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秘诀就是坚持不懈学习

2022-06-04 14:21孙纪阳
商业文化 2022年11期
关键词:蓝思产业工人工匠

孙纪阳

2021年4月,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发布,周群飞以154亿美元财富位列榜单第131名。在《2021胡润百富榜》榜单中,周群飞、郑俊龙夫妇以810亿元的财富居湖南富豪阵营中的第二位,在全国排在第61位。

很多人看到的是她们夫妻俩的千亿财富,而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一个女性的成长、成功之路。蓝思科技女掌门周群飞,出生贫寒,却从流水线打工妹,逆袭成了身家百亿的“手机玻璃女王”,她长期与苹果,华为,三星等世界著名手机公司合作,全球50%的手机屏幕都是蓝思科技生产的产品,许多人不明白,周群飞和她创办的蓝思科技白手起家的财富密码是什么?本文即将为您揭开这个谜底。

1970年,周群飞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市壸天镇崇溪村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5岁时母亲因不堪生活重担自杀,因意外事故父亲致残,不得不一人挑起抚养3个孩子的重担。

家徒四壁,周群飞小时候吃饭都困难“吃了上顿不知道有没有下顿”,所以读书都成了奢望。哥哥姐姐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周群飞勉强读到初二也辍学了。

家庭的极度贫困,让年幼的周群飞早早就懂事了,洗衣、做饭、做家务、干农活,样样能干。“让家人过得更好点”,也是周群飞努力向上的原动力之一。虽然贫困,父亲却一直言传身教的影响着孩子们,他教孩子们背诵过《三字经》,抄写《增广贤文》,让他们明白读书的重要性;父亲拼命钻研,拖着残疾的身体学手艺养活一大家子,这些年幼的周群飞都看在眼里,埋进了她心里,她暗下决心要出人头地。

1985年,刚满15岁的周群飞辍学后,跟着亲戚南下开始了打工生涯,在当时那个年代的农村年轻人,早早地外出打工成了潮流。周群飞第一份工作是看守工棚,做了4个月后,单调、枯燥,周群飞向往更好的工作,于是和同乡的小姐妹去了深圳,迈进了深圳澳亚光学厂的大门,从此开启了她人生的另一个篇章。

刚进厂的周群飞像一般流水线的女工一样,从事着简单的加工。那时候的澳亚光学厂是小厂,50来个员工,吃、住、工作都在一栋楼里,工厂设备是翻新的旧机器,工艺也不齐全,做的是简单的手表玻璃加工。

从乡下来到深圳这个大城市,周群飞没有像大多数打工女孩一样,被缤纷的世界迷花了眼,同厂的小姐妹下班后就是逛街、玩、吃吃喝喝。

澳亚光学厂挨着深圳大学,16岁的周群飞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她没有把时间浪费到休闲娱乐上,而是在深圳大学开设的成人夜校班报了一堆的培训班,她认为只有掌握一门生存的技能,才能拿到更高的工资。

因家贫而辍学,有能力养活自己的时候,她把自己活成了一块海绵,拼命地吸收知识的技能,她报了电脑、会计、报关员等等,甚至还考了货车驾驶证,但凡她觉得有用的技能,都积极的去学习,并尝试。

正是这种自觉而又努力地学习,让周群飞成长很快,20岁她就成为厂里的一名主管,已经跳脱了一名普通的打工妹。澳亚光学厂要开拓新业务,准备新成立一个丝网印刷部,原本打算跳槽另谋高就的周群飞,被爱才的老板极力挽留下来,并任命她负责组建新部门,开拓新市场,这也成为周群飞的第二个人生转折。

不懂技术,她就自学。当时厂里没有人会丝网印刷术,周群飞就借来讲解丝网印刷的书自学,每天她一边读书,一边实践,从丝印到出菲林、晒网版、烘烤、调色、褪油等所有流程,她很快便掌握了丝网印刷的全套工艺流程,新部门也逐步开始运转起来了。

成为部门负责人后,周群飞不但要负责生产的各个环节,布线、消防、备案、报关等等,还要管理好生产的队伍,这对于一个20岁的姑娘来说特别不容易,“不服输”的个性就显露出来了,周群飞所有心思都扑在工作上,很多环节都亲力亲为,在她的努力下,这个部门很快就走上正轨,成了效益最好的部门。

从打工妹、主管到部门负责人,这些身份的变化,实际上也是周群飞从普通打工者向管理者、创业者的一个转变,为她将来自己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86年到1993年,周群飞在澳亚光学厂打工了7年,同时进来的小姐妹早就走了。按理说能坚持下来,周群飞可以做得更好、更久,但是她却在23岁时辞职,选择自己创业。

