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契约精神、企业创新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2022-06-02 07:35□夏
企业经济 2022年5期
关键词:契约商业模式企业家

□夏 晗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卡脖子”和“低端锁定”现象的内在需要,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制造企业是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发展的重要微观主体。“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部署,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涌现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企业家是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决策者,因此,从微观层面探索企业家驱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对于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企业高质量发展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的,同时以创新为核心积极整合内外资源,并通过透明开放式运营保证产品质量。已有研究主要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视角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行探讨。外部视角方面,学者主要从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政府补贴、国资监管、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创建、媒体关注、减税降费等方面探寻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内部视角方面,学者主要从混合所有制改革、内部控制、融资约束、社会资本等方面讨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

在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驱动下,虽然市场给予企业家高度的重视,但目前有关企业家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能力、企业家特质、企业家经历等对企业行为及其经济效果的影响,鲜有关于企业家契约精神的研究,相关的实证研究尤为欠缺。基于当前对契约精神的高度重视和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有必要探索企业家契约精神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明晰企业家契约精神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路径,从而更好地激发企业家依法合规做大做强企业的积极性。在我国当前市场化水平不高,法制尚不完善的环境下,企业家的契约精神存在较大差异,这也为相关研究创造了实验环境。基于此,本文依据契约理论分析企业家契约精神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从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维度探究企业创新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构建企业家契约精神通过企业创新驱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样本数据,对其进行实证检验,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补充。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从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实践要求出发,对企业家契约精神进行概念界定和量化操作,为深化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从履行商业契约关系和履行社会契约关系两个维度进行探索,厘清企业家契约精神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丰富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为培养具有责任担当意识和家国情怀的优秀企业家提供理论依据;从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维度探索企业家契约精神驱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介路径,剖析企业创新中介作用,以期更好地激发企业家契约精神。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企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源于对宏观层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如:黄速建等(2018)认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是企业追求高层次、高效率、高水平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及塑造卓越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能力的发展范式和目标状态;李巧华(2019)认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借助新兴技术及其应用形成的新资源和新能力,通过创新连接利益相关者,整合内外资源并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实现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发展范式;戴国宝和王雅秋(2019)认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包括创新驱动、协同发展、高品质产品和服务、透明开放式运营以及与利益相关者共享财富等发展特征;Stead 等(2000)提出,企业只有将战略扩展到包括企业经营活动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层面,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综合已有研究可以发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在企业成长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并突破经济价值增长上升到社会价值提升层面。因此,对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界定应该从经济和社会两个角度来展开。基于此,本研究借鉴黄速建等(2018)的观点,从经济价值增加、社会价值增加和发展能力提升三个维度界定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企业家契约精神

契约精神是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过渡的产物,是伴随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市场经济是有组织有规则的经济活动,规则的理性化是市场经济形成和健康发展的关键,而规则的践行必须依赖契约精神。根据契约理论,契约精神应该从契约关系履行角度进行定义。如:Hart 和Moore(2008)认为,契约精神就是按照契约的“精神实质”履行契约;杨利军(2016)依据社会契约理论将契约精神定义为契约自由精神、契约平等精神、契约守信精神、契约救济精神。契约关系具有不完备性特征,这种特征决定了履约具有弹性,即代理人拥有自由裁量权。王立宏(2014)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集合,如企业家是企业履行各种契约关系的主要代理人,企业家在经营企业时需要遵守法律法规和商业契约,以及道德规范和约定俗成等。因此,区别于一般意义的契约精神,本研究从契约关系履行角度将企业家契约精神定义为企业家信守各种契约关系的意识和行动习惯,并从企业家对待商业契约关系的态度和对待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两方面,将企业家契约精神划分为履行商业契约的精神和履行社会契约的精神两个维度。

