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陶
——荣昌安陶技艺浅析*

2022-06-02 07:31邱兴盛邱佳煜吴华生
陶瓷 2022年5期
关键词:贴花陶刻荣昌

邱兴盛 邱佳煜 吴华生

(1 重庆唯美陶瓷有限公司 重庆 402465)(2 广西大学 南宁 530000)(3 荣昌区安富街道陶语堂文化创意工作室 重庆 402466)

重庆荣昌安陶兴起于汉代,兴盛于唐宋,中兴于元明,复兴于清代,其器胎薄、质坚、类瓷,有着“红如枣、声如磬、薄如纸、亮如镜”的美誉。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陶、云南建水陶合称为“中国四大名陶”,又与江苏宜兴、广东佛山石湾并称为“中国三大陶都”,其烧制技艺于2011年5月23日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汉代陶品

重庆荣昌陶博物馆内收藏的安富古镇出土的汉代陶俑,如图1所示,汉代陶灯,如图2所示,灰陶贴边罐距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图1 汉代陶俑

图2 汉代陶灯

2 安陶原料及陶器特性

重庆荣昌安陶如此绚丽多彩,除了具有数千年的技艺积累外,还得益于蕴藏丰富的优质陶土。据探测,在安富至荣隆有一条长约15 km,宽约4 km 的陶土矿带,而且荣昌境内有3亿t陶料页岩,粘土矿4 000多万t。泥色为红色和白色,红泥(也称紫金泥)含铁量高,白泥(也称白鳝泥)主要含有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和少量的铁。泥料质地细腻、色泽纯正、可塑性强、烧结性能好、含水率低、烧失率低、烧成范围广、埋藏浅、地层稳定、易开采,而且单一原料就可以制作成形,是极佳的制陶原料。荣昌安陶红泥与白泥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如表1所示。

表1 荣昌安陶红泥与白泥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质量%)

烧制好的工艺陶器釉质光润、色彩绚丽、光洁如镜,具有和谐自然之美,装饰古朴典雅,器型主要体现为“柳、卵、直、胀”,其罐身饱满、体态自然、秀丽精巧、细润坚硬,既实用美观,又具有不渗漏、保鲜等特点。图3为荣昌陶博物馆收藏的一套宋代素烧酒具杯壶。

图3 宋代素烧酒具杯壶

荣昌安富陶器不仅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具,而且还是价值不菲的艺术品,主要有坛、罐、缸、盆、钵、瓶等;也有茶酒文化的壶、杯、盏等;还有文房的笔洗、水盂、砚滴、笔架、高足灯等;更有民俗文化中常出现的炉、鸟食罐等;此外还有建筑装饰构件等。“泥精货”具有天然、典雅、浑厚、古拙的美感;“釉子货”则以各种色釉来装饰,釉质晶莹剔透、朴实稳重、简洁大方。其中的釉下装饰富有国画的写意手法,刀刻的诗文入木三分,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各类鉴赏品造型优美、设计灵巧,透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图4为荣昌陶博物馆内收藏的清代竹节壶。

图4 清代竹节壶

3 制作工艺流程

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荣昌安富陶器形成了一套十分复杂的制作工艺,主要有备料工艺、制坯成形工艺、装饰工艺、施釉工艺、烧制工艺、检验包装共6个阶段,包括了选泥、晒泥、碾泥、搅泥、过浆、陈腐、踩泥、揉泥、搅车、制坯、晾坯、打磨、陶刻、上釉、再打磨、装窑、祭窑、点窑、熏窑、烧窑、观窑、闭窑、出窑、质检、包装、入库等20余道工艺流程。

3.1 备料工艺

备料工艺包括:选泥、晒泥、碾泥、搅泥、过浆、陈腐、踩泥、揉泥。制作荣昌安陶的原料特别讲究,主要采用鸦屿山上的红泥原矿和地下的白泥原矿。将选好的原矿挖出,运回刨平晒于坝中,清除树根、杂质等,经过数月的日晒雨淋使其自然风化。将风化的泥土再用石碾子来回滚动,直到将泥土碾细为止。

将碾细的粘土放入大水缸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用木棍对缸中的粘土进行反复搅拌,直至搅至糊状。将糊状的粘土舀出倒入细筛子中过滤,存放于另一大缸中,泥浆待2~4 d澄清后,将清水倒出,用缸中50~60 cm 以上的细土作细陶泥坯,取出的泥土适合作细陶,即传统工艺美术陶。

