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动研究中打造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思维型课堂

2022-06-09 10:32
英语教师 2022年7期
关键词:设计说明文本思维

张 燕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应设计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于一体的活动,获取、阐释和评判语篇意义,表达个人观点、意图和情感态度,分析中外文化异同,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教育部2020)。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推出的高考英语新题型——读后续写,要求考生阅读一篇350词以内的短文,根据其内容和所给两个段落的开头语续写150词,确保续写部分与给定的材料有逻辑衔接,情节和结构完整。读后续写题型符合《课程标准》提出的上述理念。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题目所给的350词以内的文本,了解故事的基本要素和起因、经过、高潮,找出故事的主要矛盾冲突,根据所提供的两段的段首句,展开合理的想象,给故事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局;在续写过程中还要注意故事发生的文化背景、人物性格特征及文本语言风格与前文保持协同一致。这一过程体现了“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且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理念。

读后续写题型自出现就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反复尝试、反思,旨在探寻一种较好的读后续写教学模式,能够在提高学生读、写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其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思维品质。在研究过程中采用安妮·伯恩斯(Anne Burns 2011)提出的行动研究法,其基本程序包含两个 cycle。cycle 1:plan—action—observe—reflect;cycle 2:revised play—action—observe—reflect。使用行动研究法对2018年6月浙江省高考英语读后续写进行了两次教学,并进行了观察与反思。下面是对这一过程的报告。

一、行动研究的第一阶段

(一)行动设计与实施

Step 1:Warming up

在上课的前几分钟,教师询问学生是否喜欢旅行,邀请个别学生分享其最难忘的旅行,从而达到引起学生关注、自然引入话题的目的。

Step 2:Reading the text

Task 1:Read the article and then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Who are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story?

(2)When and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ed?

(3)What’s the story about?

Task 2:Read the article again and try to finish the table(见下页表 1)below.

表1

【设计说明】任务1通过明确的提问,引导学生找到故事的人物,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基本要素,发掘故事的主旨,把握续写的大致方向。任务2要求学生细读文本并完成表格,找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总结故事情节,判断人物感情,从而把握故事情节发展趋势,为续写故事情节作好准备。教师针对表格中每一项提供一个例子,并引导学生填写表格,为其更好地完成任务搭建“脚手架”。

Step 3:Discussion

Read the text again and try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What kind of difficulty did they come across?

(2)What would be the result of solving the difficulty?

(3)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expanded first paragraph?

(4)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expanded second paragraph?

(5)What’s the possible ending of the story?

【设计说明】在学生了解故事发展脉络后,教师通过问题链引导他们找到故事的高潮,即故事情节的转折点,进而引导他们通过解决故事中作者面对的困难探寻故事的合理结局。学生通过讨论判定续写两段的段落主旨大意,结合结尾确定了续写部分合理情节的框架。

Step 4:Writing

教师在黑板上总结前半节课学生讨论定下的情节框架,邀请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完成续写任务,并派代表上讲台展示自己的习作。

【设计说明】本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二理科班的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面对读后续写这种对英语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题型,让他们直接独立完成难度较大。因此,设计让学生合作讨论,共同完成,以降低任务的难度,增加任务的趣味性。

Step 5:Homework

Please polish your writing using some clauses and phrases.

【设计说明】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习作质量不高。要求学生课后润色自己的习作,从而提高其书面表达能力。

(二)观察与发现

1.学生对课堂任务的完成质量不高。虽然学生能较顺利地查找文本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基本要素,但是由于故事的矛盾冲突不明显,他们在总结故事主旨大意时遇到困难,这是教师没有预想到的。此外,尽管教师在课堂上已经引导学生总结出了续写情节的基本框架,但他们续写的情节依然千奇百怪,不合常理。

2.学生被动接受信息较多。课堂活动步骤设计较传统、保守,学生只需要通过跳读了解文章大意,通过寻读找到文章的细节信息就可以较愉快地参加课堂小组竞赛活动,至于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思维品质的锻炼,未在课堂活动中体现出来。

(三)反思

在上完这堂课后,教师感觉完全没有达到思维型课堂的效果。科组的同事热心地参与评课,提出课堂最后的写作展示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偏高,没有作好学情分析,同时没有就如何续写合理的情节进行明确、到位的指导,导致学生的构思天马行空,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所授班级为物化政班,女生较多,在活动中较腼腆,习惯推让,导致课堂氛围不够活跃。此外,后面的教学步骤虽然进展顺利,但是毫无新意,与《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培养目标相去甚远。本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续写情节,完成读后续写,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情节合理的指导不到位,这是课堂产出不如意的主要原因之一。课后教师积极翻阅相关书籍,了解到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除了让他们了解需要根据贯穿全文的故事背景、情节脉络、人物设定、写作意图、主题意义及段首句的提示合理接续情节(马旭 2021)外,还应在实际教学中指导他们掌握一些实用的续写微技能,以帮助其更明确、直接地把握合理的续写情节。在学习了王玉艳(2020)编著的《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实践指南》后,认为书中提到的续写点非常适用于基础较弱且刚开始接触读后续写的学生。因此,对于这一课又进行了重新设计。

