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牢正确政绩观

2022-06-10 01:24陈琪
群众 2022年9期
关键词:树牢权力观政绩观

陈琪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政绩观直接反映干部從政的价值取向,是干部履职尽责、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然而,当前部分地区一些部门还存在着“抢镜头、争彩头、造噱头、出风头”“工作留迹、落实留痕、台账留底”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概念炒作”“包装造景”“造词新政”“数字出官”等“政疾”衍生变异,影响制约经济发展,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

溯源究底,这些现象与“政疾”的根结在于一些党员干部的政绩观错位,对“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这个核心问题认识不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党员干部务必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指南和遵循,切实把正确政绩观贯穿发展全过程、各领域。

政绩观反映权力观,权力观决定政绩观。一些党员干部对手中权力缺乏敬畏,认不清人民赋权的本质,脱不开私心杂念的缠绕,跳不出名缰利索的羁绊。党员干部要时时处处拿起党纪国法这把尺子检视自己、先进典型这面镜子对照自己,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政“安全带”,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白、工作上清正、作风上清廉、生活上清雅,杜绝“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拔出萝卜带出泥”等怪象,把权力用在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上。

政绩既不会从天而降,也不会自动成真,都是干出来、做出来的。邓小平同志有一句名言:“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树牢力行正确政绩观,要锤炼“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担当,在实招实效实绩中建功立业,以党员干部“实干指数”换来人民群众“满意指数”。

正确政绩观的培塑和形成,有赖于匡正选人用人导向、纯正良好政治生态。要完善考核评价选拔机制,选对人、用好人、管住人,把干得好的人提上来、干得一般的人晒出来、干得差的人改起来,表彰一个、激励一片,以上率下、上行下效、上下同欲。要旗帜鲜明地严正立场、严明态度,坚决向错误扭曲的政绩观亮剑,加强上级、纪监、下级、群众、舆论“五位一体”监督,使欺上瞒下者、弄虚作假者、偷奸耍滑者、假公济私者人人喊打,无计可施、无地自容、无处遁形。

(作者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段培华

猜你喜欢
树牢权力观政绩观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树牢底线思维 落细落实措施 持续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树牢安全理念 严守安全底线
树立正确政绩观
树立正确发展观、政绩观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盐业落地生根
浅谈人性假设与权力观
浅谈领导干部如何严于用权
简述权力观对现实的影响
北戴河区树牢“谋幸福促和谐”理念 以城乡一体发展推进全域城市化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