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难点及应对措施

2022-06-09 00:54
建筑与预算 2022年5期
关键词:施工方施工现场工程项目

李 杨

(甘肃省民航置业投资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根据市场建筑工程安全监管单位不完全统计数据,我国现有就职于建筑行业的工作人员超过4000 万,其中隶属建筑工人岗位的人员数量就超过了1000 万。此部分群体是建筑领域工作群体中的主要劳动力,作为一线工作人员,本应当在工作中获得较为可观的收益,但在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时发现,我国每年都有数百起甚至数千起的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并且死亡或伤亡人数正呈现一种逐年上升趋势[1]。由此可见,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难点

1.1 对工程安全生产的认知不到位

为了保证施工方的个人利益,施工方往往会采用压缩工程施工成本的方式获取利润。同时,受到社会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施工方更加倾向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也可以将此种行为描述为“重视工程项目的施工与生产效率,忽视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甚至一些企业为了得到更高额的利润,盲目地扩大生产施工规模,但却为了减缩成本,故意回避对现场的安全管理,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投入,缺少对工人与技术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教育[2]。而安全意识缺失,是发生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一味追赶工程进度导致施工方缺少安全意识,没有按照预期的进度与原则开展施工,可以认为在此种条件下竣工的项目,完全是在侥幸中求生[3]。甚至有一部分工人在施工现场没有配备安全帽、安全防护设备而直接上岗,其个人认知的偏差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1.2 建筑企业自身监督检查缺失

在对我国现有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安全调查与走访中发现,超过半数的建筑企业没有在日常工作中全面落实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即便有一些施工单位组织了安全教育或开展了定期安全巡查工作,但相关工作也是流于形式,对安全施工的监督、检查、执行,存在明显的力度不足问题[4]。在对施工方安全管理员的审核中发现,少部分工程项目的安全员甚至没有资质证书,属于无证上岗行为;也有一部分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没有按照规章制度执法,故意降低对工人的处罚标准与整治力度。为了保障工程的施工工期,他们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开展工作,甚至对工人在施工中的不规范行为选择忽视[5]。在走访与交流时发现,安全员认为一旦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出现安全问题,便需要对工程进行停工整治,此种行为意味着工程施工停滞,而此时为施工方带来的是巨大的财物损失。因此,可以将工程项目隶属的建筑企业的监督检查缺失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难点之一。

1.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隐患较多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较多、安全风险分布较为琐碎,也是影响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主要原因之一[6]。例如,施工现场高空坠落风险、物体打击风险、火灾风险等都会诱发大型安全事故,而此类风险在建筑施工中属于显著风险。除此之外,还存在较多的施工现场隐蔽性风险有待进一步查证。

2 应对措施

2.1 构建基于BIM 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总框架

在遵循科学性和动态性原则的基础上,引入BIM 技术,针对上述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难点,构建如图1 所示的施工安全管理总框架。

图1 基于BIM 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总框架示意图

在该框架结构当中,利用BIM 技术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各项信息以及从现场获取到的安全信息进行集成化管理,并利用建模软件构建BIM 综合信息模型。在模型基础上,分别从施工人员角度、施工现场布置角度、风险管控角度以及安全应急角度对施工安全进行管理。图1 中针对各类施工信息的采集其主要来源分为两个方面[7]:第一方面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本身具备的各类信息,如工程概况、建筑设计图纸、结构设计图纸等;第二方面是施工现场应用的各类安全设备、设施以及防护装置等其材料、型号、规格等属性信息。在对BIM 综合信息模型进行构建时,应当充分结合Revit 建模软件的应用优势,将传统二维的建筑信息转变为三维甚至四维的模式,以此使各类信息能够得到更立体地展现[8]。在完成对BIM 信息模型的构建后,还应当充分利用BIM技术可视化和模拟功能,结合RFID、VR 等管理技术,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各方面安全内容进行管理。

2.2 建筑工程施工设备安全监控与预警

在确定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整体框架后,针对施工现场各类设备是否能够安全运行进行监控和预警。在这一过程中,引入RFID技术,针对施工现场各类信息进行自动化获取,并将获取到的信息作为依据,对施工设备进行安全监控和预警,其基本流程如图2 所示。

图2 建筑工程施工设备安全监控与预警流程

结合图2 中的内容,针对施工现场各个危险源识别时,可引入SCL 安全检查表法,针对现场作业人员存在的不安全施工行为、机械设备的故障异常、施工现场各类物体的错误摆放等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同时,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应当在进入到施工现场后佩戴内部装有RFID 传感器标签的安全帽,针对现场各类施工设备也应当配备相应的RFID 传感器标签。通过对RFID 传感器标签获取到的监控信息进行读取和识别,对施工状态进行判断。RFID传感器标签获取到的监控内容主要包括实时位置信息、对象属性信息以及施工环境信息。将各个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前制定的安全区域界定作为基础。通过对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设备的实时监控,在上述构建的BIM综合模型基础上,将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的作业路径与不安全区域进行比较。若出现重叠,则说明此时施工人员或施工设备正处于不安全状态当中,立即通过RFID 传感器进行报警,并亮起指示灯;若不重叠,则说明此时施工人员或施工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当中,此时RFID 传感器不会做出响应,指示灯也不会亮起,以此实现对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与施工设备的监控和预警。

2.3 完备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工作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活动时,确保施工人员与施工设备均处于安全状态的基础上,还应当针对现场施工可能遇到的危险给出相应的安全防护策略,以此进一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为了有效防止各类安全问题产生,针对其给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首先,针对触电安全问题,在施工单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选用TNS 供电方案作为核心,实现三级配电及两级防护。其次,针对高空坠落安全问题,严禁存在危险疾病的人员进行高空作业施工,针对身体状况良好的高空作业人员,也需要在其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的情况下才能够允许施工。若存在必须在夜间完成的高空作业任务,则应当为作业人员配备照明设备。最后,针对物体打击安全问题,在施工时尽可能选择规格较小的施工工具,并对其进行随时检查,避免从高空掉落威胁现场人员健康。

3 对比分析

为证明设计的安全管理方法可以优化施工现场作业环境,以某大型建筑工程项目为例,开展如下文所示的对比试验研究。

根据施工方设计的工程图纸与设计的施工方案,对此工程项目展开施工。在施工中,正确认知现有施工方案存在的不足,并根据本文提出的内容,对施工现场的风险进行集中管控。将安全管控前后施工现场不同风险的发生概率作为对比指标,计算建筑工程项目不同安全事故可能发生的概率,计算公式如下:

图3 安全管理前、后建筑工程项目不同安全事故可能发生的概率

式中:P 代表建筑工程项目不同安全事故可能发生的概率;a 代表工人施工作业行为规范性;b 代表工人安全配套设备完善性;c 代表专项安全教育落实度;γ 代表工期进度对工人施工行为的影响。将计算结果绘制成图示,见图3。

从图3 中看到,按照本文设计方法进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管理后不同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可以大大降低,并可以实现基本控制趋于0,而管理前不同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在20.0%~85.0%之间,且由于机械操作造成的风险最大,说明早期施工方没有做好对工作机械操作的安全培训。

4 结语

本文开展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法的设计,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按照本文设计方法进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管理后不同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可以基本控制在0。证明了此管理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但本文在研究中没有考虑工人主观情绪对施工行为造成的影响,因此,可在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的研究中,将提供工人良好的作业环境作为重点工作,保证工人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工作。

猜你喜欢
施工方施工现场工程项目
施工方参与回购的建筑供应链协调及应急策略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论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之间的联系
海外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设备采购实践
浅谈监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
建设工程管理中施工方的签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