(三)企业家契约精神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

契约精神是一种遵守市场规则的行为和意识。企业家契约精神将企业价值增长的评价置于社会和利益相关者之中,这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谋而合。企业家契约精神从企业内部、外部协作和社会参与三个层面驱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在企业内部:企业家是企业的代理人,一方面,企业家契约精神驱使企业家遵守作为代理人的契约,企业家需要兼顾股东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追求卓越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公司的主要经营者,企业家契约精神能够驱使企业家关注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契约,兑现企业对于员工的承诺,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和企业发展能力。在外部协作方面:企业家契约精神驱使企业家秉承诚信经营和合作共赢的理念参与外部协作,引领企业构建商业信誉。信誉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是制造企业寻求高质量合作伙伴的基础。在进行外部协作上:一是企业家契约精神驱使企业家与合作者之间通过契约进行关系管理,并以诚信和共赢的理念签署和履行商业契约;二是契约精神驱使企业家积极减少契约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因素,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性而给契约履行带来的风险和成本,实现与合作者的协同共进;三是驱使企业家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参与商业合作,这种精神不仅有利于商业合作,而且有助于制造企业的品牌创建。在社会层面,契约精神主要表现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如:契约精神会驱使企业家积极参与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而非寻求机会主义;契约精神也会驱使企业家遵纪守法经营企业,降低甚至消除企业的违法违规操作;契约精神还会驱使企业家尊重社会道德、伦理期望以及市场规则等非正式契约。企业家对于正式契约关系和非正式契约关系的遵守和履行意识能够减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自埋雷区”现象。刘志强(2014)认为,契约精神能够提高制造企业社会认可度及其产品满意度,帮助制造企业创造融洽的发展空间、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基础。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企业家契约精神是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四)企业创新的中介作用

企业家契约精神是制造企业的重要资源,是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创新是一个投入多、周期长、风险大的企业行为,新产品的市场效应容易引起后发企业的跟风模仿,而这种模仿不仅难以形成市场优势,甚至可能会由于知识产权纠纷而导致企业破产。企业家契约精神对制造企业的创新决策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一方面,契约精神驱使企业家遵守知识产权保护法,积极主动通过自主创新或者技术引进构建竞争优势,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会加强企业家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投入,进而推动企业创新。另一方面,企业家契约精神有助于企业与外部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稳定的外部合作不仅能够帮助制造企业获取外部技术、知识、资金和人力等创新资源支持,而且有助于制造企业采取协同创新模式提高创新效率。企业家契约精神不仅驱使企业家诚信经营企业,而且能够有效引导企业家制定和实施公开透明的经营管理制度,从而有助于树立制造企业的信誉。此外,夏杰长和刘诚(2020)认为,契约精神对区域创新水平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企业家契约精神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H3:企业家契约精神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创新是实现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创新活跃度越高,创新投入越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Zott 和Amit(2007)认为,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企业能够获得战略层面的交易结构调整,并在调整中实现较大幅度的突破式发展和价值提升。Zott 等(2011)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制造企业寻求新价值来源的重要途径。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企业能够与合作伙伴建立新的业务合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并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实现企业的价值链攀升。目前有关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尚未得到一致性的研究结论,现有研究认为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负相关、非线性甚至不相干等关系。技术创新虽然对提高财务绩效具有较明显的不确定性,但是却明显有助于提高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改善制造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提高制造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制造企业积极发挥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不断推进其在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够通过品牌协同技术进步的发展模式实现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商业模式创新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H5: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创新是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家契约精神能够通过企业创新的中介作用,形成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企业家契约精神驱使企业家积极探索制造企业的创新发展之路,力求制造出高品质、高安全性、高环保、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在当前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时期,企业家有责任积极承担起通过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担。因此,企业家契约精神越强,往往就越会积极地发挥其在经济建设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寻求新的突破。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6: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家契约精神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介因素;

H7: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契约精神促进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介因素。

基于上述研究假设,设定本文理论模型如下图:

图 理论模型图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1.数据来源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本文研究对象是企业家契约精神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根据德鲁克的研究,企业家是企业创新和生产决策的制定者以及风险承担者,因此本研究的调查对象选择制造企业的高管,调查时间为2019 年7 月至11 月。问卷调查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是委托高校老师对EMBA 学员展开调查并回收问卷;二是联系基金会、商业协会、企业家协会等帮忙收集样本数据。本次调查累计发放问卷489 份,共回收327 份,问卷回收率为67%。剔除填写不完整、问项回答不合理(如问项回答都为一个答案)、非制造企业等无效问卷56 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71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55%,样本量能够满足实证研究的大样本要求。

