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人文素养,激活语文课堂

2022-06-06 23:31陈朋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情怀人文教材

陈朋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的重要环节,更是塑造学生良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将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渗透到语文课程中,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难点。当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重视不够,大量学生在题海战中迷失了方向,教师只是一味地将注意力转移到高考成绩上,而忽视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优化教学课堂培育学生人文素养

新时代要求教师首先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塑造起来,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和主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同时,教师要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现状,不仅要把握语文课程的工具特点,还要特别注意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让学生正确体验作品中所包孕的人文情怀,感受和反思文章中的理性情感。

例如,在教学《再别康桥》的课堂中,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你离开一个对你印象深刻的城市,你会存在哪些不舍?”正确引导学生说出“不情愿”“舍不得放弃”等词语。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再次引导学生:“如果你离开一个城市,你可能永远无法再回来。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你所有的青春故事。可以想象,你正穿过充满回忆的小巷。虽然有你的梦想、你的青春,却不得不和它们说再见,也许这辈子再也回不去了。你能有什么样的内心感受?作家徐志摩在这方面感触颇深。在他眼里,大城市的落日,蓝天上的云彩,小河里的浮藻,似乎都在用最美的一面留住他。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感受创作者离别时的复杂情怀。”再根据朗诵中的词、句的组合与分布,体验创作者的情感波动,让学生融入作家的情感世界,产生共鸣,获得更丰富的人文体验。

二、结合语文特征培育学生人文素养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与人文融为一体的作品,学生可以通过仔细阅读相关文章,找出他们想要传达的时代精神和人生准则。我们发现在教学中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即有的教师在解读文章内容时,过分注重文字和词汇的讲解运用,而忽视了文中人文情怀的挖掘。虽然教师可以为学生解读大量深奥的语文知识,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但这种过分强调知识的教学方法未必能如教师所愿提高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相反,过多枯燥的知识解读,使学生在课堂上失去了积极性,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因此,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情怀,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必须结合语文课特点,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挖掘语文教材所蕴含的人文情怀。

例如,在《陈情表》的学习时,教师不应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后,一味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字词,而是要引导结合文章写作的背景,品味文章所体现的热情和孝道,让学生感受其中所体现的品德素养,进而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发掘教材人文内蕴培育学生人文素养

高中语文教材体现人文主题,内容均由专家组选定,文章的择选意义深远,文章的大部分内容都能体现出浓厚的人文精神。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对教材提前进行细致的挖掘,整合网上搜集的资料,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素质,找出蕴含在文章中的人文素养,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传递给学生,从而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又可以完成语文课程素质教育的目标。

例如,《将进酒》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融入作者所处的环境,向学生展示作者受到的不平遭遇。再结合作者以陈王自比的句子,让学生领略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蔑视权贵的形象,引导学生在细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人格魅力。基于对诗歌的这种深入探索,学生能感受到作者的高尚品质,进入语文教学的人文氛围,进而提高人文素养。

四、拓展课外阅读培育学生人文素养

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点在于学生自身在教学之外的体验和深刻的认知。对于高中生来说,合理统筹和利用课余时间是提高学业成绩的关键途径,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如此。对于高中生的知识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选择那些有思想、有表现力、有挑战性的思维能力和符合多人阅读乐趣的书籍。

因此,课外阅读中,可以让学生首选一些基础性作品,如《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等,学习了解文学作品中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的处境和人生态度,然后获得一些启示和借鉴,等阅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专门指导他们阅读一些寓意深刻的作品,如《老人与海》《呐喊》《红楼梦》《复活》等,学习这些作品中怎样准確定位人物的梦想和精神追求。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持学生阅读文章的热情,要设法使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应组织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交流阅读经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将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影视作品的欣赏相结合,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场所观看相关影视剧,帮助学生进行影视剧与原创作品的比较,体会不同艺术形式的独特表现力。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正确的是非观。同时,教师还要对人文素养的作用充分理解,在课堂教学中设法运用适度有效的方法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情怀人文教材
人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