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百年赓续、核心特质和时代要求

2022-06-03 01:30吴桐陈宪良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吴桐 陈宪良

[摘 要]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生成、分布在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全部历史时期,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并在新时代继续发展完善。理想信念、人民情怀、牺牲奉献、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和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核心特质。奋进新时代,传承好、发展好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要做到整体把握与重点研究相协调、固本培元与创新发展相衔接、党员主体学习与全民学习相统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核心特质;时代要求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292(2022)01-0005-06

[收稿日期]2021-12-16

[作者简介]吴桐,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陈宪良,哈尔滨师范大学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百年赓续

在党的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紧扣四个历史时期的不同时代主题,站在时代前列、回应时代呼唤,在实践中孕育、形成了近百种伟大精神,构筑起了形态丰富、多维立体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一)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核心的革命救国时期

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革命斗争的28年。这一时期形成了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沂蒙精神为主要代表的伟大精神。

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多次侵略战争,强迫中国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特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把中国的发展牢牢禁锢。这一时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纷纷失败,复辟帝制、多党制、议会制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都没有实质上改变近代中国封建落后的根本面貌。这项伟大光荣的历史使命,责无旁贷的落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肩上。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具有首创意义的伟大建党精神和具有象征意义的红船精神。如今,“红船”家喻户晓,以“红船”命名的红船精神具体而形象,具有扬帆起航的标志性意义,十分贴切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出发,劈波斩浪,开天辟地。1927年之后形成的古田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伟大精神则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延续和发展。伟大建党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是“源”与“流”的关系,党创立后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都是从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源头活水中汲取养分,进而生发出来的,这些伟大精神共同构筑起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伟大开篇。

(二)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核心的建设兴国时期

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巩固新生政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29年。这一时期形成了以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等为主要代表的伟大精神。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外环境严峻复杂。国内方面:军事上,仍有100多万国民党残余势力负隅顽抗,特务分子和土匪猖獗,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经济上,民生凋敝,部分资本家投机倒把哄抬物价,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社会建设上,农村土地改革尚未完成,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缺乏管理城市的专业人才队伍,执政考验异常严峻。国际方面:政治上,新中国合法地位得不到西方主要大国承认;经济上,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全面禁运;军事上,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国第7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假借“保护”台湾名义,粗暴践踏中国的领土主权。新中国政权能不能站得住脚,顶得住内外压力,管理好国家,这一切都需要党从实际出发,发扬革命精神,一心一意搞好新中国的建设。

这一时期,帝国主义侵略者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和平安定。1950年10月8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发出《关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要求志愿军开赴朝鲜,协助朝鲜人民抗击侵略者。志愿军历时两年零九个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为新中国打出了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形成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为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特别是军事大国的核讹诈和垄断,党中央做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决定。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付出巨大努力,勇攀科研高峰,先后完成第一枚导弹的发射、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形成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新的历史条件,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形成了北大荒精神、焦裕禄精神等。这些伟大精神延续了革命时期的精神根脉,融入了建设新中国的崭新元素,虽然生成基础各有侧重,但贯穿其中的体现时代特点的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等的精神底色却是共通的。

(三)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核心的改革富国时期

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团结一致、改革创新、兴国富民的34年。这一时期形成了以改革开放精神、女排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为主要代表的伟大精神。

改革开放精神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边界得到进一步拓展。一方面,改革开放精神是对前两个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中的两个中心思想——“革命”和“建设”的继承发扬,另一方面,“改革”成为这一时期的中心词,标志着党在新时期完成了话语转化,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实现了创造性转化。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1]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期盼。从1993年首次申奥到2001年申奥成功,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这其中付出的巨大努力值得永远传扬,形成的北京奥运精神值得永远铭记。奥运盛会激荡着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凝聚起全国人民服务奥运、奉献奥运的强大合力。从奥运工程建设者到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从赛场上拼搏的运动员到热心服务的百万志愿者,都把为祖国争光、为奥运添彩当作自觉要求。这一时期形成的特区精神、女排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伟大精神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敢想敢干、团结奋进的时代呼唤,推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呈现出更加多元、更加立体的多维样态。ABB2DB35-3266-40BC-99BC-312E854A69DA