将碾细的粘土倒入适当的水,不断反复地踩直到将泥踩匀为止,再作成泥团,如此反复进行四次,作出的粘土适合于作粗陶。

3.2 制坯成形工艺

制坯成形工艺包括:揉泥、搅车、制坯及晾坯。

陶坯制作是陶器成形最关键的步骤,一件陶器是否精美,主要考验手拉坯技术以及对陶艺的悟性和理解。将过滤后的泥取出适量,在长木板上反复揉和,待制坯所用。将揉好的泥作成圆形,放置于拉坯机中央,再搅动车盘快速飞转后,随着车盘的转速上拉成形,制作坯体时双手同时用力,力度要均匀才能拉出想要的器型,一个陶坯的大小、厚薄、形状,全部在手中制作完成。将制好的泥坯转至阴凉通风处晾干,待其着色变成灰白色。

3.3 装饰工艺

装饰工艺包括:打磨、局部施化妆土、陶刻、再打磨。将阴干后的泥坯,用小刀片进行细致的打磨,打磨好之后,雕刻各种图案,如花、草、龙、凤、竹、松、人物等,也可雕刻名人的诗、词、楹联等。这道工序十分精细,处理方式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陶刻法。陶刻不仅是装饰的手段,更是陶刻艺术的表现形式,陶刻的技法可分为“刻底子”和“空刻”两种。刻底子是先用毛笔在坯体上书画,定稿后用陶刻刀依照墨迹镌刻;空刻是指以刀代笔,直接在坯体上镌刻,这对陶艺人的综合艺术修养要求较高。陶刻主要有:①刻花法。在车光镜修干陶坯适当部位施以化妆土,待其干燥到一定程度,按照图案结构的 纹样分布,包括二方连续图案以及各类花卉动物纹样,尤其以卷草纹使用最为广泛,用刻刀按画出纹样轮廓刻出细部,剔除洗去与纹样无关的 化妆土,施以光润透明釉,即形成具有荣昌安陶代表性的装饰法。②刻字法。将行、楷、草、隶、篆等书体镌刻在紫砂壶上,落刀前胸有成竹,落刀后随机应变。

(2)点画花法。用毛笔在陶坯上画出图案的一种釉下装饰。在点画中不同的着笔轻重,泥浆厚薄,则可获得浓淡的变化,色彩的呼应,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这是荣昌安富细陶的主要装饰法。

(3)剪纸贴花法。这是在刻花基础上发展成的剪纸贴花,即将刻成的花纸贴在半干陶坯上,再浸涂上化妆土,待化妆土稍干后撕去花纸,纹样显出,再配以合适的刻画,即得到需要的图案花纹。

(4)钧釉贴花法。在剪纸贴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钧釉贴花。即按上述贴花方法,在底釉上形成剪纸图案,在完成剪纸贴花图案后,再施以面釉。烧成后则形成在金酱或墨绿的斑花色地中,映出的浅色纹样显得新颖别致。

(5)釉画法。这是用色釉绘制图案的一种装饰法。荣昌细陶中常用钧釉、珠砂釉为彩绘色釉。此法常用于挂盘和较大的花瓶装饰。

(6)粑花法。这是用含水近于坯体的化妆土,置于陶质模具中,用木锤打压支撑浮雕纹样,然后粘贴于坯面之装饰部位,经干燥后施以适当的色釉,突出纹样即成,具有一定的立体感。

此外,还有雕填、黑釉描金、镂空、剔花、雕塑、素烧等装饰法。

3.4 上釉工艺

上釉工艺包括:浸釉、点画花施釉、刷釉、吹釉、浇釉、喷釉。

上釉是荣昌安富陶器的又一大特色,“泥为骨、水火为魂、釉为肤”,根据产品的类型上所需的釉色,阴干后便成半成品。荣昌陶器的色釉是根据本地泥料的性质,尤其是荣昌特有的红釉(珠砂釉),呈樱桃红色,比较名贵,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珠砂釉在色调上与瓷用红釉有所不同,且配制有一定的难度,它的红色是铁的氧化,而区别于红瓷之铜的还原,同时生成锡的细小结晶,均匀地分散在釉中,从而形成珠砂;沙金釉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高档釉种,其烧制有一定的难度,温度控制在1 250~1 280℃,在烧制过程中结成小结晶,其亮度高;黑釉的釉面光亮、色彩沉着,是安陶中有特点的釉种,其烧制稳定。

3.5 烧制工艺

烧制工艺包括:装窑、祭窑、点窑、熏窑、烧窑、观窑及出窑。

将陶品装入窑内,用塞子将待烧陶品固定好,然后封好两边仓。装窑品称之为窑仓。烧窑之前要举行祭祀陶神仪式,窑主或师傅点燃纸钱、蜡烛和香,带领众人虔诚地肃立在神位前,之后在神门前三鞠躬后,鞭炮齐鸣,杀雄鸡公,以鸡血绕窑场淋一周,然后在窑的正门前手捧鸡公三拜九叩祭陶神。最后,在雄鸡公尾巴上拔九根鸡毛沾上鸡血贴在第三仓窑门上,这才算是完成了祭祀陶神。再用祭窑王的烛火点窑前的木柴,燃烧之后加上煤块。燃烧的火不能大,要用温火熏窑24 h。待火力逐步升高至中火,24 h后升至大火,使窑内温度达到1 000~1 300℃,在后排看火眼的温度应达到800~1 000℃,这样烧出的陶器釉色才美观。为了观察窑内陶器烧制的好坏,烧窑工人用竹片从观火眼孔伸入窑内中央,竹片迅速燃烧,借燃烧之火光观看窑内产品的釉是否普遍熔化为亮色。所有的窑仓都烧完后,根据不同的陶器及窑炉结构冷却几天之后再打开窑门,将烧制好的成品搬出窑仓。烧制艺人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并要具有丰富的经验,适时加柴煤、观火和开仓,才能烧制出高质量的产品。

3.6 检验包装

根据出窑后陶器的釉色、光泽、声响、形状等,分别定之为优等品、正品、副品3种等级,按等级分别进行包装后存放于成品仓库,待售。

4 荣昌安陶之传统柴烧技艺

柴烧之形在于经验和技艺,而柴烧之魂在于对其深层次理解和良好的心态。荣昌安陶走过云云千载,其匠人匠心早已烙印在淳朴的民心之中。

荣昌安富紫金泥、白鳝泥具有独树一帜的工艺条件,那就是它的缸炭要选用本地上等的松树和青岗树为煅火料。除了泥质、工艺上乘,烧制温度是重中之重,上釉的陶器,可能会沾染、融入松树或青岗树的油脂,也可能会在始料未及的“窑变”,烧制出意想不到的精品、孤品和绝品。山上的松树和青岗树油脂含量大,这或许与荣昌安富的土质和气候有关,紫金泥、白鳝泥在燃烧过程中,缸炭的油气在窑炉里慢慢地挥发,让每一件陶器都能慢慢地渗透油火之熏,加上自然落灰形成的釉,待到出窑时件件陶器都有油润与亮感,或美艳、或温润、或敦厚、或沉稳、或内敛,是火与土的共舞,更是人与窑的对话,浑然天成之效果,这便是荣昌安富紫金泥、白鳝泥柴烧技艺的独特魅力。图5为荣昌陶博物馆内收藏的柴烧技艺之独特珍品——外素内釉灵动笔洗。

图5 荣昌安陶柴烧技艺之珍品——外素内釉灵动笔洗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柴烧陶艺作品更讲究变化和偶发的自然之美,注重于胎土、釉水内金属元素自然色彩的变化,其灰烬和火焰直接窜入窑内,产生落灰经高温融熔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泽温润,质地粗犷有力,以烘托宁静平和的雅致氛围为美,以色彩低调耐看为雅,以不喧宾夺主为礼。柴烧要素土、柴、窑、釉、灰、变,匠人们从意图控制到放任自如,让泥顺应自然,服膺自然,其心理变化也随着人们的审美而变化着。

5 结语

荣昌安陶拥有千年历史和万种可能,世代传承的技艺、人才的加入,推动了产业链优化升级和持续创新发展,这正是它“一炉窑火映千年”的经典现象。

猜你喜欢
贴花陶刻荣昌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重庆荣昌:国家级生猪交易市场研发中心8月建成
冰山
“贴花黄”是怎么回事
“贴花黄”是怎么回事
论舞台服装中贴花设计手法及其应用
过年啦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