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杏止咳散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肺癌咳嗽临床观察

2022-06-01 03:57
光明中医 2022年10期
关键词:穴位肺癌疗效

李 燕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1],咳嗽是肺癌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咳嗽会加重肺癌患者呼吸困难,引发患者胸部疼痛,导致患者出现疲劳、焦虑及失眠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现代医学治疗以止咳、平喘、化痰、抗感染为主,但预后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医认为,肺癌咳嗽乃虚实夹杂之证,虚以气阴亏虚,气血两虚为多见,实以气血瘀阻、痰凝气滞、毒聚邪留为主[3]。中医学历史悠久,中医疗法作为治疗内科疾病的必要手段,在增强疗效、改善预后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患者在治疗期间配合相应的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的恢复[4]。本次研究观察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自制方剂白杏止咳散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肺癌咳嗽症状的改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住院的肺癌咳嗽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4.27±3.16)岁;中医辨证分型:气阴两虚型32例,肺阴虚型4例,气滞血瘀型3例,肺脾气虚型1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3.12±3.35)岁;中医辨证分型:气阴两虚型30例,肺阴虚型5例,气滞血瘀型5例。对照组KPS评分(67.61±11.36),观察组KPS评分(67.21±12.51)。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P>0.05,可对比分析。

1.2 纳入标准①经过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肺癌的患者;②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肺癌咳嗽的标准;③生存期预计大于3个月;④患者愿意配合此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有中药过敏史的患者;②咯血患者;③生命体征不稳定者;④严重器质性功能不全;⑤认知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2组患者均遵医嘱给予平喘、止咳、化痰、解痉、抗感染、吸氧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如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用药、拍背咳嗽排痰护理、呼吸运动训练、进行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白杏止咳散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干预:白杏止咳散穴位贴敷:将白芥子50 g,细辛30 g,延胡索15 g,杏仁15 g研成细末,混合均匀后,制备成散剂,用姜汁调成糊状,取约0.5 g放至2.5 m2的胶布中央,75%酒精擦拭皮肤局部消毒后将药饼贴于穴位上。贴敷4~6 h,以局部皮肤出现疼痛、潮红时为宜[6]。每日1次,7 d为一个疗程,观察预后效果。联合中医护理干预:①饮食指导:日常饮食以润肺、化痰、止咳为主,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及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肺阴虚者宜食滋阴之品如梨、百合、甲鱼等,气滞血瘀者宜多进食益气健脾,清毒化瘀食物,如香菇、萝卜、黑豆等。②生活起居护理:注意保持病室整洁通风,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避免刺激性气味。气阴两虚者为其安排朝阳的病室,病室温度偏暖,避免阴暗潮湿及寒冷刺激;肺阴虚者安排其居住在阴面凉快的病室,室内温度宜偏低。③情志护理:《黄帝内经》中指出过度悲忧则会伤肺劳神,导致肺失宣降及肺气耗伤。给予患者情志护理,采用移情相制法、顺情从欲法、五音疗法等疏解患者负面情绪,如为患者播放喜欢的节目、主动与患者交谈其感兴趣的话题,转移患者对病情的注意力,增进患者与医护、家属间交流。根据五音对应五脏的属性,可选商调式曲目,为患者播放如《阳关三叠》《阳春白雪》等旋律优美的音乐,达到调畅情志的效果。④通过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等中医特色手法,按摩患者肺俞、定喘、膏肓等穴位,提升预后效果。

1.4 观察指标①疗效评价指标。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进行临床疗效评定:显效: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咳嗽在2周以上未发作者为临床治愈;有效: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无效: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变。本研究中,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KPS生活质量评分。2组均于治疗前1 d和治疗后1 d分别采集1次数据。③护理满意度,应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观察2组患者的住院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级,于治疗后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疗效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 KPS评分2组患者生存质量KPS评分均较治疗护理前明显提高,对照组治疗后KPS为(72.35±10.24),观察组治疗后KPS为(78.27±8.86),t=3.845,P=0.041,2组比较,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 (分,

