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枣仁汤治疗肝郁血虚型失眠临床观察

2022-06-01 03:57于雪飞董继威王俊仁于得水
光明中医 2022年10期
关键词:艾司血虚肝郁

于雪飞 董继威 黄 娜 王俊仁 于得水

失眠是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可孤立存在或者与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或物质滥用共病,可伴随多种觉醒时功能损害[1],包括疲劳、情绪低落或激惹、躯体不适、认知障碍等[2],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引起伤残或影响寿命。目前西医治疗,在改善失眠症状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存在依赖性、耐受性等问题[3]。中医药在失眠的治疗上具有安全、有效、易于接受等优势[4,5],笔者自拟疏肝枣仁汤治疗肝郁血虚型失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肝郁血虚型慢性失眠患者7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8例)。观察组中女16例,男22例;年龄为35~64岁,平均年龄为(49.45±8.62)岁;失眠病程为0.25~16年,平均病程(7.55±4.00)年;合并冠心病11例、脑卒中2例、高脂血症10例。对照组中女17例,男18例;年龄为36~64岁,平均年龄为(48.94±8.80)岁;失眠病程为0.25~15年,平均病程(7.91±3.63)年;合并冠心病9例、脑卒中3例、高脂血症11例。2组在性别、年龄、失眠病程、合并疾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晓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失眠诊断标准[1,2]者;②符合中医辨证肝郁血虚证型标准[6,7]者;③年龄18~64岁者。排除标准:①严重躯体疾病,受手术、环境、药物、酒精、烟草、毒品、夜班或熬夜等因素影响者;②对所用药物有过敏史、禁忌证者;③短期失眠者;④彻夜不眠或服用1片艾司唑仑片仍无法入睡者。退出标准: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适合继续治疗者;②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不能遵医嘱者;③患者自行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2组患者均给予睡眠卫生教育,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适当进行心理疏导[1,2]。对照组每晚临睡前口服艾司唑仑片(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522,1 mg/片)1 mg;观察组给予疏肝枣仁汤,处方:炒酸枣仁15 g,知母6 g,茯苓10 g,川芎6 g,合欢花6 g,珍珠母(先煎)15 g,当归9 g,熟地黄9 g,白芍12 g,柴胡6 g,枳实6 g,香附6 g,陈皮6 g,炙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煮2遍,共取药汁约300 ml,晚饭后及临睡前分服。2组均连续干预4周。

1.4 观察指标以下评价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观测1次。①疾病观察指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8,9],按照尼莫地平法计算评分减少率来评定疗效:评分减少率=(疗前评分-疗后评分)/疗前评分×100%[10]。临床治愈:评分减少≥75%,或实验结束后 PSQI量表总分<11分。显效:评分减少≥50%。有效:评分减少≥30%。无效:评分减少<30%。②中医证候观察指标:参照中医内科病症诊断标准中不寐的疗效评定[11]、《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2]的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增加至6 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 h。无效:睡眠无明显改善。③用药安全:常规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血常规等。④随访:治疗结束2个月后,随访临床痊愈患者,记录不需要服用助眠药物而达到临床痊愈人数,临床痊愈标准参见本条第2款。

2 结果

2.1 PSQI评分减少率疗效评定2组PSQI评分减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失眠患者PSQI评分减少率比较 (例,%)

2.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2组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失眠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例,%)

2.3 用药安全2组均未出现药物相关的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检查指标异常,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失眠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例,%)

2.4 随访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对照组中16例临床痊愈者,仍需继续服用助眠药物(如艾司唑仑);观察组中20例临床痊愈者,有15例无需继续服用助眠药物仍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观察组随访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失眠的治疗以改善睡眠质量、增加有效睡眠时间、恢复日间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与精神疾病共病的风险、尽可能避免包括药物在内的各种干预方式带来的负面效应为总体目标,常见的干预方式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中医治疗[1,2]。目前以艾司唑仑为代表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对焦虑性失眠疗效较好,可增加总睡眠时间,减少觉醒频率等,但睡后恢复感下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口干、食欲不振、便秘、遗忘、潜在的依赖性、次日残留的镇静作用、恶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突然停药引起的戒断综合征等[2]。

肝藏血,血舍魂;心藏神,血养心。肝郁血虚型失眠,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心失所养,加之阴虚生内热,虚热内扰,故可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肝失疏泄,可见胸胁胀满、善太息、郁闷易怒等[6,13],与焦虑性失眠有一定的相似性,适宜选用艾司唑仑作为对照。本文采用酸枣仁汤、四物汤、四逆散加味的复方,以酸枣仁汤加合欢花、珍珠母为主,安神助眠;以四物汤补血,以四逆散疏肝解郁;陈皮理气健脾,共为辅;全方共凑疏肝养血安神之功效。酸枣仁汤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治疗“虚烦虚劳不得眠”的经典方,广泛应用于失眠的治疗[14-16]。四逆散为疏肝理脾的名方,具有良好的安神作用[17,18]。四物汤由《金匮要略》芎归胶艾汤去阿胶、艾叶、甘草而成[13],是补血调血的名方,具有一定的安神作用[19,20]。三方合用,切中肝郁血虚病机,故而有较好的安神作用。

本研究,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改善患者PSQI、中医证候疗效方面,相互佐证,能够很好地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等方面。在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偶发轻度头晕、口干、嗜睡、胃胀,均为艾司唑仑片的常见不良反应;观察组偶发轻度头昏、便溏、恶心、胃胀,与首次服用中药有关系,无需特殊处理而症状自然消失。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均未出现药物相关的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检查指标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治疗结束3个月后,观察组有15例无需继续服用助眠药物仍能保持良好的睡眠,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药在疗效持久稳定性及药物非依赖性方面有明显优势。总之,疏肝枣仁汤治疗肝郁血虚型失眠具有良好的效果,疗效较为持久稳定,药物依赖性低,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猜你喜欢
艾司血虚肝郁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柴芍六君汤加味结合自血疗法对脾虚肝郁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临床疗效观察
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不同剂量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
改变肝郁体质,要想得开
血虚≠贫血
血虚≠贫血
正交设计法优化当归苦参的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