澳亚光学陈旧的管理模式、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等因素,坚定了周群飞离开的决心,虽然她当时已经和老板杨达成结婚了。7年的打工生涯,对周群飞是由内到外的本质改变,她从一个懵懂而青涩的乡下少女,蜕变为一个成熟精明的都市白领。

在与杨达成结束婚姻后,周群飞面临不少机会,当时她已在行业里小有名气,得知她离婚的消息后,深圳不少玻璃印刷企业都想请她,这时周群飞的堂姐对她说:你给任何人打工都是打工妹,还是要受气,要不然我们自己创业吧。

一直想出人头地的周群飞,被堂姐的这句话说动了心,1993年23岁的周群飞决定拿出2万元办工厂。周群飞带着哥哥嫂嫂姐姐还有两个堂姐妹,在深圳宝安区租下一套3室1厅的房间开始做丝网印刷。

1995年,随着国内钟表业的兴起,她抓住机会,开始生产玻璃表壳,她自己拉订单,自己搞生产,她凭借自己出色的玻璃技术,生意异常火爆,在业内有了名气,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也给周群飞的家庭作坊带来了冲击,她发现加工手表玻璃利润已经非常微薄,竞争还如此激烈,她有了转型的想法。

2001年随着手机的逐步兴起,通过朋友介绍,周群飞有了涉足手机视窗玻璃加工生产的机会,由于周群飞的生产规模不大,产能不足,她担心客户不会大量采用自己的产品,2003年周群飞以技术和设备入股的方式和朋友在深圳成立了蓝思科技公司,专注于手机防护视窗玻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当年,知名手机品牌TCL找到了周群飞,在参观完公司后,TCL公司觉得蓝思科技的规模很小,有些不放心。周群飞为了让客户满意,拿到订单后,三天三夜没离开工厂车间,她和技术人员一起做实验,最终成功地把手表上用的玻璃应用到手机屏幕上,成功地解决了手机屏幕容易产生划痕,透光能力差的缺点。这个创新获得了厂家的肯定,而周群飞也凭借这个技术,开始在业界走红。

2003年摩托罗拉准备推出一款V3手机,他们想为手机配置一个玻璃盖板,但是原来供货的日本供应商的玻璃有质量问题,周群飞听到这个消息高兴不已,她决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她咬紧牙关,克服重重难关,和技术人员一起努力钻研,最终完美解决了这款手机视窗玻璃面板印刷油墨较易脱落的问题,从此周群飞和蓝思科技声名鹊起。

而让周群飞事业走向巅峰的是蓝思科技得到了苹果公司的认可,2007年,苹果公司希望通过多点触控技术改变手机现状,之前一直合作的供应商满足不了这个要求,几经周折,他们找到了蓝思科技,当时蓝思科技已经有了先进的设备和比较成熟的技术,苹果公司最终在蓝思科技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次合作让周群飞成了行业老大,成功的登上了手机玻璃女王的宝座。

回顾自己的创业历程时周群飞说道:“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领悟到了学习的真谛,成功的秘诀就是坚持不懈的学习,”周群飞不甘平庸,勇于创新,通过努力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她的创业精神更值得我們每个人学习。

“产业工人是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促进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中坚力量。”全国政协委员周群飞表示,中国自古以来作为工艺制造大国,无数行业工匠的创造,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标识。应在政府的主导下,传承发扬传统的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关爱和学习产业工人的良好氛围。

为此,今年全国两会,周群飞向大会提出了《提高产业工人地位和职业荣誉感设立“中国工匠日”》的提案,倡导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升中国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

周群飞建议,将圣匠鲁班诞辰日6月13日设立为“中国工匠日”,增强产业工人的职业荣誉感。“让工匠们拥有一个专属法定节日,既是对‘工匠’的致敬,更是对‘世代匠心’的传承,提升工匠群体的职业认同感、自豪感,激励广大劳动者争当新时代的先锋,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同时,提高工人的各类待遇,提高产业工人社会地位。百炼成金,不忘初心。这就是周群飞鲜明的写照,正因此,她赢得了众人的赞赏。

猜你喜欢
蓝思产业工人工匠
90后大工匠
产业工人讨薪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新时代产业工人人才培训的思考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蓝思科技苹果依赖症
苹果卖不动,昔日中国女首富靠什么扭亏为盈?
蓝思科技的“苹果依赖症”
李玉赋在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专题研讨班上强调 在新时代新起点上乘势而进谱写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篇章
蹊跷蓝思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