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小学英语语篇生成教学

2022-06-09 10:32张文静
英语教师 2022年7期
关键词:内化语篇整体

张文静

一、基于单元整体设计小学英语语篇生成教学提出的背景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2016)。《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落实“双减”,成为广大教师的重要议题。

“整体语言教学”作为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教学中把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语篇作为第一步,即从阅读与理解全文开始,然后从中挖掘其他教学内容,如词汇、句式等(朱浦、祁承辉2020);主张教师围绕语篇整体开展听、说、读、写教学活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在小学生英语阅读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从阅读语篇开始的单元整体教学效果有限。那么,是否可以反其道而行: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背景下,以语篇生成为切入点,开展语篇生成教学呢?

为此,以提升小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导向,构建高效英语课堂,结合单元整体教学与学生实际,以语篇生成为切入点,开展了基于单元整体设计小学英语语篇生成教学的相关研究与探索。目的在于:一是结合广东省深圳市的具体环境和学生特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发展符合本土实际情况的高效课堂教学;二是立足课堂,力求激活学生的内在认知系统,通过积极的语篇动态生成教学,帮助其以更积极、健康的状态学好英语,“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教育部 2012)。

二、基于单元整体设计语篇生成教学的内涵

语篇是人们在语言交流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系列连续的句子或语段所构成的语言整体,既可以是对话,又可以是独白;既包括书面语,又包括口语(胡壮麟 1994)。基于单元整体设计语篇生成教学指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立足单元整体设计,结合学生实际,通过单元整合和文本再构,以促进其语篇生成为目标,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的方式,充分发挥认知能力,在原有的语言基础上内化新知,进行意义建构,生成语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认识、应用新知识,从而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转化。

三、以语篇生成为核心的单元整体设计的特点

以语篇生成为核心的单元整体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语篇生成是单元整体设计的核心。确定单元目标,整合单元知识点,设计教学活动,明确学习评价方式,都必须围绕更好地促进学生语篇生成展开。

二是立足学生实际。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尽可能促进学生进行真实意愿的表达。

三是所设计的学习内容紧密相联,融为一体。整合设计好学生的学习内容是语篇生成教学的重要前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结合自然单元与学生实际,整编陈述性语篇(passage),作为学生语篇输出的篇章结构范例;(2)在陈述性语篇基础上提炼问题链,作为对话性语篇(dialogue)的问题主体;(3)整编口诀,作为语篇输出的语用规则;(4)汇总相关单词、短语和语块,作为语篇输出的词语基础。

四是以单元整体设计的学习内容为主体,以学生课堂生成的“妙言佳句”及学习诉求为补充,两者融合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学习内容。学习诉求指学生在课堂上想表达但又不会,需主动向教师咨询的单词或句子。

四、以语篇生成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语篇生成教学模式

以语篇生成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篇生成能力的“主阵地”,旨在解决“怎么教”与“怎么学”的问题。在以语篇生成为核心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问题链的引导下逐步激活原有的语义结构,组织语言,生成对话性语篇,与他人展开对话交流,在运用中学习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学生仿照语篇范例,运用新知识,生成个性化陈述性语篇,从而促进认知结构不断升级;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不断与他人“长篇大论”,逐渐巩固语言知识点、理解语境、内化句式结构和单词。同时,学生在不断的语篇生成与运用交流中获得大胆运用英语的成就感与自信心,养成以语篇形式输出英语的思维习惯,形成语篇生成能力。

为了更好地解析上图所示的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语篇生成教学模式,下面结合深圳牛津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12 The Earth的教学实例进行说明。

语篇生成教学模式示意图

1.以问题链激活思维

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理解与掌握语言知识,并在师生交流中组织语言,表达内心想法,逐渐生成自己的对话性语篇。

问题链有三个特点:一是与单元主题语境及教材内容紧密相关;二是与学生真实生活体验密切相关;三是问题之间紧密关联,摘除问题,稍加修饰即可成为简单的陈述性语篇。

在Unit 12 The Earth的单元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链为:

(1)Where do we live?

(2)How was the Earth in the past?

(3)How is the Earth now?

(4)What do people,plants and animals need?

(5)Why does the Earth get sick?

(6)What should we do to help the Earth?

这些问题涉及地球的过去与现状、人类的需求、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怎样保护地球等方面,既紧扣课文,又基于学生的认知,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教师所提的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一步步深入思考,在原有的语言知识基础上学习有关单元话题the Earth的新的语言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语言展开交流。

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在问题链的引导下学习单词与句型,理解与运用语句符号的语义表达。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由语言学习转向语言运用。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通过问题链组织课堂教学,向学生呈现语篇教学内容:主题文本框架结构、语句的特征和语篇要点。

2.在交流中生成对话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成对话性语篇(dialogue),在交流练习中巩固与完善语篇。在师生交流中,学生领悟了如何用所学的相关知识组织语言,理解相关语境的运用;在生生交流中,他们模仿练习,生成了真实表达自己意愿的对话性语篇,与他人展开对话,在反复交流中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

比如,关于“What should we do to help the Earth?”这一问题,经过师生对话示例和生生对话练习,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生成了很多精彩的语句表达。以下是不同学生在同桌对话与组内交流过程中生成的对话性语篇(部分)。

T:What should we do to help the Earth?

