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封包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2022-06-01 03:57卢小桃陶南娟
光明中医 2022年10期
关键词:封包灌肠盆腔炎

卢小桃 陶南娟 吴 丽

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发生的一组感染性的病症,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在同一时间炎症可以局限于一部分或多个部分。输卵管炎和输卵管卵巢炎是最常见的。一般由于急性盆腔炎未完全治愈而致。一种妇科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其特点是病程较长、治愈率较低、复发率很高,对妇女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危害,甚至病程长、率低、复发率高,严重影响生育能力。结缔组织因慢性炎症纤维化,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甚至影响生育[1]。因慢性炎症患者结缔组织纤维化及致病细菌复杂,在慢性盆腔炎中医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中药灌肠和中药封包是最常用的,但治疗方法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同。为进一步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遂本文以中药灌肠+中药封包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干预效果为题,进行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江西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 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1~58岁,平均(45.18±3.41)岁;病程2~94个月,平均(16.12±5.47)个月;轻度22例,中度23例。观察组年龄22~59岁,平均(46.31±2.23)岁;病程3~96个月,平均(17.83±6.12)个月;轻度24例,中度21例。(60分以上为重度,30~59分为中度,29分以下为轻度)。2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病证诊疗常规》[2]标准;②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相关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药物过敏者;②心理疾病者;③合并其他疾病。

1.3 方法对照组将青霉素类药物与替硝唑按月经周期静脉滴注,或将头孢菌素类药物与替硝唑静脉滴注,每日1次,一个疗程周期为7 d。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中药灌肠联合中药封包方案。封包中药: 大血藤30 g,败酱草30 g,丹参30 g,赤芍 30 g,乳香30 g,没药30 g,透骨草60 g等。用法: 用白棉布缝合布袋,大剂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先用温水浸湿,隔水蒸40~60 min,趁热敷于下腹或腰骶部,每包30 min,每次可服5剂;一个疗程14 d,每日1次(非经期连续服用)。由于患者慢性盆腔炎容易反复发作,导致其抑郁、焦虑不断出现等,不利于病情的改善。护士可以鼓励患者倾诉,并向患者解释发病机制;治疗的方法和相关需要注意问题,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情绪疏导,以树立并提高其对治疗的信心。外敷前先将局部皮肤清洗干净,然后药物置于纱布袋内,先进行加热,热敷0.5 h;在此过程中实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若出现异常,应及时采取处置方案。灌肠方剂: 忍冬藤30 g,丹参30 g, 莪术30 g, 徐长卿15 g。1剂/d, 浓煎后取100 ml,温度控制在 38~40 ℃,保留灌肠。建议时间:晚上睡觉前,注意排空大便,用小枕头抬高臀部10~20 cm,用肛管插入大于14 cm 的盲肠处,将药液灌入,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消极心理,减轻心理压力。嘱受检者平卧30 min以上,如平卧无法保持,也可胸膝卧位,抬臀部20~30 min后改平卧,若至次日清晨其效果更佳。患者灌肠时,如有便意,嘱咐其张口呼吸,降低腹部压力。若遇经期要停用药物,每个疗程周期14 d,持续3个疗程,实时观察疗效。治疗期间忌食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同时不能从事剧烈与重体力劳动。

1.4 观察指标观察2组总有效率、复发率(治疗3、6个月)与生活质量的情况。疗效标准,显效: 经治疗后腹痛、腰骶痛等情况消失,妇产科检查和理化检查恢复正常,1个月的停药期无复发情况;一般: 临床症状缓解,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好转;无效:相关症状无所改善或已加重,妇科检查和理化检查结果显示病情未有改善或已加重[4]。总有效率=(显效+一般)例数/总例数×100%生存质量采用江西省中西药大学附属医院自行编制的质量评分表,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质量越高[5]。满意度:根据临床医学实践判断标准:满意(80~100分):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一般(60~79分):治疗后症状减少,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不满意(<60分):治疗后病情没有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下降[6]。焦虑抑郁情绪采用 SDS及SAS评分量表进行评分,焦虑标准分低于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中度焦虑;超过70分是严重的焦虑。抑郁低于53分是正常的;轻度抑郁症53~62例;63~72分为中度抑郁,抑郁症超过73分是严重抑郁症[7]。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对比 (例,%)

2.2 生活质量评分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分,

2.3 复发率情况观察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慢性盆腔炎患者复发率对比 (例,%)

2.4 心理调查评分2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心理评分对比 (分,

2.5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得分高(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例,%)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极易复发,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多因经期、产后、人流、上取环术后,胞脉空虚,湿浊邪毒乘虚而入,以致湿浊热毒客于胞宫、胞脉,伤及冲任、带脉,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6]。随着中医学研究的深入,慢性盆腔炎是由热邪所致,可导致气血相冲,从而造成积聚,日久不愈,患者气血耗损,病情反复发作[7]。久则必虚,气虚湿浊渗泄不利,因虚而致瘀,故为本虚标实之证。因此在治疗中,可以通过中医的措施实施治疗,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因为长期炎症刺激容易引起器官周围粘连,抗炎药不易进入,病情反复发作,顽固难愈,而长期服药和注射治疗,患者往往又难以坚持。以中药灌肠、中药封包为主的慢性盆腔炎中医治疗方法,而不同的治疗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中药灌肠是指将中药煎煮后通过灌肠方式给药,其具有解毒清热、清热理气、止痛利湿等功效。但该法却会影响患者的胃肠功能,造成机体内部酸碱失衡,不甚完美。采用间接法、直接法,达到了防治疾病、治疗疾病的效果是中药封包法主要方式;热敷能使药物通过皮肤表皮进入体内,与血液一起流动,直达病灶;同时还能刺激敷药部位的穴位和皮肤,调节酸碱平衡,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此外,还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况,加快新陈代谢,对解痉、止痛、消炎也起作用,而且对机体的影响很小,安全性较高[8]。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结合相应的护理方案,能更好地提高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本方案是从正邪两方面入手的。中药封包通过局部的热刺激,改善局部的血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有利于炎症消退和炎症物质的吸收,缓解疼痛;灌肠方中含有祛瘀、散结、通络、消肿等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中药丹参能改善外周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抑制肿瘤生长,抗血凝,强抑细菌[9]。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具有活血散结、化瘀止痛,缓解盆腔血管粘连和子宫周围的瘀血肿胀,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灌肠疗法能充分发挥直肠黏膜的吸收功能,使药力直接冲进病灶、良性的刺激渗入盆腔,减轻组织痉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其渗出液的吸收,减少炎症浸润及红细胞渗漏,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的障碍。使局部瘀积、水肿消散、渗出减少、粘连消除[10-13],从而改善组织的缺氧状态,促进新陈代谢。因为活血化瘀方会导致月经过多,所以要在非经期使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复发率结果显示,观察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药封包与中药灌肠配合使用效果优秀,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持续的治疗。随着症状的改善,病情的好转,患者的心态也越来越开朗,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舒适度提高,治疗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得到解决,促进患者不良情绪的进一步缓解。使护患沟通更加和谐,医护人员与患者产生共情,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得分高(P<0.05)。

综上所述,中药封包与中药灌肠配合使用,起效快,安全性高,价格低,依从性好,便于患者坚持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封包灌肠盆腔炎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盆腔炎非小事! 详解4个常见的盆腔炎症状
护肤 巧用保鲜膜
慢性盆腔炎患者该如何保养
无冲突规则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