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著书”:幼儿价值观启蒙教育新探索

2022-06-02 16:03陈亚军
基础教育参考 2022年5期
关键词:启蒙教育价值观儿童

[摘   要]价值观是“人生底色”中非常重要的成分,是“人生百年立于幼学”的关键元素。价值观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误区,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幼儿园首创儿童“著书”幼儿价值观启蒙教育,形成了适合幼儿年龄的价值观启蒙资源,不断创新并完善幼儿价值观启蒙教育实践模式。

[关键词]儿童“著书”;幼儿;价值观;启蒙教育

价值观是人生底色中的重要成分,是“人生百年立于幼学”的关键元素。践行立德树人,在幼儿人生“白纸”上润泽最初最亮的“那一抹红”,是学前教育价值观启蒙的根本任务。[1]

一、幼儿价值观教育的误区

1.内容误用:幼儿价值观启蒙内容“成人化”

当前,有关幼儿价值观启蒙教育的儿童读物、材料等教育资源十分稀少。有的教师将涉及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口号要求等成年人的价值观材料,直接作为幼儿的教育内容,导致幼儿无法真正理解,甚至可能引起幼儿的厌恶情绪或排斥心理。[2]其实,价值观无处不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等都能成为价值观启蒙教育最直接而有效的资源。

2.方法误用:直接向幼儿灌输价值观

许多教师未能运用幼儿喜闻乐见或易于理解的方式来培育价值观,常常以说教的方式进行灌输,将自己认为很好的道理强加给幼儿,结果幼儿听不懂,也不喜欢听。3至6岁的幼儿喜欢用画画、游戏等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价值观的启蒙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凡是不符合幼儿学习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都难以使幼儿价值观启蒙教育真正落地。

基于以上思考,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幼儿园成功推行了“儿童‘著书:幼儿价值观启蒙教育新探索”活動,让价值观启蒙教育真正融于幼儿游戏、生活与创作,[3]变成幼儿爱学乐做的事,以培育乐学善思、品行优良、有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的儿童。从而完善了当前价值观培育中的一些误区,同时提供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成功经验。

二、儿童“著书”的教育理念

儿童“著书”,“著”即幼儿创作,“书”即幼儿喜爱的绘本,儿童“著书”即幼儿绘本原创的过程。“著书”即思考,活动即体验,这一方法巧妙地运用输出反推输入的方式,使价值观启蒙的内容更符合幼儿年龄特征、更易于幼儿接受,启蒙过程从“由成人向幼儿简单灌输”走向“幼儿在创作欲望驱动下自内向外寻求”,凸显“著中学”的教育理念。

1.幼儿价值观教育定位于“启蒙”

儿童“著书”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深入领会“大中小幼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同时遵循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将幼儿置于教学活动中心,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通过丰富幼儿的“人生经历”,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幼儿“著中学”,达到启蒙儿童价值观的目的。

2.儿童“著书”实现价值观启蒙的两大原则

儿童“著书”实践秉持两大原则。一是先体验再创作。以幼儿为中心,引导幼儿先体验,获得切身感受,积累创作素材与灵感后再“著书”,逐渐生发认知和情感共鸣,在创作中认同、内化价值观,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先具象再抽象。引导幼儿先“著书”,将自身经历或听闻在画画写写中充分抒发与表达,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说出“画了什么”“有何启发”等,在与教师、同伴的互动交流中,幼儿的认知逐渐从具体事物引申到抽象的价值观。

三、儿童“著书”的内容来源

基于幼儿身心特点,选择富有时代内涵的社会文化素材;结合社会实际,通过感悟时事、传承经典,使幼儿在亲身经历中获得切身感受,[4]形成儿童“著书”的内容来源体系,避免“成人化”的价值观启蒙内容(见表1)。

1.“家国时事”增见识

引导幼儿从小关注家国时事,有利于提升幼儿对国家与民族的认知,提升辨别能力,为启蒙正确价值观提供源泉。

(1)童心“观国事”。筛选并收看适宜幼儿的时事新闻,积淀价值观正能量。如观看“国庆70周年大阅兵”,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童言“议热点”。通过对社会热点、身边事件的敏锐捕捉,在与同伴共议中,初识价值观。如讨论“新冠疫情”,让幼儿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和谐的概念。幼儿通过关注与谈论有价值观取向的事,增强社会责任感。

2.“人文精粹”挖意蕴

挖掘有价值观内涵的传统故事、革命思想,有助于价值观在幼儿心中萌芽。[5]

一是品学“传统故事”。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将抽象的价值观具体化、趣味化。如《司马徽让猪》《六尺巷》,可让幼儿感知“谦虚礼让”这一民族精神的内涵。

