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

2022-06-01 05:49吕程成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2年3期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影响因素

吕程成

【摘 要】数字化对于中小企业在新经济中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加快,我国中小企业应拥抱数字经济,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然而,中小企业面临资源有限的窘境,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文章分析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和影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因素,并提出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2)03-0020-03

0 引言

当前,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引发了新一代产业技术革命。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的远大战略,采用政策引领的方式让企业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抢占数字经济时代发展先机。数字技术、数字创新和数字化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企业的业务流程、产品、服务和企业间的关系[1],迫使企业必须重塑价值创造流程,进而提高绩效。然而,相较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实施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更多且更大。

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至关重要,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研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及影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因素非常必要。因此,本研究旨在找出影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因素,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的跳跃式晋级。

1 数字化转型的概念

基于资源基础观[2],IT创新应用能使企业获得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持续性资源和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力的来源,在数字经济时代,这一理论依旧能够解释数字化对企业的颠覆性影响,数字技术可以改变企业的业务逻辑或价值创造过程,促使企业实现创新乃至变革性的发展,不断提高竞争力。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企业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改变其运营方式、产业发展模式及价值创造逻辑而不断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要求的过程,其本质是为了应对难以确定的信息技术持续迭代和市场波动[3]。

2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且涉及产业广,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方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增强企业数字化价值及市场竞争力方面效果显著;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能降低成本,提高各类作业效率,进而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及高动力发展。目前,受到人力、资本等资源的限制,我国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数字技术应用不足的问题,对数字技术认知的偏差和技术场景应用的不充分会加倍地在生产服务、商业模式、产业数字化等方面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2.1 生产、服务质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

生产和服务的数字化是企业将数字技术应用于生产和服务中,使之相融合,进而实现转型升级的过程,以数字技术为依托,实现生产数字化、服务智能化。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经营规模较小、资金及人力资本相对缺乏的问题,使得经营管理者参与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信心不足。因此,企业难以有效地对数字技术进行创新应用,不易掌握最新的数字技术应用情况,制约了企业生产力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优化升级,低估了数字化的价值,最终将影响整个企业数字化战略的实施。

2.2 商业模式难以重塑

商业模式数字化是以信息化手段搭建企业的数字化平台,通过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捕获数据、分析数据并利用数据分析结果对其现有商业模式优化的过程,它解决了企业与消费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企业内部运营效率,实现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我国市场充盈,规模庞大,近年来消费者的需求急剧扩增且数字化习惯已经形成。但是,中小企業面临的问题是不懂得如何将数字技术与其业务融合达到业务流程升级,无法实现价值链数字化,最终在重塑商业模式的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

2.3 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难以协同

产业数字化是以数据为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产业赋能,实现产业结构重新调整的过程。如今,数字化产业和数字技术引领着各行各业的升级改造,只有加快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才能促进创新发展。目前,中小企业在产业数字化进程中缺乏经验,对数字技术的运用不够灵活,无法将数据要素与产业结构升级相结合,导致产业升级反馈难以发挥作用,制约了整体数字化发展。

3 影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因素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逐步深入,管理者逐渐认识到数字化转型进程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通常包括技术层面和组织层面,而外部因素通常以环境因素为主。

3.1 内部因素

①技术层面。企业基础的数字硬件、软件基础设施构成了数字化转型的基石,这些基础数字资源包括计算机终端、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设施,以及作为内部支撑的软件操作系统,如OA、ERP、BI系统等,硬件设施能够将企业内外部产生的信息数据化,软件设施则能够实现数据连接,从而发挥数据资源的作用;此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能够整合企业其他资源(如人力资源),有效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和人员配置,进而催生新的数字资源,增强企业迅速且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4]。同时,企业需要引入数字技术人员和数字管理人员,他们具有完备的数字化知识,能够推动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和企业各项业务的融合,还能根据企业当前所处的环境,结合现有资源制订合理的数字化实施方案,为优化中小企业的生产、营销、组织管理等各个环节提供动力,有效提高企业运作效率,这也是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关键。②组织层面。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组织的领导者起到引领表率作用,他们通过在企业中建立专门负责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部门[5],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负全部责任。组织领导者要做好企业内部的顶层设计,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将执行权力交给数字化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数字化布控,以此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之,数字技术将催化企业内外部资源发生反应,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250460BF-818D-4010-ABDD-39EB0C58E054

3.2 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行业内的竞争压力和政府的政策支持。①竞争压力的影响。竞争压力是由行业内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的差异及由“低阶形态”(价值模块型企业)向“高阶形态”(价值网络型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而非平衡发展促使了几乎所有企业会出现这种“进阶”的趋势[6]。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出现将是一个不断持续迭代的过程,不仅打通了行业间的壁垒,还改变了消费者的习惯,并加剧了这种发展趋势,可能会造成企业承受不住压力而面临生存危机。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竞争压力有着双向的引导作用,行业竞争无可避免,如果企业能够适应这种压力,那么这种压力将会发挥促进作用,数字化转型将会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反之则被迫退出市场。②政策支持的影响。政府的政策支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字化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发布,二是受政府监管。政府的政策支持对鼓舞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有重要作用。我国目前已制定了数字化政策的总体方针,同时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获得政府资金的帮扶,用于研发创新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数字基础建设不平衡已成为常态,限制了欠发达地区的数字资源供给,影响了该地区企业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给予各种支持,对于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进程较为关键。有效的市场监管能保障数字化的有序稳步进行,良好的数字化生态环境也能提供助力。政府是否出台相关法律保护市场规则,是否制定政策以缓解市场压力,都将决定当前市场的数字经济发展的好坏。