2.变量说明

一是被解释变量。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本研究的被解释变量。现有研究大多借鉴宏观层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方式,采用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工具变量。本研究认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测度应该围绕其内涵展开,因此本研究结合前文对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界定,从经济价值提升、社会价值提升和发展能力提升三个维度测度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并结合Haber 和Reichel(2005)、赵忠伟等(2019)的相关研究,设计包含13 个题项的量表。二是解释变量。企业家契约精神是本研究的解释变量。本研究结合企业家契约精神相关文献,从企业家履行社会契约和履行商业契约两个方面开发包括10 个题项的企业家契约精神量表。三是其他变量。本研究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两个维度探讨企业创新在企业家契约精神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借鉴已有研究,设计包括9 个题项的商业模式创新量表,借鉴He 和Wong(2004)等的研究设计包括8 个题项的企业技术创新量表。本文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选择公司规模、公司性质、公司年限等作为控制变量。公司规模采用固定资产衡量,公司性质包括国企和民企。公司性质设置为虚拟变量进行控制,其中0 代表民营企业,1 代表国有企业。变量详细说明见表1,样本分布特征见表2。所有变量均采用李克特5 级量表对其进行测量。

表1 企业高质量发展量表

表2 样本分布特征

(二)样本分析

1.相关性检验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为了探讨企业家契约精神、企业创新、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回归分析前,本研究首先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对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初步判断。由控制公司性质、公司年限、公司规模的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水平可知,企业家履行商业契约、企业家履行社会契约、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判断变量间的关系提供了初步依据。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表明,膨胀系数最大为2.64,小于临界值10,说明研究样本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表3 变量的描述性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2.信度和效度分析

采用Harman 单因素检验法进行同源方法偏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单个因子的方差贡献均小于临界值40%,因此可以认为不存在严重的同源方法偏差问题。另外,KMO 和球形检验结果表明,样本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本研究各量表的Cronbach's α 均大于参考标准0.7,表明各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各量表的CR 值均大于参考标准0.7,表明各变量具有较好的组合信度。除企业家履行社会契约量表外,各量表的AVE 值均大于参考标准0.5,表明各变量的测量题项均能有效反映该潜在变量。虽然企业家履行社会契约量表的AVE 值为0.471,小于临近值0.5,但是该量表的CR 值为0.815,大于临界值0.7,仍可以认为企业家履行社会契约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另外,各变量AVE 值的平方根均比该变量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大,表明各变量间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信效度检验的结果见表4。

表4 量表信效度分析

(三)模型构建

为了检验企业家契约精神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企业创新的中介作用,本文构建如下模型(1)、(2)和(3):

其中:Dev 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Innov 指企业创新,包括技术创新(TI)和商业模式创新(BI)两个变量,CS 指契约精神,包括履行社会契约(SC)和履行商业契约(BC),Ctrl 指控制变量。模型(1)用来检验企业家契约精神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模型(2)用来检验企业家契约精神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模型(3)用来检验企业创新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合模型(1)、(2)和(3)的回归系数显著性可以得出: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在两种企业家契约精神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将进一步采用bootstrapping 方法分析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中介效应差异性。

四、回归结果分析

(一)假设检验

1.直接效应检验

本文通过控制公司性质、公司规模和公司年限来消除公司特征的影响,同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检验契约精神、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中分为企业家履行商业契约的精神和企业家履行社会契约的精神两个维度展开。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直接效应分析结果

由结果可知,企业家履行商业契约和社会契约的精神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假设H1 得到支持。该研究结论进一步验证了曾伟强(2017)的观点,即契约精神驱使企业家努力提升企业价值的结论,也支持了杨利军(2016)关于契约精神能够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论。企业家履行商业契约和社会契约的精神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企业家履行商业契约和社会契约的精神对技术创新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假设H2 和H3 得到支持。

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假设H4 和H5 得到支持。其中履行商业契约的精神较履行社会契约的精神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更强。这与Drucker(1998)发现的商业模式创新能给企业带来更大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的结论保持一致,同时也为从商业模式创新角度探索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2.中介效应检验

由前文分析可以看出,两种企业家契约精神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两种企业家契约精神对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根据温忠麟等(2004)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可以认为,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在两种企业契约精神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均有明显的中介作用。为了更好地对比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的差异性,本研究根据Hayes 等(2009)的研究,采用bootstrapping 方法进行分析,并进行5000 次有放回抽样,置信区间设置为95%。分析结果见表6。

