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融合绘本的小学英语主题探究教学设计与实施

2022-06-09 10:32唐永文杨姗姗
英语教师 2022年7期
关键词:绘本目标素养

唐永文 杨姗姗

引言

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培育核心素养的理念深入人心,但是仅凭宏观的核心素养理念改变不了我国英语基础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学习活动停留在浅层的普遍现象。有鉴于此,必须不断改进和优化英语课程内容,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技能,从而有效开展深度学习活动,立德树人,让核心素养真正在小学英语课堂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如何进行主题探究教学的有效设计与实施是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英语主题探究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英语教师能够积极学习培育核心素养的课程育人理念,认识到小学英语教学必须通过素养本位的单元整体教学,引导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层学习,即通过以主题意义探究为主线——基于对完整语篇的感知、理解,探究主题意义,同时学习英语基础知识,从而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然而,在小学英语主题探究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知行不一,其主要表现为:

教学目标的三类定位问题:第一类是知识与技能的双基教学目标,不是素养教学目标;第二类是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割裂为三个教学目标,不是一个整体;第三类是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素养目标变成四个教学目标,没有整合与提升。另外,只有课时教学目标,没有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也是当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忽略的问题。

教学内容的两类整合问题:一方面,有的教材内容有限,教师如果仅依照教材内容开展教学,将极大地限制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对单元教学内容不能完整的把握,以对话语篇、阅读语篇和语法板块等内容为重,相对孤立地在一个课时里进行单一语篇或者语法板块的教学设计,对其他内容一笔带过。对单元教学内容缺乏结构化、立体化的设计,造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相互关联的文本被人为地割裂,使教学内容呈现碎片化,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学方式的三类实施问题:在第一种教学方式中,教师以语言知识为主线——以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讲解操练为主,止步于碎片化的知识点学习;在第二种教学方式中,教师能以语言技能为主线——以知识定位和理解文本基本信息,以及相应的语言操练为主,止步于表层信息梳理。这两种教学形态满足于升学考试分数和技巧的获得,制约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在第三种教学方式中,教师意识到以主题意义探究为主线——基于对完整语篇的感知、理解,引导学生探究主题意义,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关注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然而,由于语篇研读的程度、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整合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落实效果一般。

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为例,将绘本Lorna is upset与教材融合,探讨主题探究教学的有效设计与实施策略。

二、素养本位的小学英语主题探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素养导向下的逆向教学设计——融合绘本推进主题探究

素养本位强调学生立场,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了解其实际需求(Where To),以其立场依据学习的逻辑进行逆向思维教学设计,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的传统方式转向“学生将何以学会”的新课程思维。逆向教学设计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围绕主题主动探究,自主建构,在综合学习中提升学习效能,为他们的深度思维和创新迁移提供发展空间。逆向设计的逻辑是清楚预期成果是什么,要收集什么样的证据来保证预期成果的实现,据此作出具体的教学设计(刘徽、陈森燕 2020)。

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主题是“交通方式”,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单元大概念为“绿色出行,健康生活”。教材分为A、B、C三个部分,就文本内容来看,主要涉及常见交通出行方式、交通规则理解、特色地貌和气候影响下的交通方式和跨文化交通理解,教材中文本信息相对独立,课时之间关联度不高,大部分教材配套练习是浅层次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六年级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已远超教材语言知识所达到的标准。

在对海量教学资源进行搜索后,课题组选用外研版《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系列第四级上Lorna is upset为单元学习资料的补充。在绘本中,马修

单元是承载主题意义的学习单位。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试图通过单元内容结构化,依据不同的素养培育目标,利用“大观念、大项目、大问题、大任务”(崔允2021)统领整个单元教学。在本单元教学中,课题组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以“绿色出行、健康生活”为单元大概念,结合单元教材板块内容和绘本,将本单元划分为五个课时:第一课时单元A板块,了解不同需求下的多样出行方式;第二课时B板块,了解交通规则保障生命安全;第三课时语篇阅读,了解出行方式受地理、文化、气候差异等因素影响;第四课时绘本阅读,对有差异的数据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第五课时,了解中西方交通、饮食文化差异。教师根据不同的课时目标和预期表现创设真实情境和活动链,在宏大的单元大概念和细小的知识点之间建立起清楚的学习逻辑关系(见下页图1)。(Matthew)跟班里来的新同学洛娜(Lorna)合作进行问卷调查,并引发了更多同学开展关于上学交通方式的讨论。最终,大家在学校的组织下结伴同行,逐渐加入绿色出行——步行上学的队伍。该绘本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具体,使用了教材中的基础语言知识,围绕核心问题“How do you get to school?”展开叙事。

