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背景的数字传媒人才培养方式探析

2022-06-04 21:43李晶晶
传媒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产教数字融合

李晶晶

摘要:产教融合作为加强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针,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要求。高职院校作为教育端口,培育与专业特色相符、与对应企业相称、与相应行业对口的人才是新时代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数字传媒人才的培养方式为研究对象,探究在产教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培养方式的提升与特色,为培育数字传媒领域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 数字传媒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人才培养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媒领域也迎来了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成为当代各类媒介产品与传播行为的核心技术。新变革不仅影响着媒体的业态布局,也对媒体的数字化人才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出版印刷类学校,是中国出版印刷专业教育的摇篮,也被誉为中国出版印刷业的“黄埔军校”。学校紧密结合行业需求,敏锐捕捉数字经济的发展契机,立足数字传媒、出版等相关专业,集聚创产融合资源,专注打磨高质量数字传媒人才培养的“版专方案”。

在人工智能、5G传输、实时渲染等新科技语境下,数字传媒人才需要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虚拟偶像、直播带货、沉浸式游戏等文化消费现象的创造。数字传媒的内涵不断丰富,行业的发展也在日新月异。让专业适配行业,已成为人才培养的必答题。

1.产教融合战略指引,数字传媒领域亟需“示范性”样本。随着《上海市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上海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一流专科高等职业教育建设试点方案》、《上海市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意见的出台,产教融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主旋律。产教融合是提高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所在,也是确保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所在。需要堅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以探索职业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上海正在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加快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成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这将更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服务城市发展。数字传媒产业的底层技术与内容在数字融合趋势下已经打通,领域之间疆界缩小。数字传媒的高度融合性不断催生着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因此,打造示范性的数字传媒人才培养方式尤为重要。

2.数字经济市场选择,“泛媒体人才”需求旺盛。目前中国已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的数字经济也由数据资源这一关键要素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数字技术立足经济市场,正在与各个行业加速融合,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移动支付应用广泛。以云端为空间载体的新生产生活方式日趋普遍。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会议强调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全媒体人才培养力度。由此可知,智能算法、分众传媒等精细化传播策略要求人才具备数据思维,现代化审美品格的提升又要求人才具备必要的新媒体素养。所以,泛媒体人才的培养可以聚焦于“宽口径、复合型”的方针,以共有性的技能培训,满足泛媒体就业的用工需求。

3.文化创新活力激发,职业教育的使命担当。2019年,“四全”媒体建设表明:媒体发展的动因包含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经济振兴、人口变化等因素,其中技术发展是持续提升传播领域生产力、改变传播关系的重要因素。传播领域生产力的提升归根到底是数字媒体人才的提升,要想促进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其相关人才的培养方式必须进行全方位升级。高校作为我国科技、文化创新的人才补给“国家队”,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助力城市打造“出圈”标签,既是高校的责任,也是高校充分发挥创新潜力的重要舞台。因此,探索数字传媒人才的创新培养新方式成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之路上的新方向。

近年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通过系部与职能部门的沟通合作,提升数字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高度与新方式。

1.“时长”升级。传媒人才的培养过程整体上固守传统,过多关注教学过程而对学习过程的重视不够。学生是教育的最终体验者,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则选择将“以生为本”落到实处。在立足传媒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前提下,学校重点打造了大学生数字传媒创新创业基地、国家新闻出版署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基地、“水丰汇”国家数字传媒产业园、南上海数字出版传媒产业园这四大数字传媒人才培养基地,分别针对在校生的实习实践、在校创业,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进行人才孵化。不单纯着眼于学校学生的在校年限,而是放眼学生个人职业发展,为其数字传媒领域的不断进取提供“大后方”的母校支持。

2.“产业”升级。相比于具有一定经验的数字传媒企业,在校大学生在数字传媒行业的自主创业在读书期间还不能突破知识、经验、心态、技术与资金等方面的阻碍。尤其突出的一点是科技转化率较低。在国内创业的学生中,有很多学生是从事家教、零售、服务业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即使涉及网络的创业者也都集中于一些不必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的网站维护等领域。因此,着眼未来经济发展及人才培养方向的主线产业就需要学校利用自身资源及优势,打造出能够适配学生成长的职业沃土。以上文所提到的“水丰汇”国家数字传媒产业园为例,该园区围绕“数字经济”,引进了一批涵盖新闻出版、文化创意、电子竞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内的新兴产业项目,建立起数字印刷交流中心、数字出版与版权交易平台、动漫游戏电竞综合馆、数字文化创意中心、数字影视摄制中心、人工智能应用中心等服务平台。通过引入国内多个垂直类机构,紧密对接数字传媒行业,构建起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并巧用“共建共享”的价值机制,依托学校专业,聚焦数字出版、数字印刷、数字电竞、数字影视、数字文化创意、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六大行业,以产学研合作的教学实践形式,促进企业、学校与个人的三方共生,加快知识、信息与数据的流通,加快数字领域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提高数字传媒人才的生产和服务的能力。