(四)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核心的奋斗强国时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9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时代、走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以塞罕坝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为主要代表的伟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相继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做出黄河流域保护、“双减”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脱贫攻坚、党史学习教育等一系列重大工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深刻变革。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形势对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精神状态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偉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检验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政治勇气和主动担当精神,统揽全局、果断决策,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中国共产党尽锐出战,不惜代价,不怕牺牲,让患者用上最好的设备,不放弃一个人。“战疫”大考生动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不计代价、不问得失,人民的幸福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14亿多中国人民心手相连、共克时艰,形成了伟大抗疫精神。党在新时代形成的塞罕坝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的生成逻辑与新时代党领导人民不忘初心、实干奋斗的实践逻辑高度统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高度契合,呈现出新时代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

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核心特质

党的百年奋斗孕育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具有一以贯之的思想内核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理想信念、人民情怀、牺牲奉献、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和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百年奋斗实践的精神写照,是贯穿中共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核心特质。

(一)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支柱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无论经历各种风险挑战、面临各种困难牺牲,却从未动摇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是中国共产党“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精神支柱。

从建党之初的红船精神到革命建设时期的北大荒精神,从改革开放时期载人航天精神到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从以共产党个人为载体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到以共产党集体展现的抗美援朝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无一不体现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不渝追求。李大钊说:“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2](P148)李大钊被捕后,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始终保守党的秘密直到牺牲。方志敏被俘后依然坚信:“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3](P141)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粮食奇缺,战士们唯有煮皮带、吃纸张,周恩来把他仅存的半碗青稞面拿出来给大家泡汤喝,自己忍饥挨饿。在极端困难面前,党首先想到的依旧是人民群众,为了人民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理想。经过长征锻造,红军更加清楚自己打仗牺牲为了什么,从此“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愈坚”,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始终高扬理想旗帜。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务工作者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请战书上“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一笔一划铿锵有力,一撇一捺见证信仰。10天建成一座医院,年近八旬的前小汤山医院设计者黄锡璆重新挂帅出征,仅78分钟就完成了资料整理;火神山设计团队,只一小时就实现团队集结,60小时便敲定了施工图纸;36小时实现5G信号全覆盖。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个接一个克服万难的感人事迹,无不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鲜亮底色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4]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记挂心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党的百年奋斗成就都是党紧紧依靠人民取得的,党的精神谱系中的每一种精神无不生动体现出人民至上这一根本原则。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5](P1004)周恩来在《我的修养要则》一文中写道:“永远不要脱离群众,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6](P123-125)邓小平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7](P216)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变革,党对人民群众在国家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更加清晰和深刻。习近平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8](P4-11)

人民至上这一根本价值原则体现在党的每一种精神和每一个先进模范党员身上。“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是党在井冈山时期留下的佳话,面对国民党的封锁,盐成了最匮乏的物资。战士们宁可自己不吃也要留给当地百姓,许多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将舌尖上省下来的食盐送给前线战士,这种任何时候不忘记人民,始终为了人民的情感,融入在了五百里井冈山中,印刻在了井冈山地区人民的心里,体现在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之中。“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9](P1-7)这是苏区人民广为传唱的一首歌谣,反映的就是党在苏区期间清正廉洁,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出了“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的进军号角,黄文秀、姜仕坤等1800多名党员、干部牺牲在扶贫路上。在党的百年奋斗中,一批批优秀的共产党员以生命赴使命,将生命定格在为人民服务的前进道路上,铸就形成了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各具时代特色的伟大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人民至上的鲜亮底色。ABB2DB35-3266-40BC-99BC-312E854A69DA

(三)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鲜明品格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攻克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取得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建党之初的牺牲精神和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是一个敢于斗争的党,是在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在革命斗争中接受锻造,在革命斗争中践行初心的党。