二是传扬“革命事迹”。选用幼儿能够理解的与其生活有联系的革命事迹,通过听故事、看电影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并学习革命前辈和英雄的优秀品质。如读物《小兵张嘎》、动画《雷锋》等,可使幼儿直观理解与感受模范人物的高尚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是解读“经典绘本”。择取具备价值观内涵的优质绘本,如《我与小狗的一天》讲述主人公本着“诚信”的品德让小狗回归温暖的家,引导幼儿通过阅读领会价值观,并融入日常实践。

四、儿童“著书”的操作路径

儿童“著书”以“行动孵化—自主创作—动态阅读—推介传播”为建构路径,引导幼儿先通过亲身体验,酝酿构思著书内容,在著书过程中拓展创作方法与思路,然后根据幼儿“著书”的内容展开不同形式的拓展阅读与传播,实现幼儿价值观启蒙教育的“知行合一”。

1.溢于童言:行动孵化“著书”

引导幼儿将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体验,在当小主播、小记者的过程中充分表达、自由记录,启发灵感,逐步酝酿著书内容,萌发幼儿价值观。

(1)“小主播式”孵化。班级成立新闻主播台,人人来当小主播,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关注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讲述自己的观点。如“文明小主播”播报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一些行为,引发大家对文明的持续关注;“诚信小主播”播报生活中的诚信小事件,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后再与同伴讨论。通过多元活动,养成随时关注身边时事的习惯,能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65FAD6B9-014E-490D-B907-047BE1084FEF

(2)“小记者式”孵化。幼儿以“小记者”的身份,围绕日常游戏、生活中的问题或闪光点,记录“小日志”,并与同伴大胆互动讨论,拓宽“著书”新思路。如“生活小记者”在集体生活中,及时发现并记录同伴之间的问题,思考对于“友善”、“和谐”等价值观的理解;“游戏小记者”在游戏中及时捕捉与记录事件,如户外活动中的材料分配问题、区域游戏中的分工情况,引发幼儿对于“公平”“规则”等的认知。通过“生活日志”这一记录形式,引导幼儿不断自省自己的行为表现,价值观在记录与表达中逐步萌芽。

2.适于童趣:自主创作“著书”

儿童“著书”从成书样式的改革开始,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经验,以及凸显价值观内涵的需要,将传统绘本转型为会动的绘本,展现“著书”新样态,彰显价值观魅力。

(1)“想画就画”口袋书:保护创作灵感与创作连续性。口袋书是幼儿运用纸张折叠自制而成的小书册,具有折叠方便、结构小巧、易于携带的特点。幼儿经历的“著书”过程,是助其价值观萌芽的过程。一是越折越小的“豆腐干”款口袋书。将纸张对折再对折,最终折成“豆腐干”大小的口袋书。幼儿以边画边思考的方式,画到口袋书完全打开。如:主题“值日生”,第1页记录值日生工作,第2页记录值日生应该做什么,第3页记录值日生遇到的困难,第4页记录改进方法……用“豆腐干”款口袋书支持幼儿逐步思考,培育幼儿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二是内卷折叠的“卷心菜”款口袋书。将纸张不停地向内折,折成卷心菜式的口袋书,既能记录计划过程,也能记录一件事的发生顺序。如听了故事《刘胡兰》,用口袋书尝试创作,第1页是刘胡兰简介,第2页是刘胡兰的事迹等,引导幼儿养成事前计划、事后反思、记录梳理的好习惯。

(2)“奇偶页”拉拉书:启发创作方法与创作对比性。拉拉书是将两方观点分别记录在奇数页、偶数页,呈现出两类价值观念的创作形式,也就是“一个绘本里有两个观点的内容”,幼儿通过创作、讲述绘本萌发价值观。一是“对比款”奇偶页拉拉书。在儿童“著书”前开展辩论活动,幼儿将正反观点记录在绘本上。如针对“老奶奶摔倒了,要不要扶”这一话题,一个观点是应该扶起来,因为老人摔倒很危险;另一观点是可以不扶,新闻里很多摔倒的老人都是“骗人”的。幼儿分别站在不同立场去思考问题,建立初步的社会责任感。二是“互补款”奇偶页拉拉书。在儿童“著书”前开展谈话,针对同一话题开展集体交流,将主流观点画在奇数页,将补充观点画在偶数页。如在讨论“孔融该不该让梨”时,在制作、阅读绘本中,客观地表达对孔融让梨的看法,探讨自我的权利,感受谦让美德。

