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铃薯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

2022-06-01 09:40张殿林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3期

张殿林

摘要 马铃薯为主要的农作物。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方式往往面临病虫害问题较为严重的情况,在种植的过程中技术水平不高,导致了马铃薯的种植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使得马铃薯的产量、质量下降。分析了目前马铃薯种植中的常见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种植技术及病虫害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种植;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2)03–0018–03

在马铃薯种植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种子,然后对马铃薯种子进行一系列的培育工作。在后续种植的过程中,土壤肥料等均需要进行一些处理,才能够保证种植过程更加顺利。在后续正常生长的过程中,也要提出具体的方案,避免出现严重的病虫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马铃薯的总体产量。但在目前种植过程中,马铃薯病虫害问题相对较为严重,给马铃薯的正常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 马铃薯种植中常见的问题与种植技术

1.1 马铃薯种植常见问题

1.1.1 种性退化 目前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是马铃薯的种性退化。一方面是马铃薯的整体产量出现了下降;另一方面是马铃薯出现了严重的病虫害问题。从生物学角度分析,马铃薯种性退化是不可避免的。经过多代种植之后,马铃薯必然会出现性能上的退化。在种植过程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叶子变小,出现黑化等问题,表现为叶脉变为黑褐色、严重的会使全株全部枯死,进而影响马铃薯种植的产量。

1.1.2 块茎畸形 马铃薯畸形也是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从其表现上来看,主要在于马铃薯呈现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肿瘤形状,有的像杠铃,与正常的马铃薯块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具体种植过程中,解决的方法多数都是选择优良的马铃薯种子,保证其生长条件比较稳定,通过合理的施肥以及土壤改良方法,确保马铃薯的正常生长,确保其产量更好。

1.1.3 品种 在马铃薯种植前期,选择合适的种子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目前种植当中比较常见的一些问题。从第一阶段来看,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确保种子能够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条件。根据当地的雨水条件以及当地的气温进行分析,并通过大量的试验确定马铃薯种子是否符合当地的生长条件,是否能够保证自身的产量较高。在此基础上,才可进行后续的种植作业

1.1.4 播种 在马铃薯具体种植的过程中,种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播种比较浅容易导致马铃薯后期的生长出现问题。在马铃薯种植的过程中,间隙也是十分重要的。马铃薯种植过密会导致马铃薯之间互相抢夺土壤养分,进而使得每一株的马铃薯都生长得不好,出现严重的产量及病虫害问题。

另外,在播种过程中合理施肥,综合考虑气温雨水情况,保证其生长情况较为稳定,养分足够充足。很多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并未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

1.2 马铃薯种植技术

1.2.1 土壤的处理 经过长期的种植,总结相关的经验,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包括选种、土壤处理以及种植技术后期管理等内容。对土壤的处理属于前期的准备工作,可有效防止细菌滋生,避免给马铃薯带来病害。可以使用草木灰溶液对土壤进行杀菌消毒,通过松土给马铃薯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1.2.2 种子的选择与催芽 选择外观较为规则的马铃薯种薯,确保其正常生长;选择一代或二代马铃薯种子,避免选择多代种植的马铃薯种子,避免出现各种病虫害问题。根据马铃薯自身的特点,结合当地的气候情况,选择合适的马铃薯种子,确保其正常生长。在培育的过程中,主要是从通过洒水等方式,以此来对马铃薯进行培育工作。通常来讲温度保持在20℃左右,即可能够保证马铃薯的正常培育,对于后续的种植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控制合理的温度,并进行适當的浇水,只有经过良好的培育方法,才能够确保马铃薯种子得到良好的生长。