4 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考虑到内外部影响因素,结合时代发展背景,本研究从政府、市场及企业自身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4.1 政府引导

政府引导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保障。

(1)政府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把控数字化转型全局战略。在引导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要统筹规划,合理地分配资源,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打下良好的基础。当下,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差异。

(2)政府需要建立符合当前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的衡量指标体系。中小企业底子薄、基础设施建设差,如果盲目跟风进行数字化转型,很可能走进误区。如果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数字化转型水平衡量标准,企业管理者就能根据这套标准逐一检验企业数字化水平,避免走弯路。与此同时,政府需要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政策,通过直接、间接的资金支持对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给予资金补贴,还要建立有效的鼓励机制,鼓励中小企业在开展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比之下,中小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时容易脆弱,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转型失败,进而对数字化价值产生怀疑。此时,政府出台的一系列补贴机制和倾斜政策可以有效地增强中小企业经营者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信心,在此过程中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创新,加快其数字化转型步伐。

(3)政府发挥市场监管的作用,保证市场竞争正常有序合法,建立健康的数字化生态环境。健康的数字生态环境可以为企业更好地“展露拳脚”提供良好的舞台,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更加利于其创新发展。

4.2 市场引领

市场引领能够洞察数字经济发展动态,捕捉外部市场的风云变化,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信息补充,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1)市场引领要推动构建数字产业体系。数字产业化为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供重要推力,更加契合当前追求的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数字化产业将能助力产业数字化升级,能够催生产业新业态并保持活力。

(2)市场引领要发挥中间机制的作用,建设数字平台以促进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中小企业之间存在长期的行业竞争关系,导致竞争加剧、合作受阻的局面,数字化转型经验难以互补,间接造成数字化转型整体进程受阻,而数字化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3)市场引领能为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市场能够有效捕捉市场环境中数字化动态情况,对数字化认识较为全面,经验较为丰富,通过设立专门的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可以为中小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导,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效率。

4.3 积极响应政策

中小企业应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引导,主动投入数字化发展进程中,结合自身优势,利用数字技术弥补自身的不足,实现创新发展。

(1)企业应加强内部的基础数字设施建设,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硬件、软件生态系统。完善和优化“硬”基建和“软”基建的布局,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数字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保障[7]。

(2)将数字技术引入组织的协调管理中,升级内部组织管理模式。组织内部在融合数字技术后,对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和响应能力得到增强[8],进而起到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效率的作用。

(3)企业领导者必须制定详细的数字化战略,并设立相应的数字化职能部门。数字化战略为企业提供了指导方向,使企业目标更加清晰,而职能部门能够协调各方,牵头落实具体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做好评价和改进工作,稳步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进程。

(4)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鼓励创新。大力的创新投入与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能激发员工的潜能,提升员工的创造力,企业也能将员工的创新应用到管理运营、产品升级及优化服务等方面,为其创造更大的收益。

(5)积极响应政府政策的引导,重视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资源有限,需要具备专业数字化知识的人才保证数字化转型的活力。总之,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内部有机协调,建立“数字基础-人-战略”的有机系统,结合外部政策引导和数字经济动态形成闭环,最终推动中小企业的成功转型。

5 结束语

我国数字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数字化已然成为企业乃至国家关键的竞争力,中小企业作为国家经济贡献的中坚力量,势必跨过数字化转型的台阶,迎接数字化时代。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经历认识数字化到实践数字化的过程,管理者要厘清数字化内在逻辑,了解当下企业转型的现状,找出数字化转型的制约因素,合理利用政府政策,并及时捕捉市场动态,结合自身实际取长补短,实现数字化的跳跃式晋级。

参 考 文 献

[1]张新,徐瑶玉,马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的组态效应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2,38(1):92-102.

[2]WERNERFELT B.A resource based view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2):171-180.

[3]TIWANA A,KONSYNSKI B,BUSH A A.Research commentary-Platform evolution:Coevolution of pla-tform architecture,governance,and environmental dynamics[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10,21(4):675-687.

[4]戚聿東,蔡呈伟.数字化对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多重影响及其机理研究[J].学习与探索,2020(7):108-119.

[5]陈国权,王婧懿,林燕玲.组织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模型及企业案例研究[J].管理评论,2021,33(11):28-42.

[6]黄昌富,李桑迪.期望绩效反馈、行业竞争压力与企业并购——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7(10):31-38.

[7]刘涛,张夏恒.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问题及对策[J].贵州社会科学,2021(2):148-155.

[8]王玮,綦振法.数字化转型对组织敏捷性提升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5):12-16.250460BF-818D-4010-ABDD-39EB0C58E054

猜你喜欢
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影响因素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