2.3 护理满意度治疗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咳嗽可发生于肺癌患者病程的各个阶段,但又容易被忽视,因肺癌并发的咳嗽往往很难得到有效控制,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研究显示[7],导致肺癌合并顽固性咳嗽的原因:①肺癌患者持续咳嗽会引发肺部肿瘤相关组织细胞分泌组织胺、缓激钛、活性氧代谢产物等炎症介质,这些炎性介质会进一步刺激支气管平滑肌发生痉挛收缩,压缩支气管,从而引发并加重咳嗽症状;②肺部肿瘤在迁延发展过程中相关肿瘤组织会压迫或阻塞周围的呼吸道,从而引起支气管狭窄,减少肺部通气量与换气量,肿瘤组织持续性刺激呼吸道平滑肌,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进一步加剧呼吸道阻塞从而加重咳嗽症状;③在肺癌的治疗过程中,长期持续性的药物或非药物等相关治疗手段如放化疗等刺激呼吸系统引发持续性咳嗽,造成肺癌患者严重的干咳、干呕、嗓子不适等顽固性症状。中医学将肺癌咳嗽归属到“咳嗽、肺痈、肺痿”等范畴中,认为患者长期自身正气不足导致癌邪犯肺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自身正气亏虚,肺癌邪毒乘虚袭肺, 致肺气郁闭, 宣降失司,气机运化不利,津液失于输布,聚津液为痰, 痰凝气滞,阻塞脉道,从而使气血输运不通, 痰瘀互阻, 肺气不降上逆而咳,失于肃降为嗽。故而治疗过程中以宣肺祛痰、行气化瘀、散结通络、扶正祛邪、培元固本等为基本治疗原则[8]。还有学者提出[9]:肺癌属于肺系内科疾病, 按照中医整体辨证思想,是整体在局部失衡的表现,而肺癌咳嗽属于内伤咳嗽的一种,认为外毒蕴肺、宣降失司、肺阴亏损等是导致肺癌咳嗽的主要原因,故在治疗中需遵循内伤咳嗽的治疗原则:有痰咳嗽先治痰, 无痰咳嗽则养肺的基本治疗原则;上焦气机不畅,则调节中焦气机, 以调脾胃升降助肺气宣发肃降畅达气机。此外, 长期在与疾病的斗争过程中肺癌患者会有明显的心理变化,长期焦虑、担惊受怕、情绪不稳导致肝气不舒,气机久郁化火上逆,最终使得肝火横逆犯肺出现咳嗽,故治疗上以舒肝清肺降逆为主[10]。

相关临床实践[8]指出,中医药联合中医外治在肺癌咳嗽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 在中医3期肺癌的分期辨证基础上, 以祛癌邪、扶正气作为其治疗的主要原则, 选择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培元固本等联合疗法。

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故有“良丁不废外治”之说。药物敷贴于穴位,既有药物本身的作用,又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药性通过皮毛腠理而由表及里,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行气活血、调理脏腑、调补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愈疾病之目的。对不能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证,更能显示出其治疗之独特[1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自制白杏止咳散中方选白芥子,味辛,性温,利气豁痰;细辛味辛,性温,温肺化饮;二者均可用于痰饮喘咳。选穴肺俞归足太阳膀胱经,善治咳嗽、气喘;膏肓穴治上气咳逆;定喘有通宣理肺之功,诸药合用能止咳平喘,行气降逆[12]。现代肿瘤体质研究发现,肿瘤患者寒型体质占80%,认为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阳气虚寒[13]。因此采用温热性药物穴位贴敷治疗本质虚寒的肺癌咳嗽取得较好的效果。中医特色护理是以中医辨证施护为基础,要求护理人员将中医的文化、理论知识、技能与优质护理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两者联合应用,从而更好地提升治疗效果。综上所述,白杏止咳散穴位贴敷与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肺癌患者咳嗽症状,且操作简便,不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穴位肺癌疗效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夏季穴位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