图1

学生通过阅读该绘本能学会依据主题发现问题、科学地使用数据统计分析工具,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得出结论并付诸实践,从而解决问题。该绘本涉及调查问卷、柱状统计图设计、数据收集、观察和分析等,融合了跨学科知识,集语言学习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本单元的逆向设计中,绘本作为“学生将何以学会”的补充教学资料,丰富了单元主题探究内容,推进了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有效促进了主题探究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落实了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架构——融合绘本制订递阶课时教学目标

绘本作为单元教学第四课时,“通过阅读文本,了解问卷调查的程序和基于数据进行分析的科学方法和态度”,这一课时的目标是“承前”,是对不同交通出行方式的迁移应用,也是“启下”,帮助学生习得语言、尊重差异。绘本的融入使单元目标呈现由低到高的层次性和递阶性:较高层次的教育目标以较低层次的教育目标为基础,并包含较低层次的教育目标(丁念金 2004)。递阶式的课时教学目标设置将以“支架”形式有效帮助学生逐步探究、构建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和认知,实现学科育人的价值。

(三)素养导向下的单元主题探究——融合绘本凝练升华单元主题意义

本单元的大概念为“绿色出行,健康生活”,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教材文本语言知识创设情境,激活他们的思维,引导其建构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达成各学科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连接课本与真实世界。在本单元的主题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教材可以完成简单出行话题交际与相关主题文本阅读,从而了解不同出行方式的差异并简单分析原因。

在第四课时,绘本的融入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内化了本单元语言知识,而且将同伴互助、交通规则、环境保护、数据分析等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在故事情境中整体呈现,帮助和引导他们进行综合理解和行为分析。在主题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文本内容,并生成结构化板书:左侧是故事发展的情节线,具体描述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的操作流程及其讨论过程和最终解决方案;右侧是教师依据绘本内容及单元主题学习需要总结的问卷调查科学流程:确定主题—进行调查—分析数据—提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每一步均与具体范例描述一一对应,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引导他们运用概念解决实际操作问题(见下页图2)。最终,通过绘本阅读,学生能依据数据独自或合作分析“绿色出行”的主题意义,能发自内心接纳、践行并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能严谨地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反馈,能总结出规范的问卷调查流程——从知识到应用,从经验到策略,从实践到理论。由于绘本主题凝练,内容丰富,它的融入高度契合了核心素养指向下单元的育人目标。在融合绘本的单元主题探究学习和推进中,学生的综合分析等思维能力获得提升。

图2

(四)素养导向下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融合绘本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素养导向下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基于已有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应用(教育部 2020)。

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在各科知识相互交融的综合语境中得到发展的。本单元先后涉及问卷调查、行为习惯、文化差异等情境的学习,如A部分的练习中出现了班级交通问卷调查、根据不同目的选择出行方式并造句;B部分出现等公交时应排队等注意事项、阅读文本表达了不同的气候、地理环境和生活理念导致出行方式不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依据文本信息给予交通安全提醒等。但是,所有话题都仅结合简单的生活经验,围绕话题语言知识展开,停留在信息传递的浅层学习层面,均未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总结,而绘本融入的单元整体教学实现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从信息传递向信息加工的功能转变。

Lorna is upset的绘本描述中,知识层面涉及不同出行方式的表达和运用,能力层面涉及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案,思维层面涉及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涉及新同学的合作相处和环境保护等内容。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不仅能从主人公洛娜的情感变化明线获取交通工具选择、合作沟通、绿色出行、健康环保等实际生活经验、知识理念等,还能在故事情节的推进过程中进一步深入了解问卷调查科学、严谨的完整流程。绘本的融入不仅完善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框架,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还通过综合性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单元主题意义探究的深化,实现了跨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和相互联结,最终使其能就单元学习主题进行综合、理解、迁移、运用。

结语

在小学英语主题意义探究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从单元整体设计出发,不仅关注语言知识的教学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还关注学习资源的拓展,适当融合英语绘本等多模态学习资料;要基于学生立场设计多维递进的教学目标;要创设丰富、完整的主题语境,让学生浸润其中,感知、学习英语语言,内化、运用结构化知识,培养学习逻辑,发展思维水平;以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推进主题意义探究,引导学生迁移创新应用英语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实现从“双基”到“素养”的升华。

猜你喜欢
绘本目标素养
绘本
绘本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绘本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