1.2.3 后期处理 在种植的过程中,其实主要技术还是要对温度,水分以及具体的养分进行分析,大多数马铃薯种植的条件都需要保持在16℃~20℃之间。如果遇到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覆盖地膜的方式,在成长的中期可以揭开地膜,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其正常的生长。对一些养分不充足的地区,进行适当的施肥,可以保证马铃薯的产量较好。使用的主要肥料包括磷酸二氢钾,可以施肥1~2次,既要避免施肥过多,也要避免施肥过少。同时还需要保证土壤的相对湿润,以此来确保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在后期种植的过程中,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地提出并解决措施。既能够避免病虫害问题的大面积发生,也能够避免产量出现严重的下降问题。

2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2.1 常见病虫害概述

2.1.1 晚疫病 在目前马铃薯种植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病虫害导致马铃薯的生长情况不好,轻则出现小面积的病虫害,问题严重的会导致大面积病虫害,进而导致产量下降。给农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各类病虫害进行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是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的。首先晚疫病在马铃薯病虫害当中还是比较常见的,从其发生特点上来看,晚疫病在整个马铃薯生长周期都会出现,并不针对特定的时期。通常来讲,低温、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导致马铃薯容易出现此类的病虫害。晚疫病的主要表现在于在叶片上出现暗绿色的斑,而且随着气候的变化,尤其是潮湿、低温的环境,会导致晚疫病呈现出白斑状。而且晚疫病属于真菌类的病虫害,会随着雨水气流而传播,严重的会导致大面积发病,进而造成严重的损失。

2.1.2 黑胫病 马铃薯的黑胫病也是比较常见的,黑胫病属于一种病毒性的疾病,主要发病条件属于高温且湿度较高的情况下。而且温度越高传播性越强,容易造成大面积的病虫害,进而使得马铃薯出现减产问题。通过长期的总结可以发现,黑颈病的主要问题是来源于选种的过程,在选种时马铃薯种子自身带有病毒,在种植后期自然会出现黑颈病问题,从而也会传播给其他的马铃薯。而且该病毒的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在温度、湿度合适的情况下会快速传播。随着水流,蔓延至整个马铃薯种植区域,产生严重的病虫害问题。因此在后续的种植过程中,不仅要做好选种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农药喷洒等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马铃薯的正常生长。

2.1.3 环腐病 对于马铃薯的环腐病其实也并不陌生,从不同的时期来分析,马铃薯的环腐病也是有着相应的特点。在播种期出现环腐病,一般来讲会造成缺垄,从而造成马铃薯减产。在生长期出现环腐病,则会使得马铃薯的叶片出现严重的问题,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减产现象。另外在马铃薯储存期,其实也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环腐病,主要与周围的条件以及储存的空间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不加以管理,不进行妥善的处理,很有可能导致出现大面积的环腐病问题,给马铃薯的正常储存造成严重的影响。环腐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马铃薯环腐细菌的产生,该类细菌最低的生存温度为1℃~3℃,最高生存温度为30℃~33℃。而且此类细菌还会出现传染的现象,造成大面积减产的问题,需要重点解决此类病虫害。

2.1.4 地下害虫 在马铃薯种植期间,出现地下害虫还是相对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地下害虫的种类比较丰富,而且不同地区所出现的害虫种类也是有着巨大的差异的。首先从环境角度去进行分析,温度越适宜,害虫生长食物越充足,害虫就有可能大面积的繁殖,进而影响了马铃薯的正常生长。而同时如果出现环境不适宜的情况下,如温度较低或者是温度较高,虽然不利于地下害虫的生长,但是同时也不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可以说是一个相对较为矛盾的问题。目前解决地下害虫問题的过程中,通常是根据经验来喷洒相应的农药确保马铃薯的正常生长,或者是通过生物防治的方式,既能够达到环保的目的,同时也能够解决马铃薯目前的地下害虫问题。总而言之,在未来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分析以往常见的一些常见害虫,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2.1.5 蚜虫 蚜虫在现阶段的马铃薯种植过程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不仅在马铃薯中是常见的病虫害,对于其他的农作物而言也是相对较为常见的。目前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地区,蚜虫都是广泛分布的,也是地球上目前最具破坏力的一种害虫。在具体解决当中问题的过程中,多数都是在发现之后通过喷洒农药的方式来进行处理,或者是通过较好的生物防治方式。但通常来讲,化学防治方式较为简单,虽然会带来环保问题,但与此同时也能够降低经济损失,对于农民而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生物防治方法相对来说较为复杂,而且需要经过长期的实验才能够处理实际的问题。在后续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才能够保证马铃薯的正常生长[1]。

