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字书写教学中融入美育的研究

2022-06-09 09:50王庆华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4期
关键词:意蕴笔画写字

王庆华

汉字书写是贯串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应引起广大教师充分的重视。汉字以其独特的笔画、字形、结构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内涵,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在写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汉字的书写方法、书写要领,规范、端正地书写汉字,还要注重在汉字教学中渗透美育,以让学生真正领会汉字之美,激发学生写一手好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汉字文化的传承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树立正确的汉字审美观

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其重点是指向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感受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1.利用教材中的例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从写字教学入手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树立写好汉字的信心,为学生书写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教材对写字教学特别重视,从一年级开始就在语文园地中设立了“书写提示”板块。教师可以借助“书写提示”中的汉字让学生仔细观察,以让学生对汉字的书写之美有初步的感知,为学生规范、美观地书写汉字奠定基础。另外,教材课后习题中田字格内的生字也是学生观察临摹的对象,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汉字来让学生感受汉字之美。教师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汉字临摹,可以让汉字之美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在书写汉字时自发朝着美的方向靠近,为学生写一手漂亮、美观的汉字奠定基础。

2.利用书法名家的作品欣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汉字不仅外形美,还蕴含着丰厚的文化意蕴。汉字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逐渐演化,出现的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与这些字体同时出现的还有许多的书法家,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书法家的作品来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书法家的熏陶下,感受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编排的内容是“遨游汉字王国”,单元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来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的文化。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受到汉字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教师可以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搜集跟汉字有关的趣味故事,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跟汉字有关的书法作品与同学进行学习交流,以让学生在汉字文化氛围中,在抬头见“书法”、低头“思考”或者“研究”的活动中感受汉字之美,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在这个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机多向学生展示一些名家的书法作品让其欣赏,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为学生爱上写字提供条件。

二、感受汉字的意蕴之美

古人常用汉字描摹事物,汉字也是由古人的以形表意发展演化而来的。汉字具有形象美、画面感极强等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特别的关注,并结合具体汉字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意蕴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1.感受汉字形象之灵动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汉字中的笔画就像一个个图形似的。因此,基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就可以从汉字的形象入手展开教学,以讓学生从中感受到汉字的形象美。如教学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一文中的“雨”字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雨”字,然后又借助多媒体把“雨”的汉字演变规律展现给学生看,这样就给学生一种直观的印象。然后教师让学生说说“雨”字的一横像什么,“雨”字里面的四个点像什么。学生很快就想到了里面的四个点就像是小水滴一样。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借助多媒体把“雨”字的运笔轨迹展示给学生看。这样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简单的汉字变得灵动起来,还可以帮助学生牢固地记住汉字的字形,感受到汉字的灵动之美。

2.感受汉字意象之深远

古人在造字时,常以笔画或者部件来表示某个意象,以让汉字具有这个意象所表现出的意境,这种意境也就是汉字的意蕴之美。教师从汉字的意蕴之美展开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如教学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一文中的会意字“森”时,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简单地了解“森”是由三个“木”组成,这样的汉字教学就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也很难产生动笔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意蕴之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森”字呈现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组成“森”字的三个“木”各有着怎样的特点。在观察中学生发现“森”字最上面的“木”写得比较大,下面的两个“木”写得稍微小一点,整个汉字中上面的“木”字覆盖了下面的两个“木”。从远处看“森”字,就仿佛看到了真正的森林一样,给人一种层层叠叠的立体感和葱郁茂盛的美观感。另外,从意象来看,上面的“木”离得远,看起来比较小,用一个“木”表示,近处的“木”比较大,用两个“木”来表示。在教师引导学生的分析与感悟中,一个普通平凡的汉字呈现出了深远的意境。在这种意境中,学生不仅对汉字的字形有了形象的理解与记忆,还掌握了汉字的书写要领,感受到了汉字的意蕴之美。在教材中,以某个部件作为意象组成的汉字还有许多,如“磊”“鑫”“林”“众”等,教师都可以从意象入手,帮助学生认识汉字、书写汉字,感受汉字的意蕴之美。

三、感受汉字的均衡之美

课标对第一学段学生写字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规范、端正、整洁”。教师从汉字的笔画结构等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均衡之美,可以为学生“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好汉字奠定基础。

1.感受汉字笔画的参差错落之美

汉字虽是方块字,但其笔画组合却是层次错落的。教师从汉字笔画入手引导学生感受汉字之美,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汉字的特点,还有助于学生汉字书写水平的提升。如二年级下册《神州谣》一文中的“州”这个汉字,写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对这个字的字形结构进行分析,会发现“州”是由三个点与竖撇、短竖、长竖组成,组成“州”字的三个点虽然都是处于中线位置上,但起笔、落笔之间还是有着一定差别的,其中的竖撇、短竖与长竖之间间距相等,体现出了汉字笔画的参差之美。教材中像这样的汉字还有许多,如“喜”“重”“垂”这种横画较多的汉字都具有笔画参差错落之美。教学这些汉字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汉字,掌握横画较多的汉字的书写规律,以使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够写好更多横画笔数较多的汉字,提升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

2.感受汉字结构的协调匀称之美

结构协调匀称也是汉字的基本特点。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赏析汉字笔画的协调之美、匀称之美,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促进学生汉字书写水平的提升。如教学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的“递”“原”“局”这些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结构上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在观察中学生发现这三个字虽然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但是在写法上又有着自己各自的特点。教师从汉字书写要领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让学生发现保持汉字平衡与协调的技巧,使学生对汉字的结构之美有较为深刻的感知。又如,《沙滩上的童话》一文中“周”“围”这两个字,一个是三包围结构,一个是全包围结构,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发现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在书写时要协调的特点,尤其是被包围部分不能写得过于靠上或者靠下等,要写在包围部分的正中间,这样整个汉字看起来才会更加美观。在写字教学中,在遇到半包围、三包围或者全包围的汉字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它们在结构与笔画上的特点,指导学生认真书写,以使学生在具体的写字中真正领略到汉字的匀称之美、协调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写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审美的熏陶,并且引导学生在汉字书写中发现与挖掘美,从而增强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同感,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将汉字写得更加规范、端正。

(作者单位:四川绵阳市西山路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F7D61EDC-C6B5-4AD7-801A-1F3690C6B2E6

猜你喜欢
意蕴笔画写字
干将莫邪传说演变路径及文化意蕴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学写字
找不同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写字
融合本土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探寻
写字大课堂
30
添笔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