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精神与情感的共生性审美诗意

2022-06-05 14:03王红旗罗露西温森特·加尔平
新阅读 2022年5期
关键词:露西漫游红旗

王红旗 罗露西 温森特·加尔平[美]

主持人王红旗,编审、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女性文化》学刊创始人之一,原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女性文化》学刊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女性文学委员会主任,著有《爱与梦的讲述》《灵魂在场》等多部作品,长期从事现当代女性文学、性别文化与艺术研究,以及世界华文女性文学研究。

罗露西(Lucy Luo),旅美作家、画家、艺术策展人、杂志出品人,生于中国北京。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海外华人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水彩协会会员、美国罗切斯特艺术俱乐部会员、美国诗歌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下午茶》《独舞英伦》,诗集《浪迹天涯》及英文版《漫游》,小说《伦敦街的温柔夜》。2019-2021年,独立策划三届纽约国际女艺术家画展;从2016年起,独立策划每年的安大略湖“湖畔女艺术家展”;从2019年起,在中国春节期间独立策划“纽约属相艺术展”;每年参加4月在纽约举行的美国水彩协会年展开幕式、逾百年历史的罗切斯特艺术俱乐部年展开幕式和各项艺术活动。主办艺术双语季刊杂志《同行》ALONG,纸质版和电子版,进入美国主流媒体。《漫游》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版权(收藏)。

美国温森特·加尔平(Vincent F A Golphin)博士,记者、作家,原为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大学英语系教授,现在佛罗里达中部继续教学工作,出版多部著作和诗集,多篇短篇小说和诗歌出现在美文杂志和报刊上。2021年,他的诗歌《宇宙真理》被《勇敢的世界》杂志评为国际美文。

王红旗:罗露西是一位美国华人女作家。她创作诗歌、散文与小说,书写海外华人女性异国生活的精神砥砺与跨国婚恋故事,始终带着女性的个体生命意识,呈现出对自我心灵理想的追随,构成一种照亮现实生活的独特风景。我们在《人民网·情感时空》进行对话时讲到,诗歌是人类心灵相通的语言艺术。罗露西的诗歌主色调纯美、温暖,尤其她的爱情诗如爱的暖流,可以温暖自己,更能温暖那些寻找真爱的人。这本诗集将会被更多中外读者认可与关注。温森特教授翻译的《浪迹天涯》的英文版命名为《漫游》,2021年10月在美出版,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2022年情人节,北美最大的连锁书店“Barnes & Noble”把《漫游》作为情人节的推荐读物。2022年3月27日,《漫游》进入《纽约时报》新书推荐榜。首先请问温森特教授,你为什么要翻译诗集《浪迹天涯》,并命名为《漫游》?

温森特:我赞赏罗露西诗歌的感性。她的诗歌轻松地引导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男人和女人都可找到自己曾有的时刻。我很荣幸翻译她带有激情和观察力的作品。同时,她文字中的句式,也显现出了作者的个性。诗集涵盖了作者在世界许多地方的精神感受。

王红旗:中文版诗集《浪迹天涯》,记录了罗露西的女性主体意识生成、寻求真爱的精神生命成长史。在慰藉心灵的同时,更有一股直面现实困境的坚韧勇气。经历15年岁月流转,英文版诗集《漫游》出版,诗人将经历化为精神的俯瞰,更能呈现诗人“超越的洒脱,童心的真在”。

《诗刊》主编李小雨曾讲到,《浪迹天涯》不同于国内的诗作,“无论经历了多少挫折,诗都写得非常明亮和阳光。让人不仅仅感受到漂泊者的失落、迷惘和挫折感;在其中有精神、美丽、自信、自由,还有可爱的灵魂”。在翻译过程中,请罗露西谈谈你们之间有怎样的沟通细节。

罗露西:2005年刚到美国时,我在一次诗会上认识了温森特先生。当时他是大学教授。回想起来,这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诗集刚在中国出版,我曾经问过他,是否愿意一起翻译诗集《浪迹天涯》,他说,可以试试。陆陆续续近十年后,诗集于2021年在美出版。

王红旗:美国“短篇小说之王”爱德华·霍克,在中文版诗集《浪迹天涯》序言中谈到诗歌通常比散文更容易跨越和融合不同的文化。他认为“中国作家罗露西的精美诗文,传达出的季节的更迭和向往爱情的信息,是带有普遍性的。她写作的广度和深度基于她在三大洲的经历。正是在这些诗里,她真正地展示了自己。姗姗到来的春天、萧瑟的秋雨、对朦胧爱情将至的渴望,不论在哪个国度,这些对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精辟阐释了罗露西诗歌的超时空、跨国界的艺术魅力。请问温森特先生,你的人生經历也很丰富,在翻译《漫游》时,哪几首诗歌真正触动了你?