英勇斗争中包含着两层内涵,一层是牺牲,一层是斗争,两者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共产党员为了理想不怕牺牲,敢于牺牲,从认识层面看,这种牺牲更多是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正确的,坚定不移的跟党奋斗,即使为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做出再大牺牲也心甘情愿,体现出共产党员的高贵品格。英勇斗争是党员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必然选择,只有具备了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精神意志,才可能有英勇斗争的实践行为。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英勇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张太雷、陈延年、杨靖宇、赵尚志、方志敏、刘志丹等370多万革命烈士为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顶着零下四五十度的极端酷寒,一口炒面一把雪,为保卫新中国同强敌英勇斗争。志愿军激战云山城、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197653名烈士血洒疆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苏宁、李向群、任长霞等英雄楷模继承革命精神,与时代同行,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英勇斗争,直至牺牲。在新时代,边防军人“宁可高原埋忠骨,不失祖国一寸土”;邱军主动请缨,挂职革命老区,千方百计引进扶贫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华池县整体脱贫;毛相林43年不改初心使命,坚守偏远山村,带领村民历时7年铺就“绝壁天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牺牲奉献、勇于斗争,他们的英勇斗争精神融入在了伟大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之中,为党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四)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显著特征

近代中国饱受欺凌,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各方势力纷至沓来,但却始终没有找到改变旧中国封建落后的社会性质的正确道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多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没有把广大劳苦人民作为最可靠的社会力量,不能够做到同劳苦大众一起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才使得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有了意义,使得中国革命从“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燎原之势,经过28年艰苦奋斗,使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在党在发展建设中始终接续传递的内在精神品格。党领导人民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艰苦奋斗的信念和作风没有丢。1949年3月,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历史关头,毛泽东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0]警醒全党取得全国政权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在打倒反革命势力之后,全党必须继续保持优良传统,用更大的努力来建设一个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为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号召,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大部就地集体转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手握枪,一手拿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为垦荒戍边的“特殊战士”。五十年代中期,十余万转业官兵挺进北大荒,后来人拉肩扛,搭马架、睡地铺,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为垦区建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历经数十年,把荒芜贫瘠的北大荒建设成为“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北大仓。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响应党的召唤,在荒漠沙地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近60年,打造出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形成的南泥湾精神、兵团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伟大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精神谱系。

(五)求是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动力源泉

求是创新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实事求是,一个是开拓创新。党的百年历史充分证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党的工作就能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背离实事求是的原则,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开拓创新是我们党长盛不衰、永葆生机活力的不竭动力。创新既包括实践创新,也包括理论创新。

在党的精神谱系中,每一种伟大精神的孕育生成都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现实条件,从实际出发展开的。在党的历史上,王明等人曾经把共产国际的指示教条化、神圣化,不考虑实际,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差一点葬送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遵义会议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果断结束了教条主义错误在全党的统治,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讲话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党的事业要发展,党的理论就必须不断深化。进入新时代,创新的作用日趋凸显。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中,改革开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载人深潜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伟大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主动投身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最关键的领域,埋头苦干实干,实事求是,求是创新进取,不断创造让国人和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求是创新贯穿党的百年奋斗,融入在党的精神谱系中,成为推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进一步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三、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时代要求

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结合新的时代要求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传承好、发展好。一是要在精神谱系的建构上做到整体把握和重点研究相协调;二是要在精神谱系的继承发展上坚持固本培元与创新发展相适应;三是要在精神谱系的宣传教育上坚持党员为主与全民学习相统一。ABB2DB35-3266-40BC-99BC-312E854A69DA

(一)谱系构建上坚持整体把握与重点研究相协调

2021年2月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这一概念正式提出。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8](P4-11)虽然这一概念已经正式提出,但国内相关研究还处在初期,以往研究多是以某个具体精神为对象,缺乏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这一概念的准确界定,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对此,在谱系构建上必须坚持整体把握与重点研究相协调。

一方面,准确理解“精神”的具体指向和“谱系”的生成走向,进而系统把握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整体样态。关于分析研究政党等特定群体的精神,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精神世界,主要有思想、文化以及衍生精神产品等;另一个是精神状态、精神面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主要是从精神状态意义上来认识崇高的精神世界决定积极的精神状态,只有坚定不移的认同相信党的精神世界,才能够在具体实践中展现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的精气神。关于谱系,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由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实践中孕育形成,拥有连贯的思想内核和逻辑层次,紧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沿着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发展主线,坚持一以贯之的理念内容的系统完整的精神族谱。