S1:We shouldn’t cut down too many trees.Because trees are important to us.They can keep the air clean.They can cool the air too.

S2:We should plant more trees and keep the air clean.

S3:We should stop throwing rubbish into rivers.We should throw rubbish into the bin.

S4:We shouldn’t build the polluting factories.The smoke from factories makes the air dirty.

S5:We should go green.We should reduce car use.We should save water.We all need clean water and air.

学生运用新、旧语言知识从植树造林、绿色出行、动物保护、森林防火、废物回收、环保袋的使用等方面阐述观点,展现出较强的语篇生成能力。

3.除去问题,构句成篇

对话性语篇虽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但只是他们经过简单思考和交流后的结果,对相关主题的思考和理解尚浅。陈述性语篇的生成是学生的语篇升级,它更能巩固其语篇生成的心理机制,使其语篇生成能力得到加强,促进其进一步开阔思维,展开更广泛、更深入的英语交流。

在师生交流所生成的对话范例基础上,摘除问题,保留答语,经过整理与修饰后,组句成篇,生成陈述性语篇范例,供学生领悟、模仿。采取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一是让学生清晰地明了“长篇大论”输出语篇,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从而减轻他们生成语篇的焦虑感,降低其语篇输出的心理负担;二是在内容表达上,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发散思维,挖掘主题的各个方面,建构个性化语篇;三是在语篇结构上,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语篇意识,模仿语句或语段之间的衔接,感知篇章结构。

在这一环节,师生须完成各自的语篇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成个性化陈述性语篇,实现语篇升级;教师收集学生的“妙言佳句”纳入语篇范例,形成定稿,同时,汇总他们询问过或者运用过的相关主题单词或短语,最后完善其学习内容。

在Unit 12 The Earth的单元教学中,经过师生交流,生生互动,摘除问题,组句成篇,最终形成的陈述性语篇范例如下:

Save the Earth

We live on the Earth.The Earth is a beautiful and clean place.People,plants and animals need clean water and air.But some parts of the Earth are dirty.Sometimes people throw rubbish into rivers and oceans.Sometimes people cut down too many trees.Smoke from cars and factories makes the air dirty.The Earth gets sick.

We should do something to help the Earth.

We shouldn’t cut down too many trees.

We shouldn’t build more factories and houses.

We should write on both sides of paper.

We shouldn’t use more plastic bags and bottles.

We shouldn’t litter.

We shouldn’t throw rubbish into rivers and oceans.

We should stop killing wild animals.

We should walk or ride a bike more often.

Let’s keep the Earth clean and healthy together.

虽然从行文的严谨性和语言的地道性来说,语篇还有不足之处,但这恰恰能够成为小学六年级学生有效模仿、学习的范例。因为其中的大部分“妙言佳句”出自他们之口,是他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学习这样的语篇,从心理上来说,他们的认同感会更强,接受度会更好,也能更好地生成有个性的陈述性语篇。

4.“长篇大论”,巩固内化

学生在生成陈述性语篇后,还需在运用中巩固、内化。因此,教师应搭建交流平台,如同桌交流、组内交流、班内演讲等,让学生自由地“长篇大论”,在交流中不断运用内化,巩固语篇,提高表达能力。

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推动学生的语篇生成能力呈螺旋式上升发展。但各个环节又相对独立,每一个环节可以单独为一个课时,也可以把几个环节有机组合成一个课时。具体实施可根据学生的内化与生成情况决定。

(二)语篇生成教学模式的特点

开放性、探究性、内化性、生成性、趋向真实性和语篇性是语篇生成教学模式的特点。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习过程,以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为教学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开放性、探究性和趋向真实性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特点

开放性是就学生学习内容而言,以课本为主,但又不限于课本,以学生表达需求为准。学生在运用英语表达的过程中可向教师询问不会的单词或句子。探究性指教师提出导向性问题,形成问题链,借助追问使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趋向真实性指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所见所闻或者所思所感相关,促使生成的语篇内容是他们的内心真实表达。

2.内化性、生成性和语篇性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行为特点

内化性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化过程,是在交流运用中逐渐实现的。生成性指学生的新知生成过程,是他们结合已有知识结构建构新的语句表达或语篇表达的过程。语篇性是学生学习结果,输出语言的特点,既可以是dialogue的形式,又可以是passage的形式。

结语

结合课例,分析了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语篇生成教学模式及其教学特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把关注点放在学生的语篇生成上开展教学,对提高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有显著效果。但是,语篇生成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不少问题,如学生语篇生成不均衡、学习评价机制与语篇生成匹配不到位等,还需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与解决。

猜你喜欢
内化语篇整体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朗读教学呼唤文本情感的内化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