二、行动研究的第二阶段

(一)行动设计与实施

在认真学习续写点后,对2018年6月高考英语浙江卷读后续写的教学进行了新的安排,同样认真上了一堂公开课。课堂设计如下:

Step 1:Before lesson

教师此次选取另一个物化政班,该班级男生相对多些,也更活泼些,两个班在英语成绩方面属于平行班。课前,教师将学生分为8人小组,并按文学圈模式给每个小组成员分派好角色和任务,要求他们尝试课前自主完成读后续写的文本阅读。每个小组成员的角色有“领导者”“联结者”“好句发现者”“绘图者”“单词解释者”“总结者”“追踪记者”“文本神探”(姚家锐 2009)。领导者需要组织自己的组员在阅读文本后,课前找时间分享、讨论,共同绘制一份关于文本的情节线和人物情感线变化的思维导图,由绘图者执笔或课间借用教师电脑绘制思维导图。“好句发现者”要发掘、整理、汇报已知文本的语言风格。

【设计说明】从上一堂课的反应来看,学生能够在阅读文本后找到故事的基本要素、明显脉络等信息。教师设计课前活动,分配好角色任务。这样既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避免因任务分配不明确而导致拖沓推搪,使其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又能够使其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对信息的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内化与运用、归纳和提炼。在充分锻炼学生的初阶思维能力的同时,完成了对文本基本细节信息的了解,激发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也为接下来的课堂活动作好准备。

Step 2:Warming up

课堂伊始,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展示美国西部原始森林的优美风光,然后告知学生所需要续写的文本故事发生的场景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里。

【设计说明】优美宁静的森林风光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通过视频为学生构建图式输入,让他们对故事发生的场景———美国西部森林有了大致的概念,为其接下来设计构思在森林里发生的事情提供了想象的具体依据。

Step 3:Sharing and presentation

教师邀请一个小组上讲台展示他们合作学习的成果。学生非常踊跃,有一组学生制作了一张PPT用以展示故事的情节线和情感线(见下页图)。该小组的“总结者”上讲台讲解他们小组绘制的依据“情节山”变化的故事情节线和情感线。其中“情节山”的结构及绘制,在之前的阅读课上,教师已经进行了渗透,因此非常欣喜地看到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该小组的“好句发现者”展现了文本中描写环境的句子:

My dad and I spent the night in the guestroom of the farm house listening to the frogs and water rolling down the river nearby.

It was so peaceful and quiet and the colors of the brown rocks,the deep green pine trees,and the late afternoon sun mixed to create a magic scene.It looked like a beautiful woven(编织的)blanket spread out upon the ground just for us.

同时,他总结称该文本有以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的语言特点。

之后,其他小组的学生补充:文本有少量对话,以及用词较简单、朴实的语言风格。

【设计说明】在文学圈活动中,学生的讨论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文学圈活动中的评价由三方面组成,即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表现的自我反思,其目的是全面发现自我从而增强自信,同时认识不足,及时改正(丁丽华 2016)。教师在布置课前任务后,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合作学习成果的平台和机会。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创造性地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Step 4:学生阅读已经阅读、学习、写作并评讲了的2016年10月到2018年6月高考英语浙江卷读后续写题的已给文本和续写范文。然后,根据表2所提供的方向找到已给文本和续写范文中相呼应的信息点。

表2

学生在自主阅读后迅速找到细节描写的信息在已给文本和续写段落中都有stream、berries;特定物品有the yellow blouse,原文结尾有the open area、flag 等;所给首句有 helicopter。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已经阅读、学习、写作并评讲过的作文文本,引导他们找到续写文本中与题目文本中相呼应的信息,即续写中的微技能续写点,并通过表格的形式引导他们归纳整理常见续写点可以从细节描写、特定物品、原文结尾和所给首句中寻找。由于学生对文本较熟悉,他们能够迅速找到表格中需要填写的续写点,同时明白续写点的意义和功能,既提高了逻辑性思维能力,又为知识迁移作好准备。

Step 5:Please reread the given text about the travel in the Wild West,and discuss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continuation points(见下页表3).