(3)“添画补全”共创书:拓宽创作思路与创作完整性。共创书是指幼儿围绕亲身经历画出活动的状态,同伴们继续添画自己的经历,最后共同编著成一本“完整”的绘本。以“志愿者活动”为例:幼儿体验到当志愿者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于是,在创作时,有的幼儿画上自己努力干活的样子,有的在脸上加了“汗水”、抹了“灰尘”,有的在场地上添画很多“垃圾”等。利用添画,将亲历亲感呈现于绘本,引起读者共鸣,产生共同创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和信念。

3.显于童玩:“著书”动态阅读

幼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借助“著书”中的多种元素,如绘本形象、场景、主题等,创设运动版、电玩版、棋类版等游戏,引导幼儿在动态游戏中体验儿童“著书”所传递的正能量,使价值观教育显于童玩。

(1)“著书”电玩版。以儿童“著书”为素材,挖掘其中的多种元素来创设不同电玩方式。一是“著书·配音秀”。幼儿自主分配角色合作演绎故事配音,打开了幼儿对于“著书”的多种感官体验,多样化的声音传递让“著书”内容更有温度。二是“著书·语音函”。当幼儿的“著书”需要小作者翻译和注解时,提前录制“語音函”,通过二维码扫一扫方便阅读。三是“机器人说书”。将事先录制好的价值观绘本故事植入到机器人中,当幼儿与机器人交互时,就可以立刻调取储备好的“著书”内容与其交互。

(2)“著书”运动版。选取幼儿所“著”之书,挖掘绘本场景引入户外运动场,在运动中进行社会角色体验。如“走长征路”,幼儿穿上迷彩服背起沙包,绕过障碍物,绕着校园大型户外场地循环前进,真切体验“长征”的艰辛。幼儿在模拟运动中将感受爱国、敬业等价值观。

(3)“著书”棋类版。以绘本主题、情节、场景、形象为元素,设计益智棋盘。如“文明从我做起”游戏棋,每一步都是一个文明举动,如走人行横道、不踩踏草坪、垃圾要分类等,走完36步就完成了36个文明举动,可赢得积分。通过设计各类文明游戏棋,让文明的种子在幼儿的心中生根发芽。

4.化于童心:“著书”推介传播

在“著书”的推介传播中,幼儿以小作者或小读者的角色,充分表达自己对书的想法与感悟,在自发讨论、自由表达、自主互动中,实现同伴间的思维碰撞与提升,进一步深化对价值观的认识与情感。

(1)小作者推销:讲述自己的好故事。“著书”的小作者,在经历素材收集、情节构思、画面创作、动态阅读的过程后,通过自己的演绎,图文并茂地讲述给小读者、大读者听。小作者在讲述故事时,还会对绘本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内涵延伸出更多想法,这也是儿童不断进行“价值观”自我内化、认同的过程。

(2)小读者评论:表达自己的新想法。不同的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不一样的想法。以《小小雷锋》为例,幼儿在评论中大胆表达对做“小雷锋”的不同感受,对绘本的阅读理解也逐渐深入,形成个性化的“价值观”认同模式和内化路径。

(3)作者与读者对话:深化自己的价值观。采用“儿童会议”的形式,启迪小读者和小作者去思辩、去表达。例如,在关于“公平”的绘本中展示了各种公平的画面,小读者阅读后提出不同的想法,小作者对此给予回应,并在讨论中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绘本内涵,帮助幼儿对“公正”的理解从模糊逐渐走向清晰。

儿童价值观培育是一个深刻、持续、整体的渐进过程,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教育者下大功夫、投真精力,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索,立足儿童、相信儿童,将价值观培育向纵深推进。[6]展望未来,幼儿园将进一步围绕幼儿价值观培育这一核心任务,加强理论探索、完善儿童著书的支持体系,形成更为稳固、更富特色的儿童“著书”教学模式,将儿童价值观培育推向纵深,帮助儿童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参考文献

[1]陈亚军,平春娟.以儿童野著书法冶启蒙幼儿价值观[N].中国教育报,2021-5-27.

[2]石中英.关于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师,2015(01):5-10.

[3]韩振峰.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个基本思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会之八十三[J].前线,2015(04):13-15.

[4]中国青年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EB/OL].(2013-12-24)[2020-06-12]http://zqb.cyol.com/html/2013-12/24/nw.D110000zgqnb_20131224_1-06.htm.

[5]杨朔.习近平关于青年爱国主义思想论述探析[J].学理论,2020(7):7-8.

[6]陈亚军.浙江省桐乡市实幼教育集团实验幼儿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创绘本教学实践[J].中国德育,2021(13):65-67.

(责任编辑 郭向和   校对 姚力宁)65FAD6B9-014E-490D-B907-047BE1084FEF

猜你喜欢
启蒙教育价值观儿童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小学数学逻辑启蒙教学分析
儿童启蒙教育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留守儿童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