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钛夹与药物注射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2022-06-01 05:47莫志旺黄福林王囡囡朱国锋
当代医学 2022年14期
关键词:内镜发生率急性

莫志旺,黄福林,王囡囡,朱国锋

(高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二区,广东 茂名 525200)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发病原因较多,包括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应激溃疡等,需及时治疗,以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短期内无法有效控制活动性出血,会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内镜下止血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80 例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比较内镜下钛夹与药物注射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24~67 岁,平均(45.2±2.5)岁。观察组男21 例,女19例;年龄23~65岁,平均(45.4±2.1)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符合《上消化道出血》[1]中关于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伴恶性肿瘤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其他出血性疾病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肝肾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禁食、纠正低血容量、抑酸药物、止血药物及液体补充等处理,做好患者的日常护理,患者意识清晰、心率逐渐恢复后,停止补液。

对照组采用药物注射治疗。内镜下使用一次性内镜注射针(中科盛康,型号:SN18-07)对准出血位置,于出血病灶周围及血管残端多点局部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盐水注射液(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054,规格:1 ml∶1 mg×10支),每点1~2 ml,注射总剂量<10 ml。

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钛夹治疗。从内镜钳子管道缓慢送入软组织夹(南京微创,型号:ROCC-C-26-165),在内镜下将金属钛夹对准破损血管两端,收紧并释放,实现血流截断,使用0.9%氯化钠溶液(扬州中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4047,规格:10 ml∶90 mg×5支)冲洗局部病灶,观察5 min,充分止血后撤出设备,治疗结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输血量、肠鸣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72 h再出血发生情况。其中临床疗效评价标准[2]:显效,及时止血,内镜检查结果显示出血停止、血压、脉搏及心率均恢复正常;有效,止血效果理想,且内镜检查结果较好,各项生命指征逐渐趋于正常;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出血情况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肠鸣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

2.3 两组术后72 h 再出血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72 h再出血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具有起病急促、进展快等特点,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类型之一,该病的发生与上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肿瘤、应激性溃疡、胃黏膜炎症等有关。患者一般出血量大,且易发生休克、呕血、血便等现象,需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若未能及时有效止血,会增加患者病死率。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但部分患者止血困难,且易出现反复出血情况,单纯药物治疗短期内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康复速度缓慢,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3-4]。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内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逐渐获得理想效果。通过内镜可迅速准确地判断病灶位置,并辅助开展介入治疗方式,以进一步增强止血效果。应用内镜技术治疗时,药物注射与钛夹治疗均能起到良好的止血作用[5-6]。肾上腺素是药物注射止血的常用药物,通过促进黏膜下血管收缩,增强血小板聚集,有利于降低患者血栓发生率,进而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且药物注射治疗后能使出血部位组织膨胀,起到压迫血管的作用,可进一步强化止血效果,但是药物治疗作用时间相对较短,止血后易发生再出血情况[7-9]。内镜下钛夹治疗通过物理机械原理,夹闭出血点血管,阻断局部血流,促进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可达到长效止血的目的。内镜下钛夹治疗作用原理与血管结扎、缝合相似,通过机械力截断出血点血流,作用效果明显,同时牵拉组织较少,使用范围广,应用价值较高[10-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肠鸣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内镜下钛夹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出血量,术后恢复快。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术后72 h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内镜下钛夹治疗可降低术后再出血发生率。

综上所述,内镜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起效迅速,既能减少输血量,还可促进患者尽快恢复,降低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内镜发生率急性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包炎1例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眼内镜的噱头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一种用于内镜干燥的酒精收集器的设计与应用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