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造型装饰的简洁特性*
——作品“富贵竹提壶”的创作感悟

2022-06-02 07:31穆明龙
陶瓷 2022年5期
关键词:竹节紫砂壶竹子

穆明龙

(宜兴市丁蜀镇穆奕君紫砂创客中心 江苏 宜兴 214200)

紫砂壶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人总忍不住感叹“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这样的感受总结起来是令人清爽的简洁:造型上的简洁、装饰上的简洁、主题上的简洁。在塑造一把新的紫砂壶作品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这种简洁。中国人自古以来爱喝茶,更爱生活,紫砂壶作为一种茶具,从一诞生便受到茶人的喜爱,久而久之就孕育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紫砂文化和所有诞生于神州大地的文化一样,有着十分鲜明的中华烙印,从骨子里散发出强烈的民族文化情怀,而如此清晰的精神感召力源头却十分地简洁。

1 “富贵竹提壶”的造型和设计

紫砂壶的发源地毗邻竹海,是一个生活中处处有竹的地方。在几百年前,对竹子的各种加工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造型,其中有很多都被引入到各种各样的文艺创作之中,紫砂壶自然也不例外。无论是在紫砂壶的造型还是装饰当中,有关“竹”的元素可谓屡见不鲜,在作品“富贵竹提壶”的创作中,就以其中的“竹提”为造型特点来进行整体的设计。

当代紫砂提梁壶大多会选择硬提梁的方式,一方面是在材质上更为统一,便于整体的形象表达;另一方面亦是摆脱传统软提梁质量低劣的固有印象。在中国曾经有一段时间,各个大小城市都遍布茶馆,田垄地头也经常能看见有农民提着茶壶前去劳作,这些茶壶的品质不一,使用的时间久了,经过不断的磨损,就会出现提梁开裂的现象;与此同时,当时的窑火烧造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硬提梁在工艺上难度高,成品率低所以形成了以软提梁为主的现象。当下这些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解决,所以硬提梁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主流。在设计这把壶时,同样要将其考虑进去。竹子固有的造型有竹段,竹编、竹扁等,不外乎紧扣竹身有节的外形特点,经过长时间的工艺积累,产生了很多较为成熟和常见的结构和轮廓。

首先结构上的简洁需要十分强大的设计能力,在工业时代,各国对于设计的理解基本附着一种基于文化的解释,由于当代工业设计中既保留民族个性又兼具时代性才有可能突破国际竞争,在整体性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一点随着紫砂创作者的逐步年轻化,必然会慢慢体现。整体结构的简洁会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后工业时代的极简风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契合了现代人的审美。传统紫砂经典的结构壶身、壶流、壶盖、壶钮、提梁各自都不复杂,但要将这些简单的结构组合在一起,看起来极为简洁又带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就要进行必要的取舍。

竹节流是一个相当经典的造型结构,壶流本身被塑造成三段竹节的形状,并根据流身曲线来安排竹节的位置,作品“富贵竹提壶”(见图1)的壶流造型让竹节并不均等,这在自然界中是十分少见的,所以这部分的结构需要加以简化,单纯的竹段三弯转折,而不需要加入任何的细节,因为在一个简洁的结构中,过多的细节反而会造成结构上的不合理。壶流根部相较于壶嘴要更为夯实,在壶面上采用暗接法镶接,壶面的竹节造型设置于靠近壶底部的位置,可以简单地视作环绕壶面的圈线,且圆圈本身就带有装饰效果,而结合整体就可以轻松地分辨出这是一段竹节的部分。从工艺制作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壶身制作起来并不复杂,难点在于如何将壶面竹节制作得更加自然,竹节本身同壶流一样除去更多的细节,仅仅以自身线条的过渡及变化来展现整体的气韵,这对于线条的把握十分具有挑战性。