另一方面,突出重点,准确把握党的百年奋斗主题和主线,认识到党的精神谱系不是各种精神的简单堆砌,而是多种精神样态互相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在研究过程中要重点研究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生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建党先驱、领袖人物、党的组织和个人、党的活动、党的会议、党的根据地等,研究这些关键要素在精神谱系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促进作用,研究伟大精神所反映的不同时代要求,所体现的不同奋斗实践,所彰显的不同示范效应,做好协同研究,形成对构建党的精神谱系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二)继承发展上坚持固本培元与创新发展相适应

历史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每一种精神都是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上奋勇迈进的强大精神动力。继承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必须坚持固本培元和创新发展相统一。

固本培元,一方面是要始终牢记马克思主义这个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最生动的实践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党的近百种伟大精神是在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发展的,在继承党的伟大精神上,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性、人民性、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党的伟大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是要坚持正确党史观,从大历史观的角度正确认识和评价党的百年历史,客观辩证地对待党在探索中国前进道路的过程中经历的曲折,把具体事件、人物放到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观察和分析,强化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优良传统、核心特质和时代价值的理论研究和阐释,原原本本地把党的精神谱系传承下去。

创新发展,就是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党的奋斗目标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影响下的世界格局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这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我国创新能力还不能够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够强、核心技术仍然存在较大短板,要紧密结合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宣传阐释好符合时代要求的时代楷模、英雄群像和党理论及实践,不断拓展党的精神谱系的时代新内涵。

(三)宣传教育上坚持党员为主与全民学习相统一

党的百年辉煌是党领导中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无数共产党员奋战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最前沿,用牺牲和奉献挺起民族的坚实脊梁;亿万人民跟党奋斗,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用勤劳和汗水苦干实干,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在宣传阐释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共产党员这一宣传教育的主要对象,也要抓住人民群众这一历史主体,形成党员学习为主,人民广泛参与的全民学习氛围。

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一是要宣传好党的伟大精神孕育生成的历史背景,特别是要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的来龙去脉,教育引导全体党员树立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弄明白“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这个根本问题。二是宣传好在伟大精神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建党先驱、党的領袖、党史重要人物、党的重要会议和事件,推介好新时代的党员楷模、英雄群体的事迹和精神,增强全体党员的宗旨意识。三是党的各级组织要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宣传教育特点,有效利用好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学习教育官网等权威平台的教育资源,教育引导全体党员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增强全体党员对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价值追求、道德品质和优良传统的认识,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性质宗旨,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有着深厚的人民基础,面向人民大众宣传阐释好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必须要宣传好党的伟大精神中蕴含的理想信念、人民至上等核心特质,营造全民学习的浓厚氛围。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依托思政课堂主阵地,结合大中小学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知识背景、认知能力和学习特征,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从党的精神谱系中学出信仰、感悟初心,牢固树立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群体的不同特征,分众化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基层微宣讲、红色电影展播等形式,重点宣传好本地区党的英雄模范先进事迹、党的革命旧址展现的优良传统、不同行业群体奋进实干的生动故事,进而形成党员带头、全民学习的浓厚氛围,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奋进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ABB2DB35-3266-40BC-99BC-312E854A69DA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8-12-19.

[2]李大钊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方志敏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14).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6]王为衡.周恩来的“修养要则”[J].党的文献,2011(1).

[7]邓小平.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8]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21(4).

[9]石仲泉.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3).

[10]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Abstract:The spiritual spectrum of the CPC of China was generated and distributed in the whole historical periods when the Party led the people's revolution, construction and reform.It derived from the same origin and keeps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continues to develop and improve in the new era.Ideals and beliefs, people's feelings, sacrifice and dedication, hard work, pioneering and innovation, and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re the co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PC spiritual spectrum.To forge ahead in the new era,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spiritual genealog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e should coordinate the overall grasp with key research, strengthen the foundation and cultivate yuan with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unify the learning of Party members with the learning of the whole people.

Key words: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piritual spectrum; core characteristics; time requirements

[責任编辑 薄 刚]ABB2DB35-3266-40BC-99BC-312E854A69DA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领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不忘初心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
曲青山:从三个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