3.“格局”升级。“城校互动”是一种有特色的新型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它坚持“城市以职教为特色,职教以城市为依托”,校区建设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城中有校、校中有城、城校融合、协调发展。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始终坚持融入区域发展,融入城市发展。以南上海数字出版传媒产业园为例,该园区是以数字出版、文化装备、版权交易、广告传媒、科技转化与创新创业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基地。目标是建成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新型出版传媒产业示范园区,通过产学研项目牵引校内数字传媒人才的创新实践与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学生在数字出版传媒行业的前瞻力与技能点,赋力人才走出校园,启梦数媒。

目前,数字传媒产业仍处于一个发展、变革的时期,数字化背景下传媒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也在不断拓展。学校只有持续优化数字传媒人才的培养方案,才能紧密贴合行业需求,推进新时代我国数字传媒产业的健康发展。

1.打造数字传媒现代产业学院,以“双学院”制调动基地培养活力。现代产业学院是为了服务某个特定行业或企业,积极引入社会办学力量,与校、政、企、协多方协同共建,采用企业化管理方式、现代化治理结构、市场化运行机制、综合化功能定位的创新型办学模式。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地方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产教融合实现途径之一。数字传媒现代产业学院可以依托学院与行业龙头企业进行成立。如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鲲鹏产业学院就是聚焦数字经济而成立的,由黄河科技集团创新有限公司、华为科技有限公司和学校三方共建。因此,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也可以选择如世纪出版、分众传媒等数字传媒领域的企业进行合作,双方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共建、专业共建、科技研发、技术培训与咨询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这将有利于培养大批适应数字传媒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2.建立健全高质量人才选拔体系,实现“就业创业”双向人才发展。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人才统指具备优良个人品德、具有一定从业经验,通过创造性劳动,助力社會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对于数字传媒人才的概念界定,国内外学术界并未有统一的定论。笔者认为,应建立健全高质量的数字传媒人才的选拔体系,围绕系统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来分别进行人才的全面、素质、技能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其学习能力将代表其数字传媒相关的知识丰富程度,水平的高低也基本决定了个体对社会的创造力,因此可以通过面试、笔试、实操等考核方式来对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拔。培养目标也可以开放视角,不局限于单维度就业,还可以利用创业机会实现更高价值的成就。

3.持续完善产学研协同的体制机制,促进合作主体多元化。新工科的建设正在成为教育界的“重头戏”。“工科”是指工程学科,“新”包含三方面含义,即新兴、新型和新生。产学研协同是有效推进新工科建设的途径。“协”字有“和睦、合作、协调、汇集、汇合、联合、协助”等意思,“协同”则表示“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地行动”。这也就表明,协同创新新工科的目标需要多方发挥优势,协同一致,才能够为多元共同体奠定扎实的基础,实现产业与教育的深层次融合。因此,学校可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企业、政府、地方、区域、行业、协会等多元社会主体联动形成新组织。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可以联动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数字传媒艺术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地方政府来全方位构建出适合数字传媒人才培育的新方案,助推更多人才的顺利孵化。

未来,数字传媒行业还将继续迎来新的发展,数字传媒人才的培育还需要高校的进一步探索才能够契合行业人才的供给需求。

作者单位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石伟平,郝天聪.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双元育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

[2]张春莉.我国数字传媒产业发展特点、趋势及建议[J].新闻战线,2018(09).

[3]徐冉,陈羿霖.智媒时代高校传媒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探析[J].传媒,2022(04).

[4]沈阳.“四全”媒体的新内涵与技术新要求[J].青年记者,2019(07).

[5]李明海.媒体融合语境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

[6]孙晓梅.试论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功能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1).

[7]李涛,林勇.“城校互动”模式下职业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15).

[8]尹辉,苏志刚.国内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与思考——内涵 模式 协同机制创新[J].中国高校科技,2021(11).

[9]蔡美菊,朱晓莉.创新创业人才选拔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价值工程,2019(29).

[10]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02).

[11]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04).

【编辑:钱尔赫】

猜你喜欢
产教数字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刚柔并济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破次元
融椅
答数字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