作,连续奋战一个多月。这期间,我先后多次深入社区、医院、疾控中心、乡村、景区、野生动物养殖场、垃圾中转站等地方,实地采写黄山市人民医院首批进入隔离区的90后党员女医生汪倩、乡村和社区党员奋战在防疫第一线、屯光镇党员交纳特殊党费、爱心企业和人士踊跃捐款捐物等百余条新闻稿件。

除了是一名记者,我还是一个年轻的母亲,所以在采访报道中,也将更多的视角对准了儿童,用手中的采访机和笔记录下这些孩子天真活泼的瞬间,记录下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的点点滴滴;我还经常深入特殊学校、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地方,希望通过自己的新闻报道,引起社会上更多的人来共同关注这些特殊孩子,献出一份爱心,让他们能够跟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健康地成长。

工作十余年,我坚守新闻初心,一直冲在新闻采访第一线,每年在基层采访时间占全年的三分之二以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坚守党的新闻事业,为提升当地的城市良好形象做出努力。同时,我的新闻业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数十篇稿件获得国家级、省级新闻奖项。比如,2015年作品《小护栏体现大民意》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2017年作品《小小“社保卡”便民服务终端登上国家“砥砺奋进的五年”成就展大舞台》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安徽廣播新闻奖一等奖……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我成为中国之声组织编写的《传承者的牧歌》一书的编委,也是在这一年,我与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赵华光、马静等合作采制的广播新闻专题《新闻特写:延期的高考,不延期的梦想》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也是黄山广电有史以来首次有记者名字出现在中国新闻奖名单上。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每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守初心和使命,坚持新闻工作者的“三贴近”原则,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发挥专业优势,为谱写新时代党的新闻事业新篇章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猜你喜欢
新闻事业黄山市新闻奖
黄山市屯溪区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局
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黄山市养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智能制造和产业互联网”研讨会在安徽黄山市召开
新疆新闻事业发展概述(1911年-1978年)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我国首发新闻事业整体发展报告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
老年人住区交往实证分析——以黄山市“阳光绿水”小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