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集团平台化发展的融合与创新研究

2022-06-04 14:24陈硕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融合创新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异军突起,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由此进入媒体融合发展阶段。广电媒体作为传统媒体,如何进行融合与创新发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传统媒体中的广电集团为例,分析全媒体时代广电集团为打破以往封闭式生产与价值循环局面,寻求全新的利润点,提升核心竞争优势,促进价值模式的革新升级而进行的平台化发展的探索,认为广电集团应结合实际从融合与创新两个维度入手,积极寻求适合自己的转型路径,提出了广电集团平台化发展策略:不仅要加强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和经营融合,为平台化发展提供核心驱动力,还要加强盈利模式创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平台化发展提供持续支撑。

关键词:广电集团;平台化发展;平台生态;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9.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5-0154-03

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异军突起,媒体的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传统媒体不得不面临严重的客户流失、资源下滑等情况。由此,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入媒体融合发展阶段。为了找寻全新的利润点,打破原有的、封闭式生产和价值体系,突破发展瓶颈,作为传统媒体的广电集团需要调整思维,强调平台化的发展融合与创新,优化现有的资源架构,从经济运行的角度向产业链和价值网络转变,逐渐彰显出内在共享、外在开放的发展新格局。

一、广电集团平台化发展的融合路径

近年来,广电集团面对激烈的竞争,纷纷开展平台化建设。由于自身的媒体定位和行业特点,广电集团平台化发展必须强调内容、渠道以及经营模式的融合,这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后续革新管理方式的必要条件。

(一)内容融合,构建新媒体平台

广电集团平台化发展离不开自主构建的新媒体平台,其可以将受众转化为用户,再利用内容本身的价值和影响力聚拢有价值、能产出且有消费能力的用户群体。

通过内容独播的方式聚拢用户[1]。对于媒体而言,其所具备的第一价值是通过内容来呈现的,这也是对受众能够产生吸引力的根本所在。

通过凸显内容的独特性、差异性,更有助于在碎片化特征颇为显著的今天,吸引用户,促使其聚拢到全新的媒体平台当中。

通过整合优质资源为平台发展提供充足的内容保障。通过采取半开放、半管制的内容自制策略,启动“大综艺+大剧+大自制”的道路,以精品化为基础定位,打造既保留互联网特征和年轻化特征,同时又具备高品质的自制内容,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媒体网站的差异化且兼具竞争优势的道路。

以产品化思维打造运营内容。要秉承互联网思维,从内容选择、编排剪辑、二次创作产品开发、优质产品深度挖掘和打造等方面,将内容以互联网产品的模式分发,并在此过程中注重理解和感知受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和增强用户对平台的关注度和黏性。

加强对大数据的合理利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内容生产。大数据通过整理和分析数据,挖掘各种潜在的内容产生和信息传播规律,后续再反馈到节目制作和平台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不断创造价值,成为推动媒体发展的内在驱动力[2]。

作为媒体本身,也需要将过往对收视率等的研究分拨至大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层面,建立一套全新且有效的媒体大数据系统。

(二)渠道融合,打造平台生态圈落

从产业的角度來分析,渠道可以被理解为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和各个合作方的合作关系。而在全新产业链的格局之下,广电集团所辖的各个原始主体之间的线性合作关系演变成更为复杂的竞争关系,平台生态圈落的打造很大程度上可以聚焦内容本身,实现多方共赢。

全范围覆盖直播通路,触达全端用户。在移动互联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广电集团可以开发多个衍生客户端,打造不同形态的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诉求。以湖南广电集团为例,仅芒果TV就开发了多个产品终端,包括网络视频、PC客户端、手机移动端、移动电视端等,充分实现了“一云多屏”的线下渠道分发模式,打造出立体化的内容传播体系。

依托云端技术实现多屏分发。作为移动互联时代非常重要的平台建设基础,云端是数据传输的重要途径,也是起始点。以云端为基础实现多屏同步,广大用户能够在不同的终端实时切换、无缝对接,实现媒体生态圈的闭合运营[3]。

