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中的问题及对策

2022-06-07 03:06马金丹李银霞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问题对策

马金丹 李银霞

摘  要:目前,做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中出现了认定对象不精准、育人功能不突出、育人形式单一、宣传力度不大、队伍合力不强等问题。为此,高校可以通过完善资助认定机制、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丰富资助育人形式、增强宣传力度、提高资助育人队伍合力能力等对策提升资助育人质量。

关键词:资助育人;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6-00-03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高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进资助育人工作开展,持续加强学生资助规范管理,不断完善资助育人体系,使得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提供了坚实保障,为助力脱贫攻坚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抗击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新形势下,高校必须更好地挖掘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元素,重视创新资助工作载体形式,凝聚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合力。

一、新形势下做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進学生成长成才

对大学生个人来说,学生资助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使他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梦想成真的机会,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一方面,高校通过多种资助形式,解决受助学生的经济困难,满足学生低层次的物质需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高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也可以满足受助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积极引导他们实现人生价值。

(二)有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要论断,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1],也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作出了根本指导和遵循。高校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高校工作应围绕提升育人质量进行全面规划与设计,学生资助工作也应肩负起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做到着眼公平、服务育人[2]。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必须不断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每个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获得自身发展、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3]。”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能够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还能保障贫困家庭学生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有效阻断贫困在代际之间的传递,畅通贫困学生向上流动的渠道,促进教育公平。

二、目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资助认定机制不科学,对象认定不精准

高校要做好资助工作首先需要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众多学生中甄别出来,准确认定受资助学生。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高校资助育人的重要前提。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资助育人认定机制不够完善、认定对象缺乏诚信,导致认定对象不够准确。

一方面,从资助的推动实施者来说,很多高校在资助认定时只是把困难生名额按照学生人数分布直接下发到各个院系,导致绝大多数辅导员在认定时也是按照班级人数直接进行分配。由于资助认定机制不健全,没有综合考虑各个院系和班级的贫困学生分布情况,最终造成了部分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真正贫困的学生被遗漏。再有,受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或者其他突发因素影响,有些学生家庭因此陷入贫困,但部分高校按照学年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缺乏及时的动态更新管理,困难生数据建档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就使得后续的资助育人缺乏针对性和精准性。另一方面,从受资助的对象来讲,2019年秋季学期以前,在资助认定中需要学生提供当地民政部门的盖章证明,但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18〕16号)[4],里面取消了这一要求,只需要学生及家庭成员提供书面承诺即可。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对贫困生资助范围不断扩大,资助金额持续提高,很容易吸引部分缺乏诚信意识的学生夸大甚至捏造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从而骗取获得资助的名额。这样就使得高校资助认定对象不准确,直接阻碍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育人导向和功能不突出,实效性欠佳

一是部分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中并未加入“育人”元素,重物质资助轻思想引领,导致资助与育人工作两张皮。将资助工作简单地按照一般性事务工作进行处理,没有把资助工作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中,忽略了资助工作的本质在于“育人”。他们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执行国家的资助政策以及按时发放资助资金等方面,而对受资助学生的价值引导、人格塑造、情感激发、心理疏导等方面投入较少,导致资助育人功能无法显现,发挥不足。二是部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形式化严重,他们从考核要求出发,应付式地开展诚信、感恩、励志等育人活动,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对于育人工作的开展缺乏顶层设计和长期规划,使得高校育人工作流于表面,缺乏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影响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发挥。再加上社会上充斥着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不良风气,导致很多获得资助的困难学生养成了“等靠要”的恶习,缺乏自立自强、感恩励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气质,直接削弱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三)资助育人载体不多,形式比较单一

为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必须依赖一定的载体、借助一定的形式进行。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载体较少,形式缺乏多样性,无法满足受助学生个性化、多层次的发展需求,很难调动受助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打动学生,阻碍了育人功能的彰显。例如,有的高校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变化,只通过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等传统方式开展诚信、感恩和励志教育,没有运用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型的信息技术载体,也没有适时拓展融合劳动教育、心理辅导、学业帮扶、就业指导等内容。再加上许多“00后”大学生已经进入校园,作为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思想活跃、个性突出,传统的资助育人形式载体对其吸引力较低,影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弱化了高校育人工作的实际效果。

(四)资助育人宣传力度不大,影响力缺乏

一是部分高校对国家资助政策宣传不到位,对资助工作流程告知不明确,再加上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偏远农村,环境闭塞,接收信息的渠道较少,导致他们不了解申请资助的途径和形式,直接影响了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二是部分高校对受资助学生的典型事例缺乏报道宣传,没有营造出奋进逐梦的良好氛围,无法引起师生的足够关注,导致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影响力缺乏。许多高校进行资助育人后,并没有将受资助且自立自强、品学兼优的学生打造成榜样,没有宣传他们的奋斗事迹,无法形成对受资助学生的正面激励引导作用。

