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复合丙泊酚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切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2-06-01 05:47卢慕婷
当代医学 2022年14期
关键词:氟烷胸腔镜丙泊酚

卢慕婷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常熟 215500)

肺癌位居我国恶性癌症发病首位,85%以上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该病前期进展缓慢,且易与常规流感肺炎混淆,临床确诊难度较大,病情迁延难愈,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1-2]。目前,临床治疗早期肺癌以手术切除病灶为主,胸腔镜作为NSCLC微创手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可减少对患者机体的损伤,有效切除病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3-4]。研究[5-6]显示,术中麻醉制剂的选择可影响患者术中及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且患者术后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不利于预后。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切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2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n=28)和研究组(n=34)。对照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60~72岁,平均年龄(66.27±1.12)岁;病理类型:原位癌8例,腺癌20例;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scale,KPS)(73.12±2.31)分。研究组男22 例,女12 例;年龄60~73 岁,平均年龄(65.97±1.46)岁;病理类型:原位癌10 例,腺24 例;KPS 评分(73.09±2.15)分。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临床指南(2020版)》[7]中NSCLC的临床诊断标准;符合手术指征;经一线化疗方案4个周期后未进展者。排除标准:小细胞肺癌;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全身感染或局部严重感染者;合并脑梗死、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NSCLC患者均给予胸腔镜切除术,围术期密切监测患者基础生命体征,使用罗库溴铵(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495,规格:

2.5 ml∶25 mg)0.7 mg/kg+依托咪酯(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379,规格:10 ml∶20 mg)3 mg/kg+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37,规格:2 ml∶2 mg)0.08 mg/kg+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2076,规格:2 ml∶0.1 mg)3 μg/kg静脉推注诱导麻醉。

对照组术中给予恒速输注丙泊酚注射液(Corden Pharma S.P.A.,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71275,规格:50 ml∶500 mg)0.08 mg/(kg·min)维持麻醉至术毕。研究组术中给予恒速输注丙泊酚注射液0.05 mg/(kg·min)+七氟烷(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172,规格:120 ml)0.8 MAC维持麻醉,至术毕。术中适当给予罗库溴铵维持肌松。

1.3 观察指标 ①血流动力学:于麻醉诱导开始(T1)、术毕(T2),采用超声心排量监测仪监测患者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CO)、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排血指数(cardiac index,CI)。②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总分30分,≥27 分为认知正常,21~<27 分为轻度认知障碍,<21 分为认知障碍。③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痛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T1、T2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 T1时,两组SV、CO、MAP及C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时,两组SV、CO、MAP及CI水平均高于T1时,但研究组SV、CO、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T1、T2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T1、T2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s)

注:SV,每搏输出量;CO,心排出量;MAP,平均动脉压;CI,心排血指数;T1,麻醉诱导开始;T2,术毕。与本组T1时比较,aP<0.05

?

2.2 两组术前、术后MMSE 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MMSE 评分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术后MMSE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术前、术后MMSE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aP<0.05

?

2.3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胸腔镜手术可通过切除NSCLC 患者的肺部病灶,延缓肿瘤细胞扩散,临床应用广泛且有助于延长

患者生存周期[8-9]。但手术过程中麻醉制剂种类较多,部分麻醉制剂对中枢神经功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导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丙泊酚和七氟烷是临床常规手术麻醉制剂,丙泊酚是短效静注麻醉制剂,具有麻醉诱导起效快、苏醒迅速且术后功能恢复迅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10-11]。七氟烷是吸入型麻醉制剂,对气管刺激较小,麻醉诱导和觉醒平稳、迅速,麻醉深度易调节,对患者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心率变化影响较小[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T2时,两组SV、CO、MAP 及CI水平高于T1时,研究组SV、CO、MA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对老年NSCLC胸腔镜切除患者行麻醉诱导,可有效稳定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且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陈文海等[14]研究认为,丙泊酚作为短效麻醉制剂,起效迅速,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较小,但大剂量使用可影响血液内循环系统。因此,临床应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患者术中情况及时调整剂量。研究[15]显示,七氟烷作为吸入型强挥发性麻醉制剂,血气分配系数较低,能够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发挥镇静作用,对血液内循环无明显抑制作用。因此,临床手术过程中选择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对NSCLC 患者实施麻醉,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丙泊酚用量,发挥协同作用,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研究组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对老年NSCLC 胸腔镜切除患者行麻醉诱导,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有研究[16]显示,丙泊酚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可激活γ-氨基丁酸受体,抑制神经冲动传递,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逆行性遗忘,影响认知功能。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对NSCLC 患者实施麻醉,可减少丙泊酚的单一用量,有利于降低手术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损伤。肖秀英等[17]通过对60 只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研究发现,七氟烷联合丙泊酚麻醉可有效改善大鼠术后神经系统功能,其可能与抑制海马区细胞凋亡相关。

综上所述,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对老年NSCLC胸腔镜切除患者行麻醉维持,可有效稳定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且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氟烷胸腔镜丙泊酚
七氟烷和地氟烷与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研究进展
丙泊酚减低EZH2对miR-34a抑制效应与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变化的研究
七氟烷与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体位护理对胸腔镜手术术后快速康复的应用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