当然,为了确保运算技术的顺利应用和有效维护,还需要建立稳定的局部调度中心,从容应对不同程度的流量风暴。

软硬结合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这里所谓的“软”是指媒体内容,“硬”是指平台建设所需的各种硬件。从移动互联的角度来说,广电集团需要借助基础网络,合理打通一切能够接触受众的渠道,无论是位于媒体产业链上游的内容产出端,抑或是下游的内容发送端、传播端。

唯有如此,才能合理压缩和控制信息内容直达用户的距离,减少传出过程的内容损耗。

(三)经营融合,丰富平台商业模式

经营融合不仅是对平台化发展商业模式的一次改革,也是用户价值得以变现的重要过程。而从广电集团平台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经营融合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和实现的过程,其需要对盈利模式、体制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使已有的旧平台走上寻求融合的“新”路。

首先,整合组织结构,盘活平台存量资源。互联网环境下的内容信息传播方式、渠道以及关系,本质上都是对媒体经营模式、盈利策略的根本性调整和改变,只有实现横向的整合和纵向的打破,才能突破以往组织结构所带来的桎梏和瓶颈效果,将大量的资源聚拢在全新的平台媒介之下,实现快速发展、有效传播、全面拓展。

其次,优化人才结构,促进融合转型。对于平台化发展所需的人才,强调的是传统媒体的实用性人才向新媒体所需的创意性人才转型,尝试从数据分析、产品运营、技术开发以及需求发现等实现多角度、多维度的发展和培养。

除此之外,针对人才还可以采取一定的奖励机制,实施人才奖励机制,对于能够开发优秀栏目、引发社会舆论热潮、为平台带来足够收益甚至打造IP效应的团队予以一定的奖励和支持。

最后,不断细分与深挖市场盈利空间。当前国内的很多互联网巨头已经构建了多元化的信息传播平台,但是在诸多颇为细致的领域,平台的影响力还较为有限,其内部的创作空间还没有被完全激发。

因此在推进广电集团平台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和开发这些空间的优势,注重围绕垂直领域展开深度研究和提供服务[4]。

二、广电集团平台化发展的创新方向

严格意义来说,广电集团的平台化发展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以往也有很多机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但显而易见的是,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广电集团只有通过不断突破和创新,才能迎合外部环境的变化,满足自身的实际诉求,实现平台化发展。

(一)盈利模式的创新

对于广电集团而言,在寻求良性的变现模式时,需要尝试使用更多的盈利方式、开辟更多的收益渠道,以实现在新旧模式之间的有效过渡和合理转移。

推崇更为精准、彰显融合优势的广告营销策略。广告作为媒体最主要的盈利方式,即便是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依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广电集团需要整合不同的资源渠道,寻求与更多广告客户的合作,在精准把握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提供跨媒介融合营销思维,应用新技术、新手段,为原生广告的理念创新、收益获取提供媒介。

启动会员付费模式,随着大众消费观念的不断升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不断加强,视听付费成为当下媒体发展过程中用以维护版权、变现内容所采用的颇为有效且正在不断推广的一种模式[5]。广电集团在寻求平台化发展的过程中,用户付费将会成为其整体收入中的重要一环,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付费的内容、方式也会被不断细化。

多元IP推动衍生产业的发展。近年来,IP运营成为行业当中颇为热门的概念,而在融媒体的环境下,品牌价值传播及IP内核塑造在不断加速与升级,IP多元化运营正在慢慢发展为推动媒体产业化、商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这种趋势和时代背景下,广电集团可以深度整合购物、游戏及传统的优势内容,以市场消费趋势为导向,设计相应的媒介产品,满足受众的媒介消费诉求[6]。

(二)体制创新

广电集团平台化发展的创新需要有相应的体制作为支撑,而创新体制离不开这样几个关键点。

启动股权激励计划,提高广大电视工作者及项目团队的凝聚力。对于平台而言,人才始终是发展和建设的核心力量,股权激励计划意味着尊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相信这样能够为平台创造多元化价值的收益渠道,同时也是传统媒体实现融合创新的重要保障与支持。

