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聚焦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

2022-06-10 03:27陆舜娟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双减作业思维

陆舜娟

“双减”背景下,聚焦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应该成为教师研究和实践的重点。本文阐述了以核心素养四大维度为引领的作业设计要点和建议,从作业的实践性、融合性、思维性、探究性四个方面开展了作业设计研究,旨在引领教师探索作业新形式,聚焦新要点,提升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作业是为了完成学业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设计的活动,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的关键,也是进一步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情境,达到知识运用和迁移效果的途径。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减轻作业负担。这使得作业设计尤其是课后作业设计成为了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教师要深刻理解“双减”的深远意义,要以优化作业设计为抓手,促进“双减”政策有效落地,高效实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课标(2017)版》把英语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更加强调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而作业作为一种辅助的学习策略,最终方向应该也要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应尽量减少机械枯燥的作业内容,探索新的作业形式,把控作业用时,提升作业效率。并且要力求在作业设计中聚焦核心素养培养,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奠基。

一、提升作业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课标(2011)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这就更加提醒我们英语学习不仅仅要会做题,更要能开口运用。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创设情境来操练之外,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也可以开发实践性的作业内容,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巩固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1.设计会发声的作业,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体现,以往教师更多地关注单词的抄写和默写,忽视了单词的正确朗读和发音,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教师作业的设计可以更加多元化,可以借助很多语音平台,实现有声作业。通过提交语音朗读作业,检查到每个孩子的发音情况和表达情况。除此之外,一些笔头作业看似无声却有声,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写出同音词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语音音素的掌握。例如在学习完6B Unit5 Sound time板块之后,教师在作业中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给出更多ow发/?ひ/的单词,帮助学生头脑风暴所有已学的含有ow的单词,并从中找出发音为/?ひ/的单词,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又进行了语音规则的复习,最后可以给出这样一些单词让学生读一读:how now cow wow brown flower crown,引导学生发现ow不单单能发/?ひ/,还可以发/au/,最后请学生自己完成这样的学习小贴士tip:“ow”字母组合有时会发_____,有时会发______。这样的作业虽然学生没有开口朗读。

2.设计情境化的作业,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译林版牛津英语教材的编排以话题为引领,每个单元结合一个话题展开各个板块的教学,这也正符合英语情境化教学的需要。情境化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对语用功能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离不开情境的创设,学生在不同情境中才会运用到不同的对话结构,所以,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经常设计对话交流、角色扮演等语言运用类活动以外,也可以在课后作业中延续课堂的情境,让学生利用作业再次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比如在6B Unit1 The lion and the mouse课后作业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续编这个童话故事,学生在编故事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在Cartoon time板块学习过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内容改编,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进行表演和操练,效果更好。

二、提升作业融合性,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文化是“特定社会中成员所拥有的信仰、思想方式、风格习惯、行为方式、社会习惯等的总和”。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所以学习英语必不可少要接触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文化交流。在譯林版牛津英语教材中,专门设有一个culture time板块,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内容,学生对这个版块的知识也非常感兴趣,教师除了在课上做一些介绍和补充之外,在课后的作业设计中,也可以通过一些任务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内涵,了解文化差异,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1.设计综合性作业,加深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中西方文化差异也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学习和理解的重要途径。世界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学生通过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开展英语学习。在译林版牛津教材中,也有很多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学习,例如:6AUnit8 Chinese New Year中的culture time板块介绍了圣诞节Christmas和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的主要内容。教师除了在课上补充相关节日的主要内容以外,作业的设计中可以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三个节日进行知识梳理,综合描述三大节日的时间、来源、主要庆祝形式等。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以外,学生可以通过搜索相关信息,综合相关内容,找出节日的共同点,对比三大节日的不同点,加深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这类主题开展拓展阅读的作业设计,选择部分与这几类主题相贴近的绘本,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为课内知识做补充。

2.设计跨学科作业,加深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课标(2011年版)》强调“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虽然缺乏直接的语用环境,但还是有很多领域都是有可能用到英语的,英语学科也和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在作业设计中整合各学科知识,设计一些有创意的跨学科作业,调动学生的全方位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广阔更多元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了How much这个单元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市场调查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市场调研,罗列出物品和价格,由家长拟定购物清单,让学生用英语列出算式,计算总价。通过对鸡蛋等物品的购买量的对比,介绍dozen(一打)这类西方购物量词的含义。2B7CCB68-5888-4D49-99B6-4EC09500785F