表6 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由结果可知,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在企业家履行商业契约的精神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均有明显的中介作用,且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较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强。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在企业家履行社会契约的精神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均有明显的中介作用,且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较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更强。通过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的对比可知,商业模式创新在两种企业家契约精神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技术创新在两种企业家契约精神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假设H6 和H7 通过检验,且总体而言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高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二)进一步分析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两种企业家契约精神、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三个维度(经济价值提升、社会价值提升和发展能力提升)的影响,分析结果见表7。由分析结果可知,企业家履行商业契约的精神和企业家履行社会契约的精神对企业经济价值提升的影响均不显著。企业家履行商业契约的精神和履行社会契约的精神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提升企业社会价值和发展能力两个方面。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体现在提升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发展能力三个方面,而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提升其社会价值和发展能力两个方面。另外,企业家契约精神、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发展能力提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社会价值,影响最小的是企业经济价值。本文认为,这与技术创新的高风险、高投入特性,以及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的文化有关,当前我国尚缺乏新技术迅速商业化的社会文化土壤,而且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成果快速商业化的文化,导致持续的技术创新活动难以快速实现其经济价值,该结论同时也支持了朱卫平和伦蕊(2004)以及陈晓红等(2008)的研究结论,即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提升作用有限。

表7 进一步分析直接效应

本研究进一步采用bootstrapping 方法分析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在企业家契约精神两个维度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三个维度之间的中介效应,并采用5000 次有放回抽样,置信区间设置为95%。分析结果见表8。由结果可知,虽然企业家履行商业契约的精神和企业家履行社会契约的精神对企业经济价值没有直接的提升作用,但是可以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作用明显推动企业经济价值的提升,这种作用关系在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下依然不显著。另外,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在企业家契约精神两个维度与企业社会价值提升间,以及企业家契约精神两个维度与企业发展能力提升间均有明显的中介作用,且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作用较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更大。

表8 进一步分析中介效应

五、研究结论和管理启示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企业家契约精神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以及企业创新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1)企业家履行商业契约的精神与履行社会契约的精神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企业家履行商业契约精神的作用更强,并且企业家契约精神主要是通过提升企业的社会价值和发展能力进而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2)企业家履行商业契约的精神和履行社会契约的精神均能驱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其中企业家积极履行商业契约精神的驱动作用更大;(3)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均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其中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作用更大;(4)企业家履行商业契约的精神和履行社会契约的精神均能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驱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较大。

(二)管理启示

1.注重企业的社会价值和发展能力

社会价值和发展能力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涵。企业家履行商业契约的精神和履行社会契约的精神均能驱动企业社会价值和发展能力提升。一是企业家应严格秉承契约精神,诚实守信履行商业合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担当,并积极通过实际行为昭示自身的契约精神,争取将其打造成自身的一张名片。二是企业家应积极遵守道德约束,构建企业参与商业合作和开拓市场的社会信誉。三是企业家应积极通过制度约束影响企业的履约行为,构建企业参与商业合作和开拓市场的商业信誉。

2.强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桥梁作用

商业模式创新在企业家契约精神推动企业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发展能力提升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企业应注重商业契约和社会契约的双重效应,积极履行与合作伙伴之间显性的商业契约关系,同时应注重与消费者和社会公众之间隐形的“道德契约”关系,积极寻求能够提升合作效率、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增加消费者满意度的商业模式,形成双轮驱动,更有效地发挥契约精神的经济效果。企业家是企业重大决策的主导者,也是企业经营行为的风险承担者。契约精神决定企业家对于契约的理解和执行的程度与水平。因此企业家应以企业长远利益为重,承担起创新谋发展的责任担当,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家应该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寻求数字化发展之路。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良好的契约精神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力。企业家契约精神较好的企业,不仅严格遵守知识产权法,而且主动尊重他人创新成果,并保护本企业知识产权,更好发挥企业精神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果。知识产权是企业家实施创新决策的重要产出,同时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提高全民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行为,保护企业家契约精神,强化企业家以造就民族品牌和成就民族事业为己任的责任担当,加强企业创新,尽早突破高质量发展的技术瓶颈和关键问题,激发技术创新的源动力,拓展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猜你喜欢
契约商业模式企业家
契约中国
——马鞍山市博物馆馆藏契约展
直播带货商业模式何以让硅谷心动?
对话“疫线”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契约精神在国企成长未央
群体认同调节下的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
卖地的契约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