不断激发创作者活力,通过启动创作者联盟计划等方式,以平台为媒介面向社会广泛吸收内容创作者,并与之展开深入的交流和对话,为平台发展聚拢(打造)一批高质量的编导、作者、制作人,聚集、整合社会资源,创造出更为优质的作品。

启动产学研一体的开发机制[7]。这里所谓的“产”是指媒体通过与广大企业展开合作,获取有关运营、技术方面的经验;“学”是指与高等院校展开合作,增强教育的可持续性,以及人才培养的稳定性和专门性;“研”是指加强与平台开发和建设相关联模块的研究,不断合作孵化全新项目。

产学研合作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媒体转型发展的新思路,成功实现了技术研发、商业实体以及人才培养的一体化、系统化整合[8]。

(三)技术创新

进入21世纪,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图文、影像都可借助数字化、信息化的编码来呈现,数字媒体由此诞生,也颠覆了媒体原有的内容发布机制[9]。而作为广电集团实现数字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信息技术的革新与升级至关重要。

在视听领域需要加强对5G、4K以及8K等先进技术的使用和融合,通过增强体验感和现场沉浸感,引领广电集团走进视听新时代。

从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需要在现代城市发展的前提之下应用新技术,打造同广大用户同步更新和升级的技术基础,促使平台建设能够更好地为大众提供高质量服务[10]。

此外,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国内网络视频移动端用户占比已经高达96.4%,技术融合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的趋势,可以说,未来的媒体之争、资源之争最终会落到对移动端的争夺当中。广电集团在推崇平台化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同时,更要关注移动端的开发与应用,拉近平台、受众之间的距离。

三、结语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广电集团开展平台化建设,弘扬传统媒体的优点,借鉴新媒体的长处,从而拓宽媒体平台建设的“长度”和“宽度”,是全媒体时代广电集团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但是,广电集团开展平台化建设不是简单地堆砌,更不是完全照搬的“拿来主义”,而是要结合自身媒体平台的特点,合理借鉴新媒体技术,大胆创新,坚持“内容为王”,打造自身的王牌节目,建立起覆盖范围广、精准对接不同受众群体的媒体矩阵,从而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建立起自身的媒体品牌,这样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并获得快速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推进广电集团平台化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与创新是两个绕不开的关键点。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运营和发展需要内容、渠道以及盈利模式作为其支撑,而平台化发展与实践自然也需要以这样三个出发点展开融合实践,这是促使其创新、转型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面对席卷而来的信息革命,传统媒体必然会面对信息化、工业化的浪潮,进而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平台化发展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出现,其发展、崛起、创新带有一定的时代性,也必然会为传统媒体的用户规模扩大、用户变现能力提升以及资源整合等方面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求剑锋.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转型路径探析:以宁波广电集团多媒体新闻中心为例[J].电视研究,2020(11):58-59.

[2] 杨延圣,付蕾.浙江广电集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实践与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3):116-118.

[3] 闫娜.融媒体时代广电传媒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研究:基于组织双元理论的视角[J].新闻爱好者,2020(2):88-91.

[4] 宋梦茜,宋建武.区域平台与垂直平台:我国广电集团的转型战略分析[J].当代传播,2020(1):34-37.

[5] 吴雨豪.媒体融合进程中传统电视栏目转型策略研究:以《1818黄金眼》与B站、抖音的合作为例[J].采写编,2020(3):69-71.

[6] 许婷.用脚力丈量大地 讲小康发展故事 浙江广电集团融媒特别策划《小康村24小时》观察[J].传媒评论,2021(1):21-22.

[7] 严晓青,周楚懿.打造“重要窗口”,深耕“美丽浙江”:基于浙江广电集团的融媒实践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10):45-48.

[8] 邓雁京.把握“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创新着力点:无锡广电集团推进媒体融合发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3):106-108.

[9] 童兵,费雯俪.打造新時代的“四全媒体”:努力践行习近平关于媒体融合发展重要论述[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0,73(4):5-11.

[10] 陆逊.建设“四全媒体”加快城市广电深度融合发展:以南京广电集团媒体融合创新实践为例[J].视听界,2021(2):86-88.

作者简介 陈硕,本科,助理编辑,研究方向:新闻编辑。

猜你喜欢
融合创新
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