三、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对策略

(一)完善资助认定机制,提高认定对象的精准性

一方面,作为资助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方,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校内网络资源,了解学生在餐厅和超市的消费记录,并结合学生的成绩单、出勤率、图书借阅情况建立校内横向的信息数据库。同时,高校应积极与当地民政、残联、社保、中小学等部门加强联系,形成校外纵向立体式的信息交互平台。通过汇总各方面数据,高校对申请困难认定学生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判断,不再将名额按照比例平均分配到各班级,而是统筹分配,根据不同班级的特殊情况,名额合理倾斜,从而提高资助认定的准确性,降低资助育人工作的偏差。另一方面,高校要强化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促使学生如实反映自己的家庭情况,不会因为担心泄露个人隐私不敢申請贫困生认定,也不会利用高校资助管理体系中的漏洞欺骗、夸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从而获得资助。除此之外,高校还要建立对失信学生的监督惩戒机制。高校在资助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建立动态管理系统,对于认定的贫困生依托大数据平台以及班级同学的信息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经济情况,面对一些消费远远超出其经济承受能力的学生要及时撤销认定结果,并对其进行适当惩处,如取消本学年评优评先资格、进行通报教育批评等,从而减少直至杜绝贫困认定过程中出现的虚报谎报等情况。

(二)充分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增强实效性

一方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必须强化立德树人意识,坚持资助与育人的深度融合,不断挖掘资助工作中的育人元素,充分发挥资助思想引导、情感激发、心理培育、品德塑造等方面的功能。另一方面,高校对于资助育人工作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和长期规划,积极构建资助育人工作的科学体系,精心设计育人工作的活动内容,杜绝形式化。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长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的影响,或多或少存在自卑、敏感的心理困扰,因此资助育人工作更要注重维护他们的安全感与自尊心[5]。高校对受助学生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存在学习困难、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等问题,这就需要高校提供学业帮扶、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帮助,引导受资助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他们懂得回馈的感恩意识和奋勇进取的拼搏精神,塑造他们甘于奉献自我、服务社会的高尚品格,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对于育人活动的开展还应及时进行总结反思,不断提炼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资助育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高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三)拓宽资助育人载体,丰富育人形式

首先,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大力运用新型社交媒体平台,善于拓展资助育人的网络载体,创建一批优质的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和快手账号等,发布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章、视频等,依托网络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资助育人活动,加强与受助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受助学生实际需求,有意识地引导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资助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资助育人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其次,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三形态说”,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对象具有复杂性,其需要呈现层次性,对学生的帮扶也应该具有发展性[6]。因此,高校资助育人既要在物质层面解决受助学生实际的经济困难,更要在精神气质、能力培养层面做好引导和支持。针对受助学生个性化、多层次的发展需求,高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资助育人活动形式。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心理知识讲座、组织班级文体活动等形式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对于即将毕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校可以组织多方面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在求职礼仪、生涯规划、人际交往、办公软件等方面的能力,增强他们在求职创业中的竞争力,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从校园向社会的转变。

(四)加强对资助育人工作宣传力度,提高影响力

对各类资助政策讲解、对各类优秀受助典型报道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提升资助育人效果的有效方式。首先,高校可以借助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QQ群等新媒体手段,并利用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形式积极宣传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讲清学校的资助工作流程,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清楚了解申请资助的条件以及申请方式等注意事项[7],为资助育人工作创造良好的开端。其次,高校在资助育人工作过程中,要不断挖掘资助育人工作过程中涌现的典型学生事迹,通过开展评选“自强之星”“励志标兵”等活动打造诚信感恩、自立自强的学生榜样,借助校园媒体广泛宣传他们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发挥资助育人活动品牌效应,从而在学校营造互助友爱、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五)提升资助育人队伍整体水平,提高协同联动能力

一是高校管理者不能仅仅把资助育人作为事务性工作处理,必须认识到资助育人工作是促进社会公平以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高校管理者对资助育人工作要进行长远谋划和统筹安排,明确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标准,健全资助育人管理制度,从而保障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高效开展和长期推进。二是高校应重视资助育人队伍建设,首先应按照教育部要求的学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在校规模1:2500的比例配齐、配好专职的学生资助管理人员[5],高校还要对资助育人工作队伍加强培训,提升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处理能力,从而打造一支人员充足、素质过硬的资助育人队伍。

四、结语

新形势下,高校完善资助认定机制、发挥资助育人功能、丰富资助育人载体、整合资助育人队伍是提高资助育人实效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高校完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进一步提高资助育人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创新性,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引导学生树立感恩责任意识,把学生培养成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艰苦奋斗且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万利平.“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党建育人模式研究——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就业与保障,2021(15):140-141.

[2]王战辉.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4):5-8.

[3]推进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印发《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答记者问[J].新教育,2020(25):4-5+12.

[4]张远航,郭驰.“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的逻辑建构[J].思想理论教育,2020(7):107-111.

[5]唐志文.论新发展阶段推进高校资助育人的高质量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21(11):105-111.

[6]肖慧.基于协同思维的高校学生资助育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8):73-75.

[7]刘峰.新形势下资助育人工作方法探究[J].就业与保障,2021(13):40-41.

(责任编辑:董维)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