三、提升作业思维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过:“语言教育本身就是思维发展的教育。”思维品质的培养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研究的内容。教师要注重作业中思维品质的培养,利用作业拓展学生思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将思维品质培养和知识内容有机融合的课后作业,以语用为目的,以语境为支撑,通过完成作业的过程,使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都能得到发展,让有思维深度的课后作业落地生根。

1.设计知识梳理性作业,打开学生的思维角度

以往的作业更多的是教师给出了题目内容,学生只要完成答案的选择或者书写,学生思考和复习到的是片面的、零散的知识点,这样的作业可以巩固和检查学生对于某个语法点的掌握情况,却不能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建构和思维的训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由学生自主完成的知识梳理性作业,不仅可以巩固和检查学生对知识链、知识块的掌握情况,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思维角度。其中,思维导图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思维作业类型。思维导图是一种基于放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可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枯燥繁冗的知识信息变成易于记忆、有层次的结构导图。通过图文结合的形象思维,加深学生的记忆。学生通过制作过程,梳理已学知识,打开多维度思考的阀门。例如4BUnit5 Seasons单元学习了四季的知识和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份思维导图作业,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四个季节的特征。学生不仅要知道四个季节的全面知识,还要学会把这些知识通过不同维度去整理和体现。

2.设计拓展性作业,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

作业应该源于课堂内容,但又应该高于课堂练习。因为它是一種巩固和提升,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往更深的知识、更广阔的知识面去探究去发现。而拓展性作业就是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是传统作业的补充和扩展,这类作业形式比较多样,可以通过讨论、调查、合作、研讨等多种方式共同完成,呈现的形式也不局限于完成习题,可以是海报、调查报告、故事续编等等。在这类作业的设计中,教师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握住作业内容和教材主题的紧密联系,始终以教材主题为中心,借助作业挖掘主题更深层次的内容。同时,这类作业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不仅让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而且需要学生对环保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挖掘,培养他们的思维深度。

四、提升作业探究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核心素养的维度中,学习能力又包含着兴趣习惯、学习策略和用英语思维三个方面。教师要在作业中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学生持续学习英语的内驱力;正确地掌握和使用学习策略是学生善于学习的基础和保障;用英语思维不仅是英语学习的最高目标,也是英语学习中表现出的最高能力层次。在教师的作业设计中,我们要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出发,设计一些探究性作业。

1.设计趣味探究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决定了教师的作业设计要多形式、多趣味,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全身心、多感官的参与其中。例如低年级的单词图册也是很好的趣味作业,学生制作个性化图册的时候,学会了将已学单词分门别类,同学之间互换图册进行挑战,也能激发学生更丰富地完成作业。那么如何加强这项作业的探究性呢?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询问家长、检索资料给每种水果旁边标记上它的产地或维生素含量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生活中学”,巩固英语单词的同时,加深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作用。

2.设计项目探究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取得良好学校效果的保障,课堂上教师会通过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课后作业中我们也可以渗透策略的使用与研究。例如将一个项目探究作业分层次布置在单元学习周期中,最后由每个阶段的任务组合为项目作业报告,这样的做法不仅帮助学生梳理已学知识,还能教会学生做项目探究的步骤和策略。

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不仅能够学会用英语去探究生活中的现象,还学到了循序渐进的项目研究策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设计开放式探究作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所谓探究,其本意就是探索和研究。探究性作业的设计目的应该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探究性作业应该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一些开放式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完成,同时,开放式作业应该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层面,促进学生通过搜集、处理、批判、论证信息来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拓展。例如在学习完6A An interesting country之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完成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国家的信息搜索任务,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就课文中的澳大利亚进行信息整合和补充,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完成对其他国家的信息介绍。学生通过这样的作业,学会了搜集信息,梳理归纳,用自己擅长的形式展现探究成果。利用活动课等时间进行班级活动,这样的作业,学生更感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不断研究、不断实践和不断改进。教师要努力改变机械单一的传统作业形式,顺应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多形式、多维度地设计作业。同时教师也要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时间,要不断提高作业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获得的辅助作用,使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在作业设计中有所渗透和体现,让作业作为课堂的延伸,能够更好地指向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品和关键能力。2B7CCB68-5888-4D49-99B6-4EC09500785F

猜你喜欢
双减作业思维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作业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