温森特:《忘年恋》《吉普赛之歌》《紫》对我触动很深。触动我的主要是诗歌表达的心境、场景,以及浓郁的情感色彩。

王红旗:罗露西提出“诗养心”,在她的诗歌里无论是写游历英国、法国、瑞士、俄罗斯、美国等地的感受;还是写对爱情、亲情、友情等的体验,都是真诚的,温暖的,平静的,有时是激情澎湃的。如《等待分手》中:“生活会更加绚烂/微笑地面对世界/黎明的太阳/会给人全新的感觉。”其实,“诗养心”的文化传统,不仅培育了我们的爱情观、价值观,而且养成了我们对崇高精神境界的敬畏。请温森特教授和罗露西谈谈你认为的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温森特:物质与精神如同阴阳,永恒对立但保持和谐平衡。

罗露西:我认为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在基本物质需求满足的情况下,追求更高更完美的精神生活,这也许是理想的人生。

王红旗:罗露西在不幸中认识生活,在磨难中探索生命真谛。读她的诗,心里会热乎乎地明亮起来,有对生活的强烈憧憬和精神生命被唤醒的感觉。温森特教授,你作为一位美国知名诗人,请谈谈你的诗歌创作。

温森特:我是为了我的灵魂之旅写诗。我的第一本诗集《像一片干枯的土地:中东的精神之旅》,反映我在约旦、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和叙利亚的经历。我在不同的杂志发表过多首诗作。第二本诗集收集了2009-2011年间,我在中国作为访问学者写的诗作。

王红旗:和罗露西的诗歌相比较,你们的写作有何同异?

温森特:我们都寻求让读者进入各自的境遇感受中。更加关注政治,在日常生活里的诗作希望多写政治的流动性。

王红旗:读罗露西的诗,若是串联起来又可以发现新的秘密。比如《女孩》:“看到你,似乎看到曾经的我,好羡慕你,拥有的年轻。”;《30岁的女人》:“希望成熟/又惧怕老去/眷恋青春/却无法阻挡生命的年轮。”;《女人40岁》:“再回首/不必感伤逝去的一切/向前看/应该珍惜曾经的拥有。”;还有《家的感觉》《寒夜的夫妻》,这些诗放在一起时,就能够理解一个女性复杂的情感心理,对青春、爱情与婚姻理想的沉思是女性生命体验孕育的诗篇。其中深藏女性为爱而独立或失去独立的诘问。请问温森特教授,你在翻译《浪迹天涯》过程中,是否意识到不同性别写作的特点?

温森特:诗歌的翻译要找出词语的本意。我尽我所能表达生长在东方的罗露西如何探索和冲破她自己的围城。作为男性,我对她的观点和情绪不带评判接纳。

王红旗:您谦虚了。找出不同语言表达的“词语本意”是一种本质上思想审美的合一。请问你怎样看待社会现实中,越来越多的跨国婚姻?

温森特:科技必然促进不同文化的人们融合。有人说,分享一段跨文化婚姻是困难的。如果我要和别国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结婚,都会讨论未来。我或配偶或许要学习对方的语言和传统;我们要决定讨论或不讨论宗教;还要制订养育孩子的计划。理想的状况是,双方能够互相懂得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婚姻要注重彼此的承诺,而不是别人如何看待他们。

王红旗:诗集《漫游》还会引发人们产生敬畏、激动、奋发、喜悦的独特生命情感潮汐。如“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我知道世界另一端有一个人的心,和我一起跳动”。这种情感写的是“小我”,表现的是“大我”与“大爱”。尤其罗露西的爱情诗,是超越私我的。如《自由》抒发的女儿与母亲的感受,“我愿像空气/自由自在/漂浮在任何地方/我愿像流水/无拘无束/流过无数个村庄/我愿像燕子/不断地寻找/美丽的故乡/我不愿属于你/大地/你使我牢牢地依附在你的身上/无法飞翔/无法实现我的梦想”。诗里的“瀑布”“蓝色”“母亲”成为不同的象征意象,隐喻多重的文化意义。如今,罗露西从《浪迹天涯》的孤独漂泊者,蝶变为《漫游》的凌空飞翔者,体验不同诗歌的语言表达艺术,和人类心灵相通的精神共鸣,你如何评价自己的人生?

