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言成为窗户

2022-06-02 12:42许娟芬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5期
关键词:尊重学生观察

许娟芬

【摘要】如何更有效、更友善地沟通?请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是判断或评估。诚实表达感受和需要,提出具体的请求,全身心倾听,尊重学生,让语言成为窗户。

【关键词】观察;体会感受;表达需要;提出要求;尊重学生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平日里与学生的谈话,并用心体会各种谈话过程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或许会发现,我们有些话确实伤害了学生!言语上的说教、嘲讽、指责以及主观的评价给学生带来的情感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你为什么这么懒?”“看看你同学的作业,又漂亮又整洁,你的呢?”“今天放学前必须把抄写本完成!”这些脱口而出的语言暴力让师生间变得隔膜,甚至敌视。我们有些时候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或命令,而不是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同时也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行为的责任意识。如何更有效、更友善地沟通?我们需要静心细细思考。

一、区分观察和评论

请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经过,并准确地说出观察结果。倘若老师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那么学生将倾向于听到批评和指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在以下表格中,可以举例说明如何区分观察和评论。

“总是”“从不”等词语很多情况下表达的也是评论,如:你上学总是迟到。老师上课时,你从不认真听。“经常”“很少”这样的词语也让我们的表达更倾向于评论。

如果我们的表达夸大其词,学生就可能产生逆反情绪,而不愿意作出正常的回应,从而与我们想要的结果背道而驰。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就只需要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任何评论吗?当然不是!倘若这样的话,我们将无法尽到一名教师应有的育人职责。只是我们需要清楚地意识到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避免在工作中将两者混淆。

二、体会彼此的感受,表达彼此的需要

我们也许会对孩子说:“你的英语成绩让老师心里特别难受。”听了老师的话,学生可能会感到难受,内疚,并调整行为,花更多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可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免除内疚,而非内心对学习的热爱,一段时间之后,问题再次出现:你的英语成绩怎么总提不上去呢?这是我们时常采取的办法,让学生独自承担不愉快的结果,而作为老师,我已经尽责了。听到老师批评的话时:“你这个人最懒惰!”学生常见的反应,一是(在心里)申辩:哪有这回事?我完成作业了呀。这时,双方一般都感到恼怒。第二种反应是认为自己犯了错,学生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完成那些作业,真是懒到家了。这会导致学生内疚,甚至否定自己,对孩子的成长毫无帮助。或许,我们可以选择第三种:用心体会学生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会想:他没有完成作业可能是遇到学习或者生活上的困难了,需要老师的耐心和帮助。第四种:了解我们老师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当发现学生未及时完成作业,老师很难过,因为我看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小杨,作业书写潦草,口头警告甚至重写,均告失败,依旧我行我素。一次,我将其作业与另一位同学的放在一起,說:“小杨,你的作业确实潦草。真的没法写工整些吗?如果确实不能的话,我愿意为你示范26个英文字母的书写。因为我很看重学生的作业质量。”之后,小杨的作业质量明显提高。也许,一周内要提醒他一两次,但他一般都会认真完成作业。所以,如果我们开始表达需要,而不是责问学生,那么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三、提出具体的要求

清楚地告诉学生,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告诉学生不要做什么,孩子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老师到底想要什么,尤其是低年级孩子。比如有位老师对一名学生说:“你不应该骂同学。”第二天,他动手打了同桌。一次,听到同事批评学生:“语文课上画画,想当画家啦?来,给你张纸,今天回家把它画满,明天交给我!”学生听后会不会在想:画还是不画呢?我好难啊!所以,请直截了当告诉孩子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同时,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表达模棱两可,学生就很难明白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有一幅漫画描述的是一个人掉到了河里,挣扎时他冲着岸上的狗喊道:“快去求助!”在第二幅画中,这只狗躺在精神病医生的诊断台上。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对于“帮助”的含义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提出要求时,请避免命令的口吻。试想一下:听到命令时,你会有什么反应?对,服从或反抗。一旦学生觉得不答应老师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而通常我们的表达也确实更倾向于命令:马上完成作业!只要孩子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如果休息时间学生正玩得开心,而我布置作业要求他们马上完成,那么作业的整体质量明显下降。如何区分命令和要求: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老师如果提出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选择通过要求或请求而非命令来表达,那是否意味着,一旦学生在心里面说“不”,我们就放任其所为?当然不是。每当这时,需要我们充分体会是什么阻碍了孩子说“是”,那么我们就不会试图命令他们,并且采取行动,帮助学生清除障碍,使其毫无顾虑地投入其中。

四、用全身心倾听

当学生述说一件事情时,我们可能常常急于安慰,提建议。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是在诊断,而并没有倾听他们。为了倾听,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孩子,用心体会他们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此时,所有的批评、或嘲讽就会消失。课代表小倪是我的得力小助手,一天,午饭过后,她涨红了脸,紧皱眉头,声音比平时提高了八个度:“老师,在英语晨读的五分钟自由时间里,我再三提醒,他们还是吵吵闹闹,根本就不听。”这样的情形已有过几次,我觉得有必要和小倪好好聊聊。

——小倪,说说当时班里的情况。

——有的背书声音太大,有的同学互背单词时嬉嬉笑笑,还有的……(观察)

——你在当时有什么感受?

——我有些不舒服。(感受)

——那么你是不是觉得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是的。(需要)

——所以你请求大家共同营造一个这样的环境,是吗?

——是的。(请求)

下午,我俩在全班面前演示了上面的对话,大家达成一致看法: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不再把课代表的请求认为是命令。不论学生怎样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他们。通过全身心的倾听,学生们可以越来越敞开心扉,告诉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对干扰学习的因素认识得越清楚,就越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一首诗歌里这样写道:“语言是窗户,或者是墙。它们审判我们,或者让我们自由。”所以,请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是判断。诚实表达感受和需要,并提出具体的请求,全身心倾听,让语言成为窗户,而不是墙。

猜你喜欢
尊重学生观察
尊重学生个体思想,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有效评价, 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思维绘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谈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策略技巧
美国高等院校有效教学的调查与分析:以佛罗里达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