表3

学生经过短暂的讨论踊跃地说出了他们找到的续写点。比如:细节描写的续写点有the initial track;特定物品有 the cowboy hats;不少学生认为结尾处叔叔交代的don’t be late for supper可以作为续写的呼应点;首句中最明显的是the rabbit。

【设计说明】通过第四步的学习引导,学生在了解了续写点的意义和功能后便有了跃跃欲试的感觉。在这一步中他们得以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大大提高了对读后续写这一题型的信心,也锻炼了思维的灵活性。

Step 6:Please discuss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and draw a mind map about the plot you are going to expand the story.Your mind maps can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What did the author and his father do?What did they say?How did they feel?

【设计说明】上一次教师在与学生讨论并确定了写作提纲后,就让他们讨论写作了,结果不够理想。本设计吸取了上次列完提纲就直接写作的经验教训,旨在让学生在写作时不要跑题,从而更好地思考续写点在续写中如何体现以提高续写段落与所给文本的协同性,使他们的写作思路更清晰,提高其创新性和灵活性等思维品质。

Step 7:Please finish writing the composition and then exchange your works in your group and assess your compositions according to the table(见表 4)below.

表4

学生这一次的写作产出质量明显比上一个班级的产出质量高很多。其中一名学生的习作如下:

Suddenly a little rabbit jumped out in front of my horse.It was so cute that I could not help chasing it.“Don’t ride so quickly or we will be far away from the track!”So excited was I that the command just flash in my brain.As I chased the rabbit with my father chasing me,we deeped into the forest gradually.Suddenly,the rabbit disappeared,the track was out of our sight as we took a look around.And it was too late for us to realize the situation—We are lost!

We had no idea where we were and it got dark.Feeling great frightened,I sank into a world of hopelessness.I started crying and had no idea of what to do.Just at that time,my father hug me and said.“Calm yourself down,do you hear the sound of water rolling down the river near by which we heard the same last night?”As I followed my father,we found the river and kept up to it.Finally,we got back to the farm and had supper with Uncle Paul’s family.What a crazy day!

【设计说明】让学生在创作完思维导图后进行写作,在写完后互评,促进他们相互学习。通过评价表的对比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所学知识、技能,把握合理情节应具备的条件,为日后更好地自主写作打下基础,同时锻炼了批判性思维能力。

Step 8:Homework

Please review what you have learned today and finish another continuation writing by yourself.

【设计说明】课堂上,学生在同学和教师的帮助一步步了解了如何理清文本的情节线和情感线,推断续写段落的大意框架,并利用续写点构建合理的续写情节的同时提高续写文本与所给文本的协同度。课后教师要求学生独立按照所学步骤和思路完成一篇习作,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提高他们迁移运用的能力。

(二)观察与发现

在采取新的教学计划后,课堂有了一些变化。学生课堂参与度及活动完成度比之前明显高很多。这一次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分配了明确的角色和任务,使他们明晰任务,在文学圈活动中完成对文本的解读。这就使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供学生学习、体验、感悟续写点的写作微技能,并运用该技能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讨论、构思、创作。学生普遍反映更容易跟上课堂的节奏,也更愿意参与课堂,实现更高质量的产出。

思维的锻炼真实地在课堂上发生。课前学生通过文学圈活动完成对文本信息的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内化与运用、归纳和提炼。课堂上体验续写点时,通过已知文本寻找呼应信息点,从而总结归纳信息点的常见种类,这些都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品质。课堂上学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他们小组的合作成果。在找到续写点后讨论并根据思维导图绘制续写情节思维导图,这就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思维品质。学生构思创作续写作品后,互相交换习作,以互评表为参照自评和互评习作,批判性思维品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三)反思

第二课后教师和学生的体验良好,非常享受课堂。学生喜欢分工明确的合作方式,享受通过有效合作产出作品的成就感。在掌握了续写点微技能后对读后续写不再感到茫然失措,构思时有了明确的方向,大大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信心,并表示非常期待下一次类似的课堂。这给了教师极大的鼓舞和信心。通过对两次课堂的观察与反思发现,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认真落地有助于师生在课堂上更好的互动,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在课堂上提高了理解力、思维力、表达力等,实现了思维型阅读课堂。

结语

在《课程标准》普遍推行的当下,改进英语课堂是势在必行的事情。教师努力学习,不断反思,充分利用行动研究法的 plan、action、observe、reflect四个步骤不断改进课堂,不但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本轮行动研究中发现,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在读后续写教学的写作课堂中分清角色任务,创设更多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融入写作微技能教学,对培养他们的分析与比较、综合与分类、抽象与概括、批判与创新等思维品质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设计说明文本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参加2018年江西省图书馆新馆馆徽(LOGO)设计
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Section A 1a—1c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次氯酸分解的数字化实验”设计说明
Unit 4 Making the news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