罗露西:我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当社会改革开放,最大的渴望就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一直向目标努力。从走出去,站稳脚,到是否能做些事这个角度,我对自己满意;从受排斥,到融入,被接纳,再到影响他人这个角度,还有很长的路。

王红旗:温森特教授从认识罗露西,至2010年到首都师范大学访问讲学,我们有过关于美国女性的职业、婚恋与家庭对话,再到把诗集《浪迹天涯》翻译成英语版的《漫游》,了解到更多的中国文化。根据你在中国的教学经历,谈谈你对中国女性的看法?

温森特:中国女性给我的印象是,聪明,热爱自己的国家,向往未来的生活。她们学习美国文化和教我中国传统文化时,还很有耐心和见地。

王红旗:请你谈谈美国女性的爱情观、婚姻观。

温森特:爱情仅存在于日复一日的艰苦奋斗中。有许多年轻女孩子不想结婚,也不想要小孩。

王红旗:现在中国女性有自己选择的自由。到大学校园里读硕士、博士都是自己的选择,有选择结婚的、独身的、结婚不生孩子的,也有离异的、单亲的,生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温森特:中国女性的生活方式没有自己真正的选择。因为中国有比较传统的观念,但是在美国没有。在美国没有人告诉他们作为男人或女人应该怎么做;只是告诉你,你可以做到任何事或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在中国离婚了生活会受影响,但是在美国没有。

结婚以后女性做得更多,男人做得更少。美国和中国对婚姻的观念不一样,可以今天登记结婚明天就离婚。

王红旗:请问美国女作家会写自己的生活,还是更关注国家命运前景?你说很多女作家在写畅销书,什么样的内容才是畅销书?

温森特:她们写什么取决于出版社,作品的畅销度是决定性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她們写这个能获得多少稿酬。回忆录之类的,很多人写,也有很多人看。理论书籍并不是很流行,曾有一本最畅销的书是《规则》,两个女性写的,告诉读者遵循这些守则的话就可以有很好的婚姻。比如男性给你打电话几次可以回,几次可以不回,其实这是愚蠢的事情。好多女性,爱读的都是怎么样抓住男人心的书,但是她们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婚姻。

王红旗:你还了解哪些美国华裔女作家的创作?

温森特:谭恩美是混合了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女性。她创作的小说好几部被拍成了电影。她第一本书《喜福会》,让美国人知道了什么是中国人真正的家庭关系,当女性到了美国,有了不同的生活环境,想让别人了解她的成长心路。她的小说中,华裔年轻人不想了解中国传统,而老一代移民怀念过去。书里的女性,她们可能并不爱自己的丈夫,而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家庭移民。传统女性,独立的女性,完全抛弃了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女性,谭恩美把这三种融合在一本小说中。还有广东华裔女作家汤婷婷,祖籍台湾的维多利亚·常,她们的文学创作在美国都比较受欢迎。

王红旗:这几位都是用英语写作的华裔女作家。罗露西的中文版诗集《浪迹天涯》,由你翻译成英文版《漫游》,赢得广大美国读者,或者说英语语系读者喜爱,不仅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变化,亦是你付出近十年的辛勤智慧,融入你对中美文化、审美情趣的理解的再创作过程。在华裔女诗人与西方翻译者的思想碰撞切磋中,不仅扩展了诗歌世界性审美意识,而且提升了诗集的从女性性别写作,走向超越性别的人类视野。这次谈话也让我们对美国女性的生存现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感谢二位!

猜你喜欢
露西漫游红旗
我是小画家 长在红旗下
我是小画家 长在红旗下
有苦难言
红旗E-HS9
太阳,红旗
霹雳漫游堂
霹雳漫游堂
《不一样的爸爸》
边走边看:漫游海底 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