2.2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措施

2.2.1 物理防治 目前解决马铃薯病虫害问题的方式还是有很多的。虽然比较常见的方法还是通过喷洒农药,但是其他的防治措施也是相对有效的。对一些大面积种植的马铃薯或种植示范区的马铃薯,都需要通过多种方法进行防治,才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物理防治方法多数都是直接对病虫害进行处理,如常见的蚜虫。如果出现了一些特殊的病虫害问题,传染性较强,可能出现大量面积减产的问题,可以直接铲除相应区域的马铃薯,但在具体种植过程中,不同地区的方案是有所不同的。

2.2.2 化学防治 相对于物理防治方法而言,化学防治方法极其普遍,也是对大多数农民而言比较便捷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喷洒农药来解决病虫害问题。化学方法比较简单,无论是选种来自后期的种植过程中,都可以保证马铃薯正常生长。但化学防治会破坏环境,给土壤带来严重的影响,在短期内能保证马铃薯的产量较好,但是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当地土壤保护的,更不利于后续的马铃薯种植工作。因此在目前的马铃薯种植期间,可以从过化学防治方法与其他防治方法相互结合的措施,如喷洒少量农药,在此基础上进行物理防治,依然可以保证马铃薯的正常生长。

2.2.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方式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防治方法,对解决病虫害问题也是十分有效的,主要是抓住生物之间的规律,如针对常见的蚜虫、地下害虫,可以选择释放蚜虫以及地下害虫的天敌。在保证马铃薯不受到破坏的情况的同时,也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可以利用生物之间的关系解决病虫害问题。既保护了环境,同时也解决了马铃薯的病虫害问题,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但是生物防治技术相对来说较为困难,而且考虑的问题比较多,在目前开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考虑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与生物方法相互结合的方式,以此来解决马铃薯的病虫害问题[2]。

2.2.4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措施也是解决马铃薯病虫害的一个重要途径,农业防治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从选种的角度来分析,选择一代种或二代种,能够确保马铃薯的生长,确保产量较高。而从土壤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合理的施肥方式或者是松土方式,能够确保土壤活力较好,来获得较好的生长空间。从外界环境角度进行分析,可以通过除草又或者是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处理。通过合理的保温措施或者是灌溉措施,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效果,这些都属于农业防治的范围。总体上来看,在未来工作的过程当中,农业防治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的防治措施,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3 结束语

马铃薯的种植过程并不复杂,而且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种植方式。但是目前来看,主要问题仍然集中在马铃薯的病虫害问题相对较为严重,在种植过程中种植技术以及具体的防护措施仍需进行改进。在现阶段的种植过程中,从选种到育苗以及后期的种植管理等方面,相对来说还存在一些不足。同时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和环境因素的干扰,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病虫害问题,给马铃薯的产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等多种方案,以此来解决病虫害问题,为提高马铃薯产量作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任亚丽.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乡村科技,2021,12(27):69-70.

[2] 马海涛,马海龙,王娟,等.马铃薯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9):153-154.

责任编辑:黄艳飞

Discussion on Potato Planting Technology and Pest Control

ZHANG Dianli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of Gaotaizi Town, Daqing, Heilongjiang 163514)

Abstract Potatoes are the main crops. Traditional potato planting methods are often faced with serious problems of pests and diseases, and the technical level in the process of planting is not high, which has led to a serious impact on potato planting work, resulting in a decline in potato yield and qualit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common pests and diseases in potato planting at present, and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of planting technology and the solutions to pests and disease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Potato planting; Planting tech-nology; Pest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