图1 富贵竹提壶

圈足及平肩的造型让作品“富贵竹提壶”显得十分紧凑,竹筒的造型得以完整保留,然而在整体的高度上,依旧是一个趋扁的壶体,搭配圆壶盖嵌入壶口,壶钮顺势作为壶体的等比例缩小,结构的完整性很高,同样也非常地简洁。壶钮的圆和壶身的圆呈现出完满的气息,两者同样也保留了传统紫砂壶一贯的古朴,有这样的基础,提梁的设计也就不能追求过分的华丽,甚至于常见的竹段提梁线条亦有些多余,所以在这里特意设计了一个左右不对称的三段扁提梁。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将“方”的造型元素融入到茶壶整体的结构当中,与壶身大大小小的圆相对应,转折过渡流畅,但却明显是浑角的大方提梁带来经典的方圆融合的美感,且提梁直接由壶面向上垂直延伸,明接法带来了十分干脆的形体界限,上方下圆,让方和圆的对比变得泾渭分明;而在提梁外侧,添加上两处竹节,前后不对称,但亦将整个提梁划分为3段,竹的韵味再次回归,让人明显的感觉到这样的造型是竹子提着竹子,竹提的本韵便塑造了出来。

2 “富贵竹提壶”的装饰和主题

作品“富贵竹提壶”的装饰要与本身的结构相契合,从观赏的角度来看,野生的竹子需要在室外才具有足够的观赏空间,而紫砂壶大部分的实用场景都是处于室内,这时就需要思考,如何规避这种明显的矛盾,用尽可能少的装饰将观赏性合理化,并从中诞生出所要表达的主题。

富贵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观赏植物,它一般被养在室内,其寓意富贵,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要在作品“富贵竹提壶”的装饰中体现这一点就需要进行一些延展性的思考,从“富贵”出发,在壶面以泥绘的方式点缀出一些金色的圆圈斑纹,这种斑纹源自于斑竹身上的纹理,而在这里同样被进行了简化,稀疏的斑纹如同一枚枚的铜钱,不规则的设置在壶面上,既可以联想成竹子自身的斑点,亦可以是光滑竹面上的反光,这样的装饰考虑到茶壶本身的结构,是用最少的装饰手段获得最大程度的装饰效果。

在过去很多瓷器的装饰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代表富贵吉祥的纹样,其中与财富相关的便是金钱纹。这类装饰具有十分鲜明的重复性和结构特征,在作品“富贵竹提壶”的装饰中,便也融入了传统钱纹的设计理念,虽然整体来看这些纹样装饰是不规律的,但当将这些局部的装饰斑纹结合在一起看,又似乎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如此一来简洁之中就生出复杂的变化,而金钱纹装饰的一大特点,便联想到财富,这也就烘托出作品本身形容“富贵”的主题。

3 文化表现中的简洁性

文化所带来的情感宣泄是非常复杂的,要通过一件作品使之呈现出来,本身是十分之困难,好在传统紫砂壶在制作中早已经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先例,后世的作品并不需要将所要塑造的文化符号完整的制作出来,在作品“富贵竹提壶”更是省略了竹子大部分的细节特征,以突出紫砂本身简洁、光润、流畅的优点来配合点题的装饰来产生精神共鸣,让人通过联想获得各自不同的感受,这把壶塑的是竹,从中得到的回馈却是生活的期待,且这种期待还是一种正面的向上的期待,仿佛被竹子制成的茶壶整个给“提”了起来,这样的文化表达是非常隐晦且潜移默化的,代表了现代工艺美术对文化表达的简洁特性。

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符号,在合理的搭配下,让这些符号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实际制作当中,当代的创作者并不需要每次都将它们塑造完整,而是可以根据理解和想象,只保留最精华的部分,这样的作品既契合当下时代追求极简的审美风潮,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传统文化的古老韵味。

4 结语

简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紫砂壶的制作中应当追求更为完美的简洁,但切忌不能够滥用,在极简风潮影响下,这是极容易走进的误区,而规避这一点就需要对传统文化有着更深入的理解,这样才能更为完善地设计思考,从更高的创作维度来利用紫砂壶“简洁”的特性。

猜你喜欢
竹节紫砂壶竹子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竹节人”中说“趣味”
竹子的中间,为